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搜风散 筋骨疼痛。未见形已见形。悉效。 透骨草(白花者阴干)羌活独活紫葡萄生芝麻白糖六安茶小黑豆核桃肉槐子生姜(各一钱五分)红枣(三枚)用水三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盖卧出汗避风。三剂自愈。 杨梅一剂散 元气壮者服之。一汗一下。其功甚捷。 麻黄(一两)大黄(七钱)威灵仙(八钱)金银花羌活白芷蝉蜕皂角刺穿山甲(各五钱)防风(三钱)共一剂。用山羊肉斤许。河水煮熟。取清汤二碗。黄酒一碗。煎一碗。令患者空心。先将热羊肉同酒淡食之。令饱。随服药。盖卧出汗避风。 加味遗粮汤 治杨梅初起。筋骨疼痛。及已溃未溃。延绵不已。并杨梅风毒误服轻粉。瘫痪骨疼。不能动履。 川芎当归防风木瓜薏苡仁木通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苍术(各一钱)甘草(五分)皂荚子(五个切片微炒)仙遗粮(二两)人参(疮久气虚者加)水二碗。煎八分。量病上下煎服。轻者一月可退。深者百日可痊。忌牛肉、烧酒、海腥、煎炒。 生下疳时。预服此药。免其不发梅疮。 归灵内托散 治杨梅疮不问新久。但元气弱者。即宜服此。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薏苡仁人参白术天花粉白藓皮金银花木瓜防己(各一钱)威灵仙(六分)牛膝(下加五分)土茯苓(二两)甘草(五分)用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次随病上下服之。其渣再煎服。 元气虚者参、归倍之。毒瓦斯盛者金银花倍之。倍加蒲公英。 外以麦冬五钱。薏苡仁五钱。土茯苓一两。煎汤常服以代茶。 筋骨痛酒方 闹羊花根皮(八钱)五加皮归身(各四两)威灵仙(二两)玄参牛膝(各二两)甘草(五钱)上各咀片。入绢袋内。用干烧酒二十斤。封入坛内。重汤煮三香。埋七日。任饮荤腥过口。 杨梅疮熏洗方 莲房瓦松川椒蒜瓣陈艾朴硝槐枝甘草用水半桶。煎百十滚。倾入净桶内。令患者坐桶上。以被围之。先熏后洗。汗出为度。 杨梅疹子熏洗方 绿豆二升。水煮将熟。倾入净桶内。熏洗如前。 杨梅发于阴囊肛门等处熏洗方 土碱十余块。打碎入净桶内。冲滚水半桶。坐熏如前。立时清爽。三五次。结痂而愈。 妇人生于玉门。肿痛者。用烧煤土冲水。坐洗如前。 碧云散 杨梅疮。已服药至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 石膏()轻粉(各一两)铜绿胆矾(各五钱)共为细末。罐收。湿疮干掺。干疮用公猪胆汁调点。一日一次。三日自干而愈。 又方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去油为粉)银朱(二钱)轻粉(五钱)儿茶(四钱)冰片(二分)麝香(一分)共为末。猪胆汁调搽。 一方只用红粉掺之。 鹅黄散 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宜之。 石膏()轻粉黄柏(炒等分)共为末。干掺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即愈。此解毒止痛收干之要药。 琼花膏 贴杨梅疮。并结毒筋骨疼痛。及一切腰腿疼痛诸毒恶疮。 闹羊花根皮(一两五钱)五加皮归身(各二两)威灵仙(一两)防风荆芥玄参天花粉(各一两五钱)甘草(一两)真麻油三斤浸煎如法。用铅粉收膏。退火毒。七日。任用摊贴。(其煎膏火候见首卷膏药门) 紫砂生肌散 治梅疮腐净时。用此生肌。 朱砂(四钱入铜杓内安火上上盖红炭数块炙朱砂紫色为度)轻粉(二钱)冰片(二分)上为细末。每用些须。掺于患处。以前琼花膏盖之。 如疮收至小孔而不收者。每药末一钱。加陈壁土炒象皮末一分。 护面散 初发时服表药。恐上攻头脸。服此则头面不出。用自顶心发或女人发存性。明雄黄。各九分。和匀。分三服。一日服完。每服用麻油半酒钟调药。黄酒冲服。服后服表毒药。 护从丸 发疮时令侍从人服之。不致传染。 川椒(五钱)雄黄(五钱)杏仁(一百粒去皮尖)共为末。烧酒打飞罗面糊为丸。桐子大。空心服十余丸。白滚汤下。 救劫汤 杨梅疮时误用熏药。毒瓦斯入内。以致吐血不止。及成烂肉者。 用生姜半斤。取汁饮之即解。 净肌汤 杨梅愈后。遍身发瘰如癞。痒不可忍者。及中粉毒。 侧柏叶五钱。好醋一钟。煎五分。服十六服。全愈。或神应养真丹。 如眉发脱落者。用侧柏叶酒浸。九蒸九晒。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每日三服。黄酒下。百日愈。 醒皮汤 洗鹅掌风并多年顽癣。 防风荆芥金银花皂角刺蛇床子贯众芫花白藓皮鹤虱草苦参(各五分)用水十碗。煎四碗。去渣汤洗。俟皮肉和软。用后方搽之烘之。 透骨丹 治前症用此烘之。 青盐大黄轻粉儿茶胆矾铜绿雄黄枯矾皂矾(各五分)杏仁(七个)麝香(一分)冰片(五厘)共为细末。用苏合油调匀擦患处。以炭火烘之。以透为度。五七次愈。 一方木鳖子蓖麻子大风子轻粉斑蝥为末。姜醋调搽。 白藓皮汤杨梅疯癣及鹅掌风。 白藓皮海风藤(各三两)金银花白茯苓肥皂子肉苦参(各二两)五加皮汉防己鸭脚花根蝉蜕(各一两)猪牙皂角皂角刺薏苡仁(各一两五钱)土茯苓(四两)上分十剂。水三钟。煎一钟服。每日空心食雄猪肉三四两。忌发物。 角皂皮丸 杨梅疯癣。及鹅掌风。 皂角树根皮(四两)当归(二两)黄(一两五钱)陈艾(一两)人参(一两)麻黄(三钱)共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土茯苓汤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