[卷四\经穴考正] 十二经络次序
    (十四经发挥)十二经络始于手太阴。其支者从。腕后出次指端而交于手阳明。手阳明之支者。从缺盆上挟口鼻而交于足阳明。足阳明之支者。从跗上出大指端而交于足太阴。足太阴之支者。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阴。手少阴无支者。直自本经少冲穴而交于手太阳。手太阳之支者别颊上至目内而交于足太阳。足太阳之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合中。下至小指外侧端而交于足少阴。足少阴之支者。从肺出注胸中而交于手厥阴。手厥阴之支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阳。手少阳之支者。从耳后出目锐而交于足少阳。足少阳之支者。从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于足厥阴。足厥阴。之支者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入喉咙之后。上额循巅行督脉络阴器。过毛中行任脉。入缺盆下注肺中而复交于手太阴也。
    按人一呼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时八刻计一千八十息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营卫四周于身。十二时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八周身。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脉行三十二丈四尺为二周于身。总之为五十度周身。八百一十丈脉合一万三千五百息也。故五十营篇曰。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此经脉之常度也。而子午流注针灸等书因人身经脉之行始于水下一刻遂以寅时定为肺经。以十二时挨配十二经而为之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继后张世贤熊宗立复为分时注释殊不知纪漏者以寅初一刻为始。而经脉营运之度起于肺经。亦以寅初一刻为纪。故首言水下一刻。而一刻之中气脉凡半周于身矣。焉得有大肠属卯时。胃属辰时等次也。且如手三阴脉长三尺五寸。
    足三阳脉长八尺,手少阴厥阴左右俱止十八穴足太阳左右一百三十四穴此其长短多寡大相悬绝安得按时分发其失经旨远矣。
    

[卷四\经穴考正] 手太阴肺经穴考
    (左右二十二穴)\r手太阴经穴图\pi-i23.bmp\r中府(一名膺俞)在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旁开华盖(任脉穴名)六寸。仰取之。肺之募手足太阴之会。(针三分灸五壮)治肺急胸满。少气不得卧。
    云门在巨骨下。侠胃经气户旁二寸。间中六寸。动脉应手陷中。举臂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治四肢热不已。咳逆短气。喉痹瘿气。臂痛不举。
    天府在臂内廉。腋下三寸动脉陷中。点墨于鼻尖凑到臂处是穴。(针四分禁灸灸之令人气通。)治恶语善忘。衄血喘息疟寒热目眩瘿气。
    侠白在天府下。肘中约纹上去五寸动脉中。手太阴之别。(针三分。灸五壮。)治心痛气短。
    尺泽在肘中约纹上。屈肘横纹两筋间动脉陷中。肺脉所入为合。实则泻之(针三分。
    灸五壮。)治心烦气短喉痹口干。咳血小便数。肩痛四肢肿。善嚏悲哭。小儿慢惊风。
    孔最在腕上七寸。上骨下骨间陷中。侧取之。手太阴。(同隙针三分灸五壮)治肘臂痛屈伸难咳逆吐血。失音咽痛。
    列缺在腕后侧上一寸五分。两手交叉当食指末处筋骨罅中。手太阴之络。别走阳明。人有寸关尺三部脉不见。而见于列缺阳。谓之反关脉。此经脉虚而络脉满也。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寸口三倍者即此。(针二分。灸七壮。)治寒热疟。偏风头痛。惊痫口噤。咳嗽下牙疼。
    经渠在寸口陷中动脉应手。肺脉所行为经。(针二分禁灸)治胸背拘急。喉痹咳逆。心痛呕吐。热病汗不出。
    太渊在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中。肺脉所注为俞。(阴经俞即原下仿此)虚则补之脉会太渊。
    每日平旦寅时。气血从此始。故曰寸口者脉之大会。(针二分。灸三壮)治胸痹气逆。哕呕咳嗽。心痛咽干。目生白翳。
    鱼际在大指本节后内侧白肉际陷中。肺脉所溜为荥(针二分禁灸。)治喑哑喉燥。心烦目眩。
    少商在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许肺脉所出为井。(针一分。出血泄诸藏之热禁灸)治颔肿喉痹。疟振寒。
    

[卷四\经穴考正] 手阳明大肠经穴考
    (左右共四十穴)\r手阳明经穴图\pi-i26.bmp\r商阳(一名绝阳)在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许大肠脉所出为井。(针一分。灸三壮。)治耳鸣聋。寒热疟。
    二间(一名间谷)在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大肠脉所溜为荥。实则泻之。(针三分灸三壮)治喉痹鼽衄。曰疾齿痛。
    三间(一名少谷)在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大肠脉所注为俞。(针三分。灸三壮。)治下齿龋痛。肠鸣洞泄。
    合谷(一名虎口)在食指大指岐骨间陷中。握拳取之。大肠脉所过为原虚实皆拔之。(针三分灸三壮○孕妇禁针。昔有徐文伯泻足太阴经三阴交而补合谷胎遂落盖因血衰气旺也)治中风筋急伤寒头痛。目翳风疹。唇吻不收。
    阳(一名中魁)在手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张大指次指取之。大肠脉所行为经。(针三分灸三壮)治热病烦心目翳赤烂。耳鸣惊掣。肘臂不举。
    偏历在手腕后三寸手阳明络。别走太阴(针三分灸三壮。)治寒热癫疾多言。耳鸣鼻衄喉痹齿痛。肩臂酸疼。
    温溜(一名逆注一名池头)在宛后五寸六寸间。手阳明(针三分。灸三壮)治肠鸣腹痛。伤寒哕逆。鬲中气闭口舌肿痛。
    下廉在辅骨下。温溜上二寸五分。去上廉一寸辅锐肉分(针五分灸三壮。)治痹痛乳痈。癖小肠气。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针五分灸五壮)治手臂不仁。胸痛喘息肠鸣小便难。
    三里(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锐肉之端。按之肉起。(针三分灸三壮)治偏风下牙疼颔肿瘰。
    曲池在肘外辅骨屈肘横纹头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大肠脉所入为合。虚则补之。
    (针七分。灸七壮)治螈癫疾皮肤痂疥伤寒余热不尽。妇人经脉不通肘在肘大骨外廉陷中。与手少阳经天井穴并。相去一寸四分。(灸三壮针三分)治肘节风痹。臂痛不举。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一云在天府穴下五寸。(灸七壮禁针。)治气逆瘰。
    臂在肩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陷中。举臂取之(一曰平手取之)手足太阳阳杂之会。
    七壮。针三分。不宜深。)治瘰臂痛(按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肩下一寸句上。旧有肘上七寸肉端七字。误故删之)。
    肩(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在膊(音博)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中举臂取之有空。手太阳明阳跷之会。(针八分。灸五壮)治中风瘫痪。肩臂痛不能向头。泄精憔悴。瘿气瘰。
    巨骨在肩尖上行两叉骨罅中。手阳明阳跷之会。(针四分。灸五壮)治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仰。
    天鼎在颈中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针三分。灸三壮)治暴喑气哽。喉痹嗌肿。不得食。
    扶突(一名水穴)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穴后一寸半。开中三寸。仰取之(针三分。灸三壮)治咳嗽上气。喉中如水鸡声。外禾(一名长)在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分(针三分。禁灸)治鼻塞鼽衄。
    迎香在禾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针三分。禁灸)治鼻有息肉。面痒浮肿。
    


前一页 ◇ 周身骨部名目
后一页 ◇ 足阳明胃经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