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明阴疮毒似阳疮症论
    夫疮之始发。于阴于阳。岂有定规。调护失宜。致令阴阳偏胜。即有疮变之患也。如毒之初起。
    筋挛骨痛之时。经云。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当以表散之。使邪易散。而毒易消。不知治此。再以内疏之剂。敷以寒凉之药。或食冷物。使疮毒内陷阴极而方生。阳气渐回。令人烦闷谵语微渴。其脉沉细而数。治宜补中益气汤而加温暖之药治之。为上工矣。
    

[卷之二] 明阳疮毒似阴疮症论
    人之疮恶属心火乃正理也。亦有初起色紫赤而肿痛。脉沉细数。而恶寒喜暖。非真寒也。乃火极似水。阳极生阴。亢则害。承乃制之理。或平时富贵享用浓味。服金石等药致之。故有阳极似阴。始热终寒之变。宜顺其时而服内疏托里泻心等剂。治之即愈矣。
    

[卷之二] 明疮毒入内罨论
    疮之始发。肉色未辨。经络初滞之时。宜表散。以托里之剂。使经易通。而毒亦散。况疮为阳。
    而令外出为顺。内经云。汗之则疮已。令荣卫通行。妙在斯矣。有等通俗之人。不听良言。而自高傲。强自内疏。不知脉浮在表之理。返使邪内罨。如伤寒症当汗而误下之意同。致令外如麻。里如爪。
    增寒壮热。邪已内攻。急以蒜灸。以接其阳。令外出。更以托里大补之剂治之。若不如此法。必不能生矣。常见有疮疥之人。熏燃拈子等药。亦令入内。皆自取其伤生之祸尔。
    

[卷之二] 明妊娠疮疡治法不同论
    大凡妇女有孕。忽生痈疽疔毒。始发及未溃已溃之时。当知双见。而用药岂比寻常人也。如夺命丹返魂丹内有砒巴射等类。有犯于胎禁。及内疏硝黄大下之药。焉可例用。止宜调气血安胎托里之剂。可保无虞。此乃警生死之大要。不可不知也。
    

[卷之二] 明产后疮疡治法不同论
    大凡妇女生产之后。气血大虚之际。而感受七情六淫。致令荣卫不行。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况元气不足。岂能禁于巴暴悍之剂。只宜大补气血。大托里之药。八珍汤丸内少加温暖药。使荣卫通行。毒瓦斯消散。无不安乎。不然。恐致虚损。疮亦败坏。溃而不敛。多致不救矣。
    

[卷之二] 明婴孩疮疡治法不同论
    婴孩之辈。乃气血未克。筋骨未坚。脾胃尚脆。凡有痈疽。多是胎毒。或母不慎调护。致令血气壅滞。多生疮肿。止宜内托内疏汤剂。和缓之药。不可用大猛峻之剂。有伤胃气。外有无辜疳毒。岂同大人治之。宜消疳大补之剂即安矣。
    

[卷之二] 明师尼寡妇室女疮疡治法不同论
    凡师尼寡妇室女。虽云牝体。乃异于妻外家乎。然无房室。常有忧思之苦。欲心蒙而不遂。有失交欢。气血欠和。阴阳乖戾。凡有疮疡。治法亦异。虽内托补中之剂不殊。而调经舒郁安神之药不缺。
    随症治之神矣。
    

[卷之二] 明宦官及富贵人疮疡治法不同论
    夫宦官富贵人者。性自骄奢。膏粱浓味。受享不同。形志苦乐亦异。及年老衰弱。酗酒劳房。多令阳胜阴亏。凡有痈疽。势不可缓。内疏内托。必用大剂攻之。方得其宜。然性贪不忌口。略少苦即难禁。此其常也。
    

[卷之二] 明贫贱劳逸人疮疡治法不同论
    夫贫贱之人。饥寒劳苦。风霜有之。志虑居处奔驰有之。致令荣卫不通。血脉凝注。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非膏粱之变。形苦志乐之所生乎。既受享不足则血气不克。形骸瘦弱。痈肿初起。必大补内托为先。已溃之后。宜补中益气加减。令气血冲和。不致羸颓败。医术之玄妙在斯矣。
    

[卷之二] 明南北方人疮疡治法不同论
    经言东西南北中五方人土产浓薄。居处高下。风寒暑湿。各地不同。日用谷颇异。所以黄帝举五方之问。岐伯进五治之功。针砭淋灸之法。乃五方得宜之用。而今年力衰壮。五土之别。学人当详察之。不可不备矣。
    

