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阳黄韫兮。着脉确一书。或从而叩其义。韫兮曰。医凭乎脉。而脉衰乎理。从来医家论脉。不患其言之无理。而患其言之于理甚精。以之测病。而所谓精者。终未确也。夫脉以测病。不确岂能无误。浮游沉塞。起伏传变。全寄之乎三指。轻辄重按。反复呼吸。实有毫厘千里之判。微乎渺乎。确诚未易言矣。于脉学。究心已久。尝以轩岐之经为主。
    而于诸贤论脉之书。采其理之的然可信者。而据以为确。间有未的。则证之于经。复出己意。以旁探博求。其所谓确者。
    第识见有限。窃恐自以为确。而终未必其能确也。倘高明于其未确者。更加校正。则幸甚矣。韫兮之言若此。岁壬戌余以母病。延之来淮。出视是书。山阳医士李铸九见之。深为折服。晚年其学益进。余复携其帙至真洲。以示李乔年。乔年亦世医也。谓余曰。是书实足发蒙启。先生既刊行伤寒论翼矣。曷极付剞劂。附之于后俾得表里印证。厥功岂不伟哉。余曰诺。因次述其语。以弁简端。
    
    乾隆丙寅小春歙州程识
    

脉原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而五脏六腑之气。于此候之也。盖人以气生。营卫之气。先天也。水谷之气。后天也。
    先天后天之气。脉皆主之。故饮入于胃。其精气。自脾归肺。食入于肾。其精气。自心归肺。肺布饮食之精气于诸脏腑。
    而后血气充。营卫调。诸脏腑之气。各随其经。同营卫之气。而呼吸朝之于肺。故手太阴肺经。乃诸脏腑之气所聚也。
    圣人于气口。候其盛衰。泄天地化育莫测之秘。岂不神乎。
    

脉名
    王叔和脉经。有浮、芤、洪、涓、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名。叔和以后诸家。又增长短、牢、疾、大、小共三十名。按察病以脉。必辨之精确。而后见之明。不至游疑而无主。据经之论脉。不止三十名。如鼓、搏、喘、横之类。今亦未窥其奥。不敢采入。即三十名。尚有可测者。
    如脉经。谓浮细为。沉细为弱。是以浮细辨。弱以沉细辨也。然经曰。长夏胃微弱曰平。使弱皆细脉。细则气少。经何以谓为长夏之平脉乎。又曰。弱有石曰冬病。石沉脉也。弱而沉。是水之侮土也。使脉果以浮细辨。经何谓以沉言乎。由是观之。凡脉柔而无力者。概谓之弱。非浮细沉细之谓。今以弱附于细。以存其旧也。仲景曰。
    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据此则革脉。即芤之兼弦者。芤主阴虚病。
    革亦主阴虚病。今以革附于芤也。沉伏实大。千金翼谓之牢。主寒主痛。是即沉脉而有力者。今附于沉。经一脉有数名者。如秋脉谓之毛。又谓之浮。非二脉也。是疾脉即数。大即洪。小即细也。今删弱革牢疾大小七名。定为二十三脉。
    盖脉以候病。其可去辄者。不加详辨。则名目愈多。脉理愈晦。故不敢避僭妄之讥也。
    

脉类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故吴草庐。滑伯仁。李濒湖。皆以对待编之。今欲其易于分别。凡以浮辨者为一类。以沉辨者为一类。以浮沉合辨者为一类。不以浮沉辨。而以至数辨者为一类。不以浮沉至数辨。而以形辨者为一类。
    

寸关尺脏腑部位
    经。尺内两旁。则季胁也。(肋骨尽处名季胁)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中附上。(越人谓之关)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越人谓之寸口)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在两乳之间)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关以上)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关以下)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推而外之。内而不外。(外浮也内沉也)心腹疾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颈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有痹也。
    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
    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阳三阴。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上焦。头及皮毛竟手。
    关主中焦。腹及腰。尺主下焦。少腹即足。
    经于寸关尺分部以候五脏。而六腑止及肾者。盖五脏先天之气。赖后天水谷之气以养之也。余腑不及者。统于脏也。
    盖肾开窍于二阴。小肠膀胱属前阴。大肠属后阴。则肾统乎大肠小肠膀胱也。胆附于肝。则肝统乎胆也。三焦不统于脏。
    故于寸内候胸中。关内候膈。尺内候腹。胸中上焦也。膈中焦也。腹下焦也。且五脏者。身之主也。外则耳目鼻口。四肢皮毛肌肉。内则筋骨脉络。气血精神魂魄。皆其所司也。故人之一身皆可病。而病入脏者死。见真脏脉者死。此所以经之论脉。惟详五脏也。四时之脉。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此所以经之论脉。而六腑止及胃也。
    经论脉。不以六腑配五脏。而王叔和脉经。以心与小肠。候在左寸。肺与大肠。候在右寸。肝胆候在左关。脾胃候在右关。肾与膀胱。候在左尺。又谓左尺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又谓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其书前后。多自相矛盾。疑不尽出于叔和。世但辟高阳生脉诀。而不知脉诀。亦实本于脉经也。至右尺主三焦命门之误。李濒湖辨之详矣。
    经论脉不及腑。腑病何以候之耶。曰。腑病辨之于症。而以脏脉。候内外之因。假如头角耳前后痛。往来寒热。此胆经之病症也。而肝脉浮紧。则胆经之风寒。肝脉弦数。则胆经之痰火也。假如胸中胀闷。上焦之病症也。而肺脉滑数。
    则上焦之痰火。肺脉沉迟。则上焦之寒气也。
    寸关尺。经有外候内候之说。王太仆曰。外谓外侧。内谓内侧。李士材曰。外谓前半部。内谓后半部。二说皆有可议者。试即尺论之。外以候肾。内以候腹。假令肾病腹不痛。而其脉外侧见病脉。内侧见平脉乎。前半部见病脉。后半部见平脉乎。即使如此。而一指举按之间。所谓外侧内侧。前半后半之界。能划然清乎。今据经曰。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外指浮。内指沉。沉而不浮。故有心腹积。浮而不沉。故身有热。
    由是观之。则所谓外候内候。指沉浮而言也明矣。盖五脏六腑之气。朝于脉口。而各有所辨于寸关尺之间。此天地生人神化莫测之妙。圣人知其故。而于寸关尺浮沉以候之。浮阳也。沉阴也。以脏腑论。则脏阴而腑阳。以脏腑之气论。则脏气清而腑气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脉之见于寸关尺者。五脏六腑之气。脏气清。故浮候之。腑气浊。故沉候之也。
    胃亦腑。何为又浮以候之乎。曰。五脏皆禀气于胃者也。五脏之脉。有胃气者则平。是五脏之清气。皆胃气之所散布也。
    脾受胃之清气。则胃为脾之主也。故浮候胃。而沉候脾也。
    赵继宗曰。心肺居上。为阳为浮。肝肾居下。为阴为沉。脾居中州。半阴半阳。半浮半沉。当以左寸为心。右寸为肺。左尺为肝。右尺为肾。两关为脾。按赵氏之说。可谓妄矣。夫寸关尺之部位。皆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圣人于此分候脏腑。此其故。惟圣人知之。而其所以然之故。圣人终不得明言之也。赵氏不自知其量。而创论欲异于圣人。抑何妄乎。至褚澄谓女人之脉。当以左寸为命门。左关为脾。左尺为肺。右寸为肾。右关为肝。右尺为心。则其妄更甚矣。
    脉经。心肺俱浮。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肝肾俱沉。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举指采实者肾也。
    脾者中洲。故其脉在中。按此。皆论心肺肝肾与脾之脉体。非论寸关尺。而凡浮者为心肺脉。沉者为肝肾脉也。王宗正不察。为之说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之说。王叔和独守寸关尺。分部位以测五脏六腑之脉。
    非也。按宗正。以叔和独守寸关尺为非。不知执心肺俱浮。肝肾俱沉之说。亦非也。今即守寸关尺论之。假如气虚痰郁。
    而两寸俱沉之脉。岂以其沉。而遂谓肝肾之乘心肺乎。失血伤精。而关尺俱浮之脉。岂以其浮。而遂谓心肺之乘肝肾乎。
    若使不守寸关尺。将不论何部浮。而皆以为心肺病乎。不论何部沉。而皆以为肝肾病乎。况同一浮也。心病肺不病。不论部位。其何以辨乎。同一沉也。肝病肾不病。不论部位。其何以辨乎。且使心肺俱以浮候。肝肾俱以沉候。经何为又分心肺肝肾。与脾胃之部乎。夫脉以候病也。守寸关尺以候之。尚不能洞悉其精微。若不守寸关尺。则茫然而无据矣。
    经曰。脉者血气之先。血气者阴阳也。故脉有三部俱浮者。阳盛也。非三部之浮。皆心肺脉也。三部俱沉意。阴盛也。
    非三部之沉。皆肝肾脉也。当以部位辨之。又以脉之本体辨之。假如浮。必浮洪来盛去衰者。心也。假如沉。必沉而弦长者。肝也。
    经但言。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而叔和则以两尺兼候膀胱。吴写皋。李士材辈。则以左尺兼候小肠与膀胱。其意皆欲补经之所不及。不知经之论脉。惟详五脏者。盖以五脏能绕乎六腑也。即如伤寒。头痛腰痛项强。此膀胱经之病症也。而其脉不候于左尺。而候于左寸。愚故曰。腑病辨之以症。而以脏脉。辨内外之因也。由是观之。则以左尺候肾。
    兼小肠与膀胱。以为补经之所不及。可以不必矣。且一部候两脉。犹有浮沉阴阳之可辨。至一部。候肾与小肠阳膀胱至脉。试问何以确辨其为肾脉。为小肠脉。为膀胱脉乎。
    


前一页 ◇
后一页 ◇ 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