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水红花子
    研损用,克坚消痞,痰积恶滞。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车前子
    酒拌炒,研损,分理阴阳,利小便,止暑湿泻痢,益精养肝肺,强阴止痛。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马鞭草
    苦,微寒,熬膏,空心酒服半杯,治瘕,杀虫,通经活血,涂痈疖。煎汤熏洗阴肿,洗杨梅恶毒。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连翘
    泻心火,脾胃湿热,结热肿毒,心家客热,通经。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牛蒡子
    酒拌焙干,研损,达肺利阴,消痘疹毒。根、茎、叶苦寒无毒,混名气杀医生草。生捣涂,消一切痈毒,涂软一切坚肛。入烂孔,拔毒生肌。入膏,贴痈疖。煎汤,洗杨梅等毒。去毛敲损,治黄胆脾湿。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麻黄
    连根发表,用梗不表,甘温,开腠理凝滞闭塞。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桔梗
    去头枝浮皮,泔水浸一宿,切片微炒,清利肺经,消痰理咳,清上焦热,治咽喉排脓,口鼻诸症。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知母
    去尾切片,上行,酒润焙;下行,盐水润焙。泻有余之相火,多服令人泄。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天麻
    酒浸透,以粗纸粘余酒裹煨,切片焙用。治风湿四肢拘挛,助阳通血脉,利腰膝强筋,头风眩晕。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地榆
    水洗去骨,切晒磨粉,愈恶肉,烫火脓血,犬伤。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芨
    疗疮,嚼涂手足燥裂。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三七
    止血定痛,痈肿蛇伤。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秦艽
    去毛浸一宿,晒干切片,搜肝胆伏风,养血荣筋,理肢节酸麻不遂。大便滑泄者忌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柴胡
    去皮,切,忌经火。苦寒,行两胁,入胆经,畅气血,肩背痛。银柴胡亦同,劳羸者尤宜。根上升,梢下行。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前胡
    去净皮须,入竹沥内,浸润晒干切用。微寒。肝胆中风痰,非此不疗。柴胡主升,前胡主降。散风祛热,消痰下气,开胃化食,止呕喘嗽,安胎,治小儿夜啼。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防风
    甘温,走膀胱,泻肺实火,头风眼泪,祛湿,而黄得之,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独羌二活
    去皮焙用。治一切痛风,散痈毒恶血,肾间邪风。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升麻
    内白外黑者佳。治脱肛遗浊,小便闭塞,用此提气。下元虚者忌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元胡索
    破血利气,通经止痛。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贝母
    去心,糯米炒黄,治肺家燥痰,敷恶疮。浙贝去心,炒,专消痈疽毒痰。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龙胆草
    去头须,切细,甘草汤拌,晒,味涩大寒,相火寄在肝胆,泻肝胆膀胱之热火,疗咽喉。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茅根
    甘寒入胃,治内热烦渴,利小便,止喘、黄胆。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细辛
    去头爪,水浸一宿,切晒。治牙疼,头风,通疔窍。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芷
    水浸去灰,切炒,消痈蚀脓,头风中风,解砒毒。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川芎
    不油者佳,忌独用。主一身气血,开郁去瘀血,调经种子,排脓生肌,头风目泪,多涕,去湿。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丹皮
    酒拌蒸,产后要药,治骨蒸,面裹煨熟,浓大肠。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藿香
    治肿毒,去恶气,止霍乱,温中,快气吐逆。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泽兰
    治痈疔,通九窍,利关节,破宿血,生肌,利小肠。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荆芥
    散风热,清头目风,利咽喉,疮肿贼风。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薄荷
    治贼风,发汗,利咽喉口齿,瘰结核。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紫苏
    叶发汗,梗安胎,子消痰喘,叶、梗为末,治囊脱。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甘菊
    治目风热,梗、枝、叶解痈疔毒,煎汤洗结毒。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陈艾
    用粉糊浆晒透,杵去粉并叶屑则成白绒,谓之熟艾。调经加硫黄少许。作丸,灸百病。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茵陈
    治黄胆湿热,通关节,去滞热,利小便。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夏枯草
    性寒,以治瘰,从无一效,久服则成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灯心
    利小便,清心火。取活竹一段,两头留节,中开一眼,以心塞实,外以原刻下竹,仍填原眼,外加泥裹入,糠火内煨,至竹成一炭,取出去泥,俟冷去竹炭,内是灯心炭也。治骨鲠,敷阴疳,入护心散。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蜀葵