[卷之二] 明鸨妪妓疮疡治法不同论
    夫妓者乃烟花路柳。人人可折。逐日交欢。罕于间隔。鸨妪易老。是精华作丧于早年。虽受男子阳精补益。自己岂无泄漏。故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易为殃。嫖客亦然。凡此之人。有疮难愈者何也。盖精血不足。难溃难敛。必须大托大补。先禁房色。非百日不痊。岂但疮疡诸疾可忌。
    养生之源。莫出于此矣。
    

[卷之二] 明肥人疮疡治法论
    夫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形体外实者多肉。内虚者属气虚。故气虚之人生疮疡故多痈。痈者壅也。属阳在表。气虚即表虚。故多浮肿于外。皮薄色赤。宜内托之。使邪不内陷则易溃而易完。丹溪云。肥人宜二陈汤加人参归术金银花连翘等类治之。无出于此。学人察之。
    

[卷之二] 明瘦人疮疡治法论
    夫瘦人多火多血虚。血虚即阴虚。阴虚即火盛。火盛即发热。筋骨瘦而不胜于寒。盖皮宽肉缓。
    如生疮疡则多疽。疽者阻也。属阴。因荣血受凝注不从。正是阴滞于阳。血滞于气。则为疽也。又云疽乃五脏之毒。痈为六腑之毒。故疽多附于骨。肉色不变。故难溃。溃而难完。治宜八珍汤中加金银花连翘附子之类加减。妙在于不执其方。斯为上工。学人味之。
    

[卷之三] 明疮疡权变通类活法论
    夫疮疽等症。种种不同。又况五土所产浓薄。人之老幼虚实。形志苦乐不等。各有所宜。岂有一法一方而通哉。然医之精通。悟之权衡机变。孰敢以一定之方而求愈者鲜矣。丹溪云。以古方而治今人之病。如拆旧屋而改盖新房。尺寸岂能相合。必经良匠之手。方能相合。以古方而治今人之病。必经良医之手。方得其宜。故先贤所立补泄汗下针灸淋敷贴炙烙等法治之。盖取其合宜之用也。当察疮之缓急。势之轻重。治之汗下。法之逆从。症之标本。方之奇偶。皆在于医之权变。寒热温凉。汤液加减。贵乎临症处方。运用一时通变之机。而取百发百中理也哉。
    

[卷之三] 明疮疡宜随症用药论
    凡疮疽之症。苦于痛痒。在人之虚实。脉之浮沉。症之表里。如肿初起。当以内疏。既成之后。
    即当内托。止痛排脓。已溃之后。须当大补。此乃正治之法也。外兼余症。亦当随之加减合宜而安。
    稍陈几味。
    以明随症之宜。略言数句。以通活法之要。如溃后头疼。托里方中加川芎蔓荆子。溃后惊悸。加人参茯神朱砂。寒热往来。加柴胡地骨皮。渴而不止。加花粉知母。大便秘结。加大黄麻子。甚则芒硝。
    小便不通。加茯苓琥珀木通车前。心虚烦而加天门冬枸杞子。四肢厥冷加附子干姜。呕吐者生姜半夏藿香。脓多者加川芎当归。痛甚者加乳香芍药。肉不长加参术芎归。口不收加白蔹白芨。风痒痛加防风天麻。肌死者加独活官桂。疮紫阴黑。加没药红花。述之不尽。遍览攸嘉。
    

[卷之三] 明疮疡随经加减论
    随经者引经必要之药也。引者导引也。引领也。如将之用兵。不识其路。纵兵强将勇。不能取胜。
    如贼人无抵。脚不能入其巢穴。叩之箱篑此理也。故用引经药。不可不知。太阳经疮疽生于巅顶之上。
    必用羌活本麻黄。在下黄柏。少阳经耳前上用升麻柴胡。下用柴胡连翘。阳明经面上用葛根白芷黄芩。下用花粉。太阴经中府云门尺泽上用条芩连翘。下则箕门血海用苍术防己。少阴经少冲少海。上用细辛。下涌泉照海用知母。厥阴经中冲内泽。上用川芎菖蒲。
    下太敦曲泉。柴胡之类。上则言其手经。下则言其足经。当察其此。
    

[卷之三] 明疮疡汗下和大要三法论
    经云。汗之则疮已。言疮之邪自外而入。脉必浮数而实。在表故当汗之。邪从汗出。毒自消散。
    又恐邪之入里。即内托之意也。如内之外者。因七情所得。脉必沉数而实。当先疏其内。以绝其源。
    不令外出是也。不内外因者。是跌仆打压。火烧汤烫等疮。宜和其荣卫。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此治疮之大要三法。不可不知也。
    


前一页 ◇ 明阴阳发背痈疽论
后一页 ◇ 明疮疡发表攻里通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