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川附子 |  
		| 昔产深山,有毒,今民家栽种,无毒。用水浸一二日,每宿易清水,浸去咸味,面裹火煨,切片晒干,补肾肝阴虚,治中风瘫痪,阴阳疝气。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大黄 |  
		| 每斤用陈酒五斤,煮烂晒干,名熟军。治燥结热毒,清实火,下宿积,化停食。生熟功同,熟者纯。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黄连 |  
		| 大寒,治实火。凡痢疾、目疾,非实火,误服致命,为倒胃之药。惟惊能疗,解巴豆、轻粉之毒。胡黄连性同。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黄芩 |  
		| 苦寒,风痰骨蒸,喉胆痈毒,养阴退阳。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香附 |  
		| 去皮,童便浸,水洗晒捣,醋盐水拌炒。解郁消痈,积聚痰饮,调经。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琥珀 |  
		| 用侧柏子末,入瓦锅煮,有异光取起,入灯心对分,研为粉。清肺利小肠,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明目。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冰片 |  
		| 苦寒,治舌口咽喉火毒,研水调吞,治难产。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沙参 |  
		| 清肺火,益心,治久嗽肺痿,消痈排脓。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苦参 |  
		| 泔水浸,蒸切晒干。主风热虫症,肠风血精,下痢,治大麻风,虚弱忌服。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松子仁 |  
		| 润肺,治燥结咳嗽,同柏子仁治虚闭。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柏子仁 |  
		| 甘平无毒,兴阳道,益寿元,润肠安神。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杏仁 |  
		| 去皮尖,除肺热气逆,润大肠气闭。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大麻仁 |  
		| 利大肠热燥,大便热结。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乳香 |  
		| 每斤用灯心四两同炒,炒至圆脆可粉为度,扇去灯心,磨粉用。消痈止痛,托里护心,治遗精难产。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没药 |  
		| 制法与乳香同。破坚败恶血,消肿生肌,堕胎去翳。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芸香 |  
		| (亦名白胶香)水煮三度,俟汤温,手扯油净,冷即硬,磨粉。解疽毒止痛,轻粉对研,猪油调敷烂孔。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樟脑 |  
		| 每两用碗对合,湿纸封口,火升半时则成樟冰。治中邪腹痛,风痰。加花椒同升,杀虫牙,止牙疼。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丁香 |  
		| 辛温,治霍乱痞块,吹鼻愈脑疳,反胃开膈关,腹中肿毒,鼻中息肉,乳头裂破。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沉香 |  
		| 干研末或酒磨,以煎剂冲服。治肿毒,心腹痛,调中补脏,益精神,壮阳。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松香 |  
		| 先取胡葱煎汤,去葱,以汤分三次煮香,每俟汤温,在汤内手扯洗,其油去尽,冷凝磨粉。专疗湿风,治白秃,生入膏生肌。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木香 |  
		| 下降疗肿毒,止吐痢,消积止腹痛,统理气分。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草乌 |  
		| 有烈毒,去皮取白肉,每斤用绿豆半升同煮,豆开花,去豆取乌,切晒磨粉。治风痰,手足拘挛,逐凝结,追筋络寒痰,开腠理。以黑皮炙研醋调,治蛀发癣。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川乌 |  
		| 功同附子,性暖助阳,补命门不足,破积冷痢。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巴豆仁 |  
		| 研压数次,油尽如粉,名巴霜。拔毒。孕妇忌用。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枳实枳壳 |  
		| 即细皮香圆。六月摘者实,八月摘者壳,陈蛀者佳,并去瓤核,以面炒。实寒,消食积,开胸结。壳亦寒,健脾开胃,止吐消痰,除里急后重。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青皮 |  
		| 顺逆气开郁,解疔毒。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槟榔 |  
		| 健脾破结,疗痢,里急后重,截疟。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神曲 |  
		| 消食健脾,暖胃,止泻吐,破坚结。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山楂 |  
		| 浸透去净其核,晒干炒炭。除产后恶血,消肉积,积滞宿食。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广陈皮 |  
		| 治脾不化谷,膀胱热,利小便,杀寸白虫。去白名橘红,消痰止泄咳,开胃,治吐清水,肠闭,解大毒。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枸橘 |  
		| 陈者佳,全用疗子痈。炙存性,研,陈酒送服,疗疝气。核,治肠风下血,方中橘核即此。每有以烂橘核误用者,苏城医家,尚未认得枸橘。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浮麦 |  
		| 止虚汗、盗汗、虚热。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高良姜 |  
		| 土炒,疗寒邪痞癖,瘴疟宿积。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生姜 |  
		| 温中去秽,除风邪暖胃,消寒痰,解食菜毒。干用止嗽呕。炒成炭,性纯阳,如误服寒剂,非此不解。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水红花子 |  
		| 研损用,克坚消痞,痰积恶滞。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车前子 |  