    根,水煎服,可愈白带。花,一两捣烂,麝香五分,水一大碗煎服,可愈二便闭,无花时根亦可。子,催生落胎。花末,酒服,可下横生倒产。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半夏
    选肥者,生姜明矾汤浸透,煮透,切片晒干,消痰堕胎,生研细末,立疗刀斧跌破止血。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紫花地丁
    痈疔用之,可疗软坚肛,稻麦芒粘咽喉,嚼烂咽下即安。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仙人对坐草
    四季梗叶常青,凌冬不衰。毒蛇咬,捣汁饮,以渣涂,立愈。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五味子
    盐水拌蒸,滋肾水不足,强阴固精,主收敛。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蚤休(即紫河车草)
    去皮毛,切焙。微寒,治乳痈疔毒。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黑白牵牛仁
    酒拌晒,除湿热壅结,通大肠闭,杀虫祛积。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天花粉
    治痼热,唇干口燥,愈热痈排脓。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防己
    寒,酒润,治膀胱蓄热,利二便,疗下部红痈。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木通
    微寒,开通闭塞经水,利小便,和血脉,清伏热,散痈肿,下乳。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金银花
    消痈毒,取活藤煎膏,以花拌入收晒,其解毒之功,胜花百倍,暑天日取钱许,滚汤冲,当茶。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泽泻
    通利小便,走肾膀胱,有泄浊者忌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海藻昆布
    性寒,称治瘰圣药者却谬,当禁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楝树根
    去皮取白肉,杀腹内诸虫。皮赤者忌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角刺
    五月初,取嫩者捣烂,醋煎膏,疗癣,生用穿痈,无醋可疗横。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淡竹叶
    解烦热,利窍,治中风、口疮、目痛,胸痰热毒。药铺有卖,叶如竹叶,甚薄;梗如柴心,甚细,七寸长者是,今医家以草开绿花者,误用可叹。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天竺黄
    治小儿惊痰,每取二钱,加雄黄、牵牛末各一钱,研匀,面和为丸,粟米大,每服五丸,薄荷汤送下,治失音不语。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吴茱萸
    浸热汤七次,去净苦烈,治疮,生、炒研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芥子
    炒研,皮里膜外阴寒之痰,非此不消。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益母草
    女科诸症皆良,活血破血,调经止痛,下水消肿。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红花
    酒洒焙,少用通经活血,多用破血,去瘀血。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续断
    酒浸炒,性微温,入肝家,续筋骨,助血气,消血结,胎产跌扑,行血止血。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金铃子
    (即川楝子)酒拌透蒸,去皮。入丸用核捶捆,不用肉,入煎用肉不用核。苦寒,有小毒,川产者佳,本地者细,入火烧存性,能托毒水,治久溃烂孔。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桑白皮
    取白肉切焙,泻肝火,降大小肠气,散恶血。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柘树
    取皮里白肉,甘温无毒,治血结,补损处。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血竭
    散滞血,止诸痛,生肌。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阿魏
    酒拌晒研,杀虫,解臭消痞,解死兽肉毒,肉积。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密陀僧
    研,水浸煮,澄,去水晒干,入膏,消痞杀虫。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蒲公英
    又名乳汁草,甘平无毒,书载疗乳痈结核,实无效验。炙脆存性,火酒送服,疗胃脘痛。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蔹
    苦平无毒,生肌止痛,解野狼毒、虫毒。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土茯苓
    清热泄,泻骨蒸,利关节,治杨梅结毒,圣灵丹以此煎汤调。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番木鳖
    水浸半月,入锅煮数滚,再浸热汤中数日,刮去皮心,入香油锅中煮,至油沫尽,再煮百滚,透心黑脆,以铁丝筛捞出,即入当日炒透土基细粉内拌,拌至土粉有油气,入粗筛,筛去油土,再换炒红土粉拌一时,再筛去土。如此三次油净,以木鳖同细土锅内再炒,入盆中拌罨一夜,取鳖去土,磨粉入药,独有木鳖之功,而无一毫之害。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取煎之油,俟煎膏药入用。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甘遂
    每斤用甘草四两,煎汤浸三日,汤黑去汤,河水淘洗,取清水日淘日浸,每日换水数次,三日后去心再淘,浸四五日,取一撮,入白瓷盆内,隔一夜,次日盆中水无异色乃妥。再淘三四次,沥干,以面裹如团,入糠火煨,煨至面团四面皆黄,内药熟透,取出晒干,入锅炒透磨粉。其苦寒之毒,经制则净,不苦而甜,不寒而温。专消坚结痰块、毒核。
    


前一页 ◇ 生姜
后一页 ◇ 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