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经来潮热旬日不思饮食
    经来胃气不开。不思饮食。此症以开胃为先。服鸭血酒即安。
    

[卷三\经来潮热旬日不思饮食] 鸭血酒
    白鸭(一只用铜刀取血。)乘热调陈熟酒服。
    

[卷三] 室女经闭
    室女月水初出血海。不识保养。将衣服用冷水洗之。水浸手足。血见冷而凝。不出血海。面多作水肿治。不效。宜通经丸。通其血则肿自消。
    

[卷三\室女经闭] 通经丸
    三棱莪术(各五钱)川归川芎赤芍(各一两)穿山甲(六钱)芫花(四钱)刘寄奴(下。
    

[卷三] 血山崩
    此症若初起。宜服十灰散。若久崩者。宜服鸡子汤。如小腹痛。则用加味四物汤

[卷三\血山崩] 十灰散
    (宜研极细末。连灰服下。)阿胶侧柏叶(各二钱)棕艾绵绢(各一钱)胎发(三分)苎根(一钱)百草霜(烧灰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吴按〕若无胎发。可用无油头发。)

[卷三\血山崩] 鸡子汤
    鸡子(或云落袋子五个)葱(三根)姜(一两)共捣烂如泥。入麻油锅内炒。酒淬去渣热服。
    

[卷四] 原经水不调
    一由脾胃虚损。经曰二阳之病。发于心脾。夫二阳者。阳明胃经也。主纳水谷。长养气血。
    乃水谷之海。气血之升。唯忧愁思虑伤心。心气受伤。脾气失养。郁而不通。腐化不行。胃虽能受。而谓长养灌溉者。安在哉。故脾胃虚弱。饮食少思。血气耗衰。斯有血枯经闭之症。盖血少色必淡。或过期始行。或数月一行矣。
    一由冲任损伤。气以顺之。血以濡之。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逆。大抵妇人。情多执拗。
    肝为血海。冲任之脉。冲任失守。血气妄行。或女子未及二七天癸之期。而男强与之合。或月事适未尽。而男与合。纵欲不已。皆致冲任内损。血气不固。或为崩。或为漏。有一个月再行。有未及期先行诸症。
    一由脂痰凝滞。肥盛之妇。肠胃多痰。壅滞经络。或闭经带下。以上三症。皆不能孕育。
    

[卷四] 经水不调症
    形瘦多痰多郁。血虚气热。宜四物汤合开郁二陈汤。加赤芍。黄芩。黄连。姜为引。
    

[卷四\经水不调症] 开郁二陈汤
    苍术香附川芎(各一钱)青皮莪术槟榔(各七分)木香(五分)姜引形瘦多痰且热。此冲任受伤。宜四物汤。加人参。知母。麦冬。甘草。姜枣引。并服地黄丸冲任伤损。肾虚血少枯闭。误服辛热暖子宫药。致经不调。冲任伏火。宜四物汤。加赤芍。
    草。食前服。兼服三补丸。
    

[卷四\经水不调症] 三补丸
    黄芩黄柏(各等分俱酒炒)蜜丸白汤下。
    性急多怒而妒。气血俱热。必有郁症。宜四物汤。加柴胡。酒炒黄芩。黄连。(酒炒)香附肥盛肠胃多痰。壅滞经络。闭血带下。
    

[卷四\经水不调症] 地骨皮汤
    地骨皮当归川芎知母麦冬(各一钱)甘草(五分)空心服。
    形瘦经不调。素无他症。此血热也。宜四物汤加黄芩。黄连。知母。酒炒黄柏。(各等分)丸。
    

[卷四] 过期经行症
    情性温和有痰。此气血两虚。宜八物汤。合青皮汤。加香附。兼服苍莎丸。
    

[卷四\过期经行症] 苍莎丸
    (香附亦名莎草根。)苍术(米汁浸炒二两)香附(童便浸炒三两)条芩(酒炒一两)为末。神曲糊丸白汤下。
    形瘦素无他症。此血气不足。宜十全大补汤。
    形瘦食少。此脾胃虚弱。血气衰少。宜异功散合芎归汤。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地黄丸。
    

[卷四\过期经行症] 芎归汤
    川芎归身香附枳壳(炒各一钱五分)滑石(二钱)姜引。
    肥胖饮食过多。此湿痰壅滞。躯脂逼迫。宜六君子汤合芎归汤。加香附。姜枣引。空心服。
    

[卷四] 一月经再行症
    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宜四物汤加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甘草。空心服。兼滚汤下。
    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误服辛热药。致经再行。可照上服药。更服三补丸。
    

[卷四] 数月行经症
    形盛多痰气虚。宜六君子汤合苍莎丸。加川芎。当归。枳壳。食前服。苍莎导痰丸。亦在食

[卷四\数月行经症] 苍莎导痰丸
    苍术香附枳壳(各二两)陈皮茯苓(各一两五钱)胆星甘草(各一两)为末。姜汁形