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脾所生病] 吐泻
    吐出上焦。泻出下焦。乃肠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摄乎上下之间。吐泻互作者。
    乃脾之病也。
    夫人身之中。足阳明胃脉之气。自上而下。足太阴脾脉之气。自下而上。上下循环。阴接。谓之顺而无病也。故胃气逆而为上。则为呕吐。脾气逆而为下。则为泄泻。吐泻之病。
    脾胃为之总司也。
    发挥云。胃在上焦主内而不出。呕吐则不纳矣。肠在下焦。主出而不入。有积泄泻。出积矣。观李知先活人书括云。胃家有热难留食。胃冷无缘纳水浆。则吐泻之出于上焦也明矣。又张长沙伤寒论云。下利服理中不止。理中者。理中焦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不止者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则泄泻出于下焦也明矣。
    赤石脂(一斤)禹余粮(一斤)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三服。
    又按治泄利者。有四法焉。有用理中汤。以治其中气者。有用五苓散。以利其小便者。
    真武汤。以温其肾者。有用赤石脂禹余粮。以固涩其大肠者。不可不知其要也。盖肾开窍于二阴。主蛰藏者也。如门户然。泄泻不止。门户不固也。故用姜附以温之。闭其门户也。肠胃者。容受水谷之气。犹仓廪然。脾司出纳。乃仓廪之官也。吐泻不止。乃仓廪之不藏。官之失其职也。故用参术以补之。封其仓廪也。下焦者。水谷注下之路。如沟渎然。小便不利者。沟渎之不能别也。故用猪苓泽泻以利之。疏通其水渎也。大故用赤石脂禹余粮以涩之。塞其决也。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各一两)附子(一枚炮破八片)白术(二两)上用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
    祖训治吐泻者。只用胃苓丸。吐以煨生姜汤。泄以一粒丹和之。炒米汤下。
    一粒丹(亦名白玉丹)此家传十三方也。
    寒水石(二两)白矾(枯一两)上为末。水糊丸。小豆大。每一丸米汤下。
    钱氏曰。脾主困。谓疲惫也。非嗜卧也。吐泻久则生风。饮食伤则成疳。易至疲惫也。此与肾主虚同。
    论肾者。元气之主。肾虚则为禀赋不足之病。脾者谷气之主。脾虚则为津液不足之病。
    故小儿五脏之病。脾肾最多。肝心次之。肺又次之。
    小儿吐泻。多因伤乳食得之。
    如吐泻时不啼哭。不喜饮食。此伤乳食也。初得之不可遽止。宿食未尽去也。宜换乳食。勿令重伤。吐泻益甚。非医之咎也。益黄散主之。
    有热者胃苓丸。用东向陈壁土。和生姜少许炒焦。入水煎汤。澄清吞下。泻不止。以胃苓丸一粒丹合而服之。煎汤下效。
    如吐泻时不恶风寒。喜人怀抱。此伤风吐泻也。宜发散。惺惺散。
    如吐泻时啼哭。其身俯仰不安者。必腹中有痛。此藿乱也。内伤乳食。外感风寒得之。
    先治其里。宜理中汤加藿香。后治其表。桂枝汤。表里通治。藿香正气散。
    一儿周岁。吐泻并作。时天大寒。医用理中胃苓丸。服之不效。予曰。此表里有寒邪。
    未得发散也。取益黄散与之。其夜得大汗而止。
    一女岁半。与前儿同症。吐泻。此伤食也。前有外感风邪。故用益黄散。温其表里之寒。此只是伤食。用胃苓丸一粒丹陈壁土汤下。调其脾胃。消其食积。而吐泻俱止。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乳不化。用理中丸服之效。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黄水。中有乳片不化者。用二陈汤。加黄连姜汁炒煎服效。
    或问。二病同。而治之异者。何也。曰。所出之乳不化者。胃有寒也。故以理中丸急温之。所出乳片不化者。胃有热邪。热不杀谷。宜半夏黄连以解之。此同病异治法也。
    

[卷之三\脾所生病] 呕吐
    小儿呕吐。多因乳食之伤得之。非若大人有寒有热也。然因于寒者亦有之。
    呕乳。溢乳。乳。当分作三证治之。
    呕乳者。初生小儿。胃小而脆。容乳不多。为乳母者。量饥而与之。勿令其太饱可也。
    胃小而脆。母之乳多而急。子纵饮之则胃不能容。大呕而出。呕有声。而乳多出。如瓶注水。满而溢也。
    溢乳者。小儿初生筋骨弱。左倾右侧。前俯后仰。在人怀抱扶持之也。乳后太饱。儿身不正。必溢出二三口也。如瓶注水。倾而出也。
