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序
    唐孙真人着千金要方。谓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小卒不成大。故孙氏方先小儿而后丈夫耆老。实崇本之义。譬夫良苗嘉植。初生之日。不克培其根本。去其蝥贼。鲜有不夭折者。即幸而长成。其华实亦必不茂。则小儿科之急需讲求。洵医林之先务也。惟小儿气质微弱。有病每不能自为陈说。故医家目为哑科。最不易治。习是科者。必先于天时之寒暖。地势之高下、以及人身十二经脉之环周。奇经八脉之起止。三百六十五穴之部位。平日了然于心。临证复察色听声。反复推求。始能洞悉病情。而不致偾事。故尚书谓保民如保赤子。良以保民者。必周知民间之疾苦。所恶勿施。所好与聚。而民始治。犹保赤者。必诚求赤子之隐曲。时其饥饱。适其寒温。而赤子始安。余以辁材。奉命巡阅两湖。督理军务。兼长民政。夙夜只惧。不惮博访诹谘。期举闾阎之疾苦。扫除而廓清之。为吾乡父老昆弟谋乐利而策安全。顾箕毕之好恶不同。一人之耳目有限。往往事与愿违。力不从心者。时或不免。至此始恧然于保民之难。愈憬然于保赤之不易。适吾宗北承孝廉倦游回鄂。携有手校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余素稔小儿科之难。而善本尤不易得。
    因捐资付梓。复商之北承孝廉。重加雠校。以免鲁鱼帝虎。贻误将来。庶几保民之愿。虽未尽偿于目前。而保赤之心。
    尚幸流传于后世。至此书为医学之宝笈。幼科之金针。前人序论。言之綦详。兹不赘述。
    
    岁次甲子首夏两湖巡阅使督理军务兼湖北省长黄冈萧耀南衡山叙于武昌节署
    

范序
    保幼大全者。予同寅朱君时佐之所以寿世者也。其论理至精至密。其制方至详至备。盖自人之成形。以至成童。纤悉之证。莫不毕具。惜乎着之者失名耳。相传谓得之古冢中。虽未必然。而用之疗疾。靡有不效。诚天地间一奇书也。
    朱君携至宣城。谋与李令宗仁。绣梓以传于四方。且请予序诸首。予惟传曰。如保赤子。赤子甚不易保也。而是书亦未易得之。得之者不私于一家一邑。而欲传之于四方。且将以及后世。使凡赤子。皆得所以保之之道。而安然于长大寿考之域。二君子之用心。不亦公且溥矣乎。夫保赤子。即所以保民也。使保民者。真能如保赤子。而民有未安者。吾未之信也。是为序。
    
    弘治二年己酉秋七月望日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直隶宁国府知府天台范吉以贞书
    

朱序
    保幼大全。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之别名也。以其制方着论。详审精密。故复名之曰保幼大全。予素颇有志于济物。
    见医家书。每喜蓄之。挥使郑君和。精于小儿医者也。与予友善。予扣其所以精于医之故。乃出是书焉。予阅是书之异于寻常也。又扣其所以得之之故。则曰相传农人得之于古冢中。于是求以录之。郑君无难色。遂以全集授予、录而珍藏诸笥者有年矣。间遇小儿疾。按方试之。往往得奇验。一日。偕宣城令李君宗仁询民瘼。会于公所。语及是书。宗仁又乐于济物者也。即取而刊之。以广其传。不数月而成。噫。予窃禄明时。无补于吾民久矣。使一二孩提之童。得因是书而济万分之一于危迫仓卒之际。予之素心。宁不亦少慰乎。若其为术之高下。明者当自得之。盖不待予言者。姑序其所自云。
    
    弘治己酉中秋旦京闱戊子乡贡进士宁国府通判世族济南朱臣时佐书
    

何序
    余先君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家藏甚久。今六十余载矣。不知作者为谁。博加搜访。未尝闻此书之流播也。
    自婴孩初育以至成童。所谓保卫其生。总括精微。视古今方书极为详尽。仁哉。着书者之心也。宗族亲旧间。幼稚有疾。
    余每口传指授。效如影响。又取其可以通用于大人者。增汤剂而用之。尤为神异。岂此书不言之妙。有待于余而发耶。
    乌可掩为一家之实。而不与人共之。于是集二三同志。订正其誊写之舛。锓于行在太医局。以广其传。得此者敬而用之。
    当知余言不缪。或未免画蛇添足之讥。不暇顾矣。吁。齐鲁大臣。史失其名。恨不得详其人也。
    
    嘉定丙午立春日和安大夫特差判太医局何大任序
    

[卷一] 医工论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如此。然后事必济而功必着矣。若不能正己。则岂能正物,不能正物。则岂能愈疾。今冠于篇首。以劝学人。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广收方论。
    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苟能如此。于道几希。反是者。为生灵之巨寇。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如到其家。须先问曾请未。会请师即问曾进是何汤药。已未经下。乃可得知虚实也。如已曾经下。即虚矣。更可消息参详。则无误矣。又治小儿之法。必明南北禀受之殊。必察土地寒温之异。不可一同施治。古人最为慎耳。
    

[卷一] 禀受论
    人禀父母精血化生。故内经有曰。阳施阴化。谓之有子。圣济经言。方其受授之初。一月血凝。二月胚胎兆。三月阳神为魂。四月阴灵为魄。五月五行分五脏。六月六律定六腑。七月七精开窍。八月八景具全。九月气足象成。十月百神集备。至日满而生也。(又云。一月如珠露。二月若桃花。三月形象成。四月男女分。五月腑脏具。六月筋骨全。七月魂生而动左。八月魄长而动右。九月三转身。十月足而生。此未知其所出。)其始有谓之妊者。以其阳始而阴任之也。有谓之胚者。以其未成为器而犹坯也。有谓之胞者。以其已为正阳而阴包之也。有谓之胎者。以食于母而为口颐也。有谓之娠者。以其有时而动也。有谓之怀者。以其有身而根据也。原夫此象者。皆阳始阴任在有形之先。次由五行而后化成也。故曰。阴阳具而五行立矣。且阴之所任者。
    壬也。一阳壬兆。则人乃肇生。命门主生气之原。精所藏焉。壬、阳水也。合丁之阴火而生丙。故有命门。然后生心。
    心主血。神所藏焉。丙之阳火。合辛之阴金而生庚。故有心然后有肺。肺主皮毛。魄所藏焉。庚、阳金也。合乙之阴木而生甲。故有肺然后生肝。肝主筋。魂所藏焉。甲为阳木。合己之阴土而生戊。故有肝然后生脾。脾生肉。意所藏焉。
    戊为阳土。合癸之阴水而生壬。故有脾然后生肾。肾主骨。志所藏焉。故肾与命门一也。此阴阳五行。夫妇生化。自然之理也。人之赋禀。自受气至胎化。自成形至生养。亦皆由焉。
    

[卷一] 初生论
    儿才生出母腹中。急当举之。便以绵絮包裹。抱大人怀温暖。虽暑月。亦不可遽去绵絮。须渐渐减去之。盖乍出母腹中。不可令冒寒也。又急以绵裹手指。揩拭儿口眼中及周遭秽血。皆令尽净。不可令入口眼也。若举迟。失于包裹。
    则令儿中寒。若秽血得入口眼。则令儿生病。(其证候方论并在后)


前一页 ◇
后一页 ◇ 回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