		| 酒拌炒,研损,分理阴阳,利小便,止暑湿泻痢,益精养肝肺,强阴止痛。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马鞭草 |  
		| 苦,微寒,熬膏,空心酒服半杯,治瘕,杀虫,通经活血,涂痈疖。煎汤熏洗阴肿,洗杨梅恶毒。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连翘 |  
		| 泻心火,脾胃湿热,结热肿毒,心家客热,通经。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牛蒡子 |  
		| 酒拌焙干,研损,达肺利阴,消痘疹毒。根、茎、叶苦寒无毒,混名气杀医生草。生捣涂,消一切痈毒,涂软一切坚肛。入烂孔,拔毒生肌。入膏,贴痈疖。煎汤,洗杨梅等毒。去毛敲损,治黄胆脾湿。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麻黄 |  
		| 连根发表,用梗不表,甘温,开腠理凝滞闭塞。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桔梗 |  
		| 去头枝浮皮,泔水浸一宿,切片微炒,清利肺经,消痰理咳,清上焦热,治咽喉排脓,口鼻诸症。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知母 |  
		| 去尾切片,上行,酒润焙;下行,盐水润焙。泻有余之相火,多服令人泄。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天麻 |  
		| 酒浸透,以粗纸粘余酒裹煨,切片焙用。治风湿四肢拘挛,助阳通血脉,利腰膝强筋,头风眩晕。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地榆 |  
		| 水洗去骨,切晒磨粉,愈恶肉,烫火脓血,犬伤。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芨 |  
		| 疗疮,嚼涂手足燥裂。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三七 |  
		| 止血定痛,痈肿蛇伤。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秦艽 |  
		| 去毛浸一宿,晒干切片,搜肝胆伏风,养血荣筋,理肢节酸麻不遂。大便滑泄者忌用。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柴胡 |  
		| 去皮,切,忌经火。苦寒,行两胁,入胆经,畅气血,肩背痛。银柴胡亦同,劳羸者尤宜。根上升,梢下行。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前胡 |  
		| 去净皮须,入竹沥内,浸润晒干切用。微寒。肝胆中风痰,非此不疗。柴胡主升,前胡主降。散风祛热,消痰下气,开胃化食,止呕喘嗽,安胎,治小儿夜啼。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防风 |  
		| 甘温,走膀胱,泻肺实火,头风眼泪,祛湿,而黄得之,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独羌二活 |  
		| 去皮焙用。治一切痛风,散痈毒恶血,肾间邪风。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升麻 |  
		| 内白外黑者佳。治脱肛遗浊,小便闭塞,用此提气。下元虚者忌用。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元胡索 |  
		| 破血利气,通经止痛。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贝母 |  
		| 去心,糯米炒黄,治肺家燥痰,敷恶疮。浙贝去心,炒,专消痈疽毒痰。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龙胆草 |  
		| 去头须,切细,甘草汤拌,晒,味涩大寒,相火寄在肝胆,泻肝胆膀胱之热火,疗咽喉。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茅根 |  
		| 甘寒入胃,治内热烦渴,利小便,止喘、黄胆。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细辛 |  
		| 去头爪,水浸一宿,切晒。治牙疼,头风,通疔窍。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芷 |  
		| 水浸去灰,切炒,消痈蚀脓,头风中风,解砒毒。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川芎 |  
		| 不油者佳,忌独用。主一身气血,开郁去瘀血,调经种子,排脓生肌,头风目泪,多涕,去湿。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丹皮 |  
		| 酒拌蒸,产后要药,治骨蒸,面裹煨熟,浓大肠。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藿香 |  
		| 治肿毒,去恶气,止霍乱,温中,快气吐逆。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泽兰 |  
		| 治痈疔,通九窍,利关节,破宿血,生肌,利小肠。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荆芥 |  
		| 散风热,清头目风,利咽喉,疮肿贼风。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薄荷 |  
		| 治贼风,发汗,利咽喉口齿,瘰结核。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紫苏 |  
		| 叶发汗,梗安胎,子消痰喘,叶、梗为末,治囊脱。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白甘菊 |  
		| 治目风热,梗、枝、叶解痈疔毒,煎汤洗结毒。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陈艾 |  
		| 用粉糊浆晒透,杵去粉并叶屑则成白绒,谓之熟艾。调经加硫黄少许。作丸,灸百病。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茵陈 |  
		| 治黄胆湿热,通关节,去滞热,利小便。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夏枯草 |  
		| 性寒,以治瘰,从无一效,久服则成痨。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灯心 |  
		| 利小便,清心火。取活竹一段,两头留节,中开一眼,以心塞实,外以原刻下竹,仍填原眼,外加泥裹入,糠火内煨,至竹成一炭,取出去泥,俟冷去竹炭,内是灯心炭也。治骨鲠,敷阴疳,入护心散。 
 |  
 
	
		| [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 蜀葵 |  
		| 根,水煎服,可愈白带。花,一两捣烂,麝香五分,水一大碗煎服,可愈二便闭,无花时根亦可。子,催生落胎。花末,酒服,可下横生倒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