    乳者。小儿无时乳常流出。口角唇边常见。如瓶之漏。而水渗出也。即哺露。
    呕乳者。节之可也。溢乳者。正抱其身可也。皆不必治。乳者。胃病虚也。宜补之。
    理中汤丸。加藿香木瓜主之。
    先翁治小儿呕吐。只用胃苓丸研碎。以生姜煨热煎汤调下。即止。
    理中汤治呕吐。或有不止者。呕家不喜甘故也。必去甘草加藿香之辛。木瓜之酸。用之伤冷乳者。所出清冷。面白者是也。宜益黄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伤乳食。物出作馊酸气者是也。宜胃苓丸。煨生姜煎汤研碎调服。
    本县儒学教官陶。有一子生八月病吐。诸医治之不止。汤丸入口即吐。诸医云。食入即是有火也。欲作火治。用泻火药又不效。众医不能治。其吐益剧。即请予至议治。予曰。理中汤。师曰。服此方不得入也。予曰。用法不同。时有生员蔡一山。素与吾不睦。在傍笑云。不必多言。且看汝法何如也。予曰。汝亦不必多言。明早来问。始见吾之能也。此非试宏词博学科。何相忌耶。作理中汤剂。用猪胆汁童便各半。拌之炒焦。以水煎服。药入立止。次早蔡生来问。师曰。果效。问是何方。曰理中汤。蔡子又问何法。予曰。此在伤寒论中猪胆人溺白通汤方下。兄归读之。自理会出来。师又问予曰。吾闻蔡子常妒汝。今信之。请言其法。予曰。吐本寒邪。当用理中汤热药以止之。内寒已甚。格拒其阳。故热药入喉。被寒所拒。不得入也。今胆汁之苦寒。童便之咸寒。下喉之后。两寒相得。故不复出。须臾之间。阴气渐消。阳气乃发。此热药须冷服。以主治格拒之寒。以止呕哕者是也。宋理宗呕吐不止。召医杨吉老治之。问用何方。曰辛热药也。帝曰。服之不效。吉老奏曰。热药冷服。
    药成放井中良久。澄冷进服。一啜而吐止。即此法也。师闻而喜之。后以六君子汤作丸调之王少峰次子。三个月病吐。请医治之。药乳不纳。予见其儿在乳母怀中。以身伸弩。上窜。
    呃呃作声。有发惊之意。乃取理中汤丸末子一分。用猪胆汁童便各半匙。调分三服。初一次少停。略以乳喂一二口即止。又进一次。又乳之。其儿睡一觉。醒则呕止。不伸弩。不呃呃作声矣。予以是法教诸子止吐。活人甚多。乃良法也。
    英山郑孔韶一女。辛丑三月患呕吐。请予往。视其证。乃伤食吐乳也。家人云无。乃用汤。去甘草加丁香藿香不效。又作胆汁童便法。亦不效。四日后吐出饭半碗。予谓家人曰。
    此女数日不食。何以有此完饭也。吾言伤食。汝固曰无。劳吾心力。不得见效。遂取脾积丸投之。取下恶粪如靛。询之。果五日前外翁王宅归。所吐出之饭。即所食之饭也。壅塞肠胃。格拒饮食。所以作吐。下之即愈。
    予思小儿呕哕不止。多是肝胆二经之病。故仲景猪胆人溺白通。方在厥阴病中。
    新制一方。治呕吐不止之病。
    吴茱萸黄连(各等分锉)上用向东壁土一块。杵碎。用药放在铫中炒焦。入水煎一二沸。澄清服之。
    凡治小儿呕吐。止后不可便与乳。其吐复作。非医之咎也。吐后多渴。禁与汤水。须使忍一时。渴自止也。若与汤水。转渴转吐不可止也。大人同。
    有吐蛔者。胃寒甚也。宜理中丸。用乌梅与椒煎汤。调服神效。
    寒水石(飞二两)半夏(泡七次七钱五分)白枯矾(五钱)上为末。水糊为丸。麻子大。姜汤下。此家传十三方也。
    因于寒者。食久则吐。其乳不化。宜理中汤加藿香砂仁主之。
    因于热者。食入则吐。其乳成片。宜理中汤加黄连竹茹主之。
    因于食积者。吐出馊酸气味。恶食。宜养脾消积丸。甚者丁香脾积丸主之。吐止后。胃苓丸主之。
    因于虫者。吐多清水。腹痛多啼。宜理中汤加木香槟榔丸主之。
    呕吐药食不得入者。此胃中有寒。阴盛格阳也。宜理中汤入童便猪胆汁主之。
    一儿初生即吐。医欲用钱氏木瓜丸。予阻之曰。不可。小儿初生。胃气甚微。初饮乳或多过饱而吐者。当令乳母缓缓与之。或因浴时客寒犯胃而吐者。当取其乳汁一杯。用姜葱同煎。少与服之。或因恶露涉水。停在腹中而吐者。宜以炙甘草煎汤而吐去之。如何敢用木瓜丸。以铁粉槟榔之剂。重犯其胃中初生中和之气耶。故常语人曰。钱氏小儿方。非先生亲笔。乃门人附会说也。
    一儿自盈月后常吐乳。父母忧之。诸医不能止。一日问予。予曰。呕吐者。非常有之病今常吐乳。非病也。然孩儿赖乳以生。频吐乳者。非所宜也。恐伤气。不可不求其故。有母气壮乳多者。唯恐儿饥。纵儿饱足。饱则伤胃。所食之乳涌而出。此名呕乳。如瓶之注水。
    满而溢也。宜损节之。更服肥儿丸。儿之初生。筋骨软弱。为乳母者。常怀抱护持可也。不然则左右倾侧。其乳流出。此名溢乳。如瓶之侧。其水流出也。能紧护持。则不吐也。有胃弱者。不能受乳而变化之。无时吐出。所吐不多。此名哺露。如瓶之漏。不能容受也。当补其脾胃。助其变化可也。亦以肥儿丸主治。
    


前一页 ◇ 积痛
后一页 ◇ 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