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虚 |  
		| 虚羸有穴是膏肓,此法从来要度量。 禁穴不针宜灼艾,灸之千壮亦无妨。
 膏肓∶在背骨四椎下,微约五椎上,微少四肋之间是穴,各三寸。用竹杖、两手撑开,陷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虚弱夜起 |  
		| 老人虚弱小便多,夜起频频更若何。 针助命门真妙穴,艾加肾俞疾能和。
 命门∶在背骨十四椎下,与脐平。灸二七壮,禁针,针则愈甚,宜补不宜泻。
 肾俞∶在命门两旁各一寸半。灸法根据前,针法根据前。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胆寒心惊鬼交白浊 |  
		| 胆寒先是怕心惊,白浊遗精苦莫禁。 夜梦鬼交心俞泻,白环俞穴一般针。
 心俞∶在背五椎两旁一寸半,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壮,不可多,先补后泻,亦不宜多白环俞∶在二十一椎两旁一寸半。直针一寸半,灸五十壮。夜梦鬼交,妇人白浊,宜补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劳证 |  
		|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穴内莫忧疑。 痰多须向丰隆泻,喘气丹田亦可施。
 涌泉∶在脚底心,转足三缝中,又以二指至足跟尽处折中是穴。直针三分。伤寒劳瘵,有血可疗,无则危。先补后泻。
 丹田∶在脐下三寸。针八分,补多泻少,可灸百壮。丰隆见前。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盗汗 |  
		| 满身发热病为虚,盗汗淋漓却损躯。 穴在百劳椎骨上,金针下着疾根除。
 百劳∶在背第一椎骨穴上。针三分,灸二七壮,泻之。应肺俞穴。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腰脊强痛 |  
		| 脊膂强痛泻人中,挫闪腰疼亦可针。 委中亦是腰疼穴,任君取用两相通。
 人中∶即水沟穴,在鼻下三分衔水突起处是穴。针三分,向上些,少泻无补,法灸七壮委中∶在膝后纹动脉中。针一寸,见血即愈。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手腕疼 |  
		| 腕中无力或麻,举指酸疼握物难。 若针腕骨真奇妙,此穴尤宜仔细看。
 腕骨∶在手腕起骨前陷中,翻手得穴。针入三分,灸二七壮,泻之。手麻木则补,可灸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臂腕痛 |  
		| 手臂相连手腕疼,液门穴内下针明。 更有一穴名中渚,泻多勿补疾如轻。
 液门∶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针入一分,沿皮向后透入阳池,泻之。
 中渚∶在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后。针入一分,沿皮向后透腕骨,泻之。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虚烦 |  
		| 连月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恐亦难当。 通里心原真妙穴,神针一刺便安康。
 通里∶在腕后侧,起骨后一寸。直针半寸,泻之,禁灸。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腹中气块 |  
		| 腹中气块最为难,须把金针刺内关。 八法阴维为妙穴,肚中诸疾可平安。
 内关∶在手掌后横纹二寸,两筋间。直刺,透外关,先补后泻。名阴维穴,禁灸。应照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腹痛 |  
		| 腹中疼痛最难当,宜刺太陵并外关。 若是腹痛兼闭结,支沟奇穴保平安。
 外关∶在腕后骨上二寸。直针透内关,先补后泻,灸七壮。太陵见前。
 支沟∶在腕后三寸,对间使。针三分,透间使,灸七壮。间使见后疟疾下。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吹乳 |  
		| 妇人催乳痛难熬,吐得风痰疾可调。 少泽穴中明补泻,金针下了肿全消。
 少泽∶在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如韭叶大。刺一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白带 |  
		| 妇人白带亦难治,须用金针取次施。 下元虚惫补中极,灼艾尤加仔细推。
 中极∶在脐下四寸。直针二寸半,灸五十壮。妇人无子,宜刺灸,则有子,先泻后补。
 血气攻心,先补后泻。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脾疾反胃 |  
		| 脾家之疾有多般,反胃多因吐食餐。 黄胆亦须腕骨灸,金针中脘必痊安。
 腕骨∶在手腕侧,起骨前陷中。针二分,看虚实补泻,灸三七壮。
 中脘∶在脐上四寸。针二寸五分,灸五十壮,补多泻少。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腿风 |  
		| 环跳为能治腿风,居二穴亦相同。 更有委中出毒血,任君行步显奇功。
 环跳∶在髀枢研骨下一指,侧卧,伸下足,屈上足方可。针三寸半,补少泻少,可灸。
 居∶在环跳上一寸,取法如前。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膝腿无力 |  
		| 膝疼无力腿如瘫,穴法由来风市间。 更兼阴市奇妙穴,纵步能行任往还。
 风市∶在膝外廉上七寸,垂手中指尽处是穴。针入半寸,多补少泻,灸七壮。
 阴市∶在膝上正七寸,垂手中指点穴。针入半寸,先补后泻,灸二七壮。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腿痛 |  
		| 髋骨能医两腿痛,膝头红肿一般同。 膝关膝眼皆须刺,针灸堪称劫病功。
 髋骨∶在膝盖上一寸,梁丘穴两旁各五分。直针半寸,灸二七壮,随病补泻。
 膝关∶在膝盖骨下,犊鼻穴旁。横针透膝眼,灸二七壮,随病补泻。
 膝眼∶在膝下是穴,针三分,禁灸。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膝风 |  
		| 红肿名为鹤膝风,阳陵二穴便宜攻。 阴陵亦是神通穴,针到方知有俊功。
 阳陵泉∶在膝外辅骨下一指陷中。横针透阴陵泉,针入二寸,看病补泻。
 阴陵泉∶在膝内辅骨下空陷中。横针透阳陵泉。又法∶取曲膝之横纹尖头是穴。针二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脚气 |  
		| 寒湿香港脚痛难熬,先针三里及阴交。 更兼一穴为奇妙,绝骨才针肿便消。
 三里∶见前。
 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取中骨陷中。又云,在内踝上八寸。香港脚,三寸,泻;妇人鬼胎,八寸,针三分。
 绝骨∶在足外踝上三寸。横针二分半,灸二七壮。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脚肿 |  
		| 脚跟红肿草鞋风,宜向昆仑穴上攻。 再取太溪共申脉,此针三穴病相同。
 昆仑∶在足外踝后陷中。横针透吕细穴,灸二七壮,泻多补少。
 太溪∶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申脉∶在足外踝骨节下,赤白肉际横纹。刺半寸,泻多补少,禁灸。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脚背痛 |  
		| 丘墟亦治脚跗疼,更刺行间疾便轻。 再取解溪商丘穴,中间补泻要分明。
 丘墟∶在足外踝前三分。麻木补之,如脚背红肿,出血甚妙。
 行间∶在足大趾次趾虎口两岐骨间。针半寸,灸二七壮,疼痛泻之,痒麻补之。
 解溪∶在足腕上大筋外宛宛中。针半寸,灸七壮,如头重、头风,先补后泻,此即草鞋带穴也。
 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三寸。斜针三分,后透昆仑。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脚疾 |  
		| 脚步难移疾转加,太冲一穴保无它。 中封三里皆奇妙,两穴针而并不差。
 太冲∶在行间上二寸。直针半寸,禁灸。
 三里∶见前。
 中封∶在足腕上,筋内宛宛中。针半寸,灸二七壮。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疟疾 |  
		| 疟疾脾寒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 须将间使金针泻,泻热补寒方可痊。
 间使∶在掌后横纹直上三寸,两筋间。直透支沟,灸二七壮,热多泻,寒多则补,针入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时疫疟疾 |  
		| 时疫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用得明。 后溪一穴如寻得,艾火多加疾便轻。
 后溪∶在手小指本节后,握拳横纹尖。针半寸,灸七壮,同间使补泻法。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瘰 |  
		| 瘰由来隐疹同,疗之还要择医工。 肘间有穴名天井,一用金针便有功。
 天井∶在肘尖骨上陷中。取法用手叉腰方可下针,内少海穴,外小海穴。针三分,泻之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痔 |  
		| 九般痔疾最伤人,穴在承山妙如神。 纵饶大痛呻吟者,一刺长强绝病根。
 承山∶在仆参上八寸,腿肚下分肉间。
 长强∶在二十一椎下,尾闾大骨当中是穴。针一寸,大痛方是穴。灸二七壮,泻之。又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大便闭塞 |  
		| 大便闭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医士有神功。
 照海∶足内踝下白肉际。针四分,泻之。
 支沟∶见前。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身痛 |  
		|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宜细详。 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针则卧,针出血无妨,可少灸。
 
 |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惊痫 |  
		| 五痫之症不寻常,鸠尾之中仔细详。 若非明师真老手,临时尤恐致深伤。
 鸠尾∶在胸前鸠尾骨下五分。针二寸半,不宜多灸,灸多令人健忘,灸一七壮。非老师高手不可下针,至嘱至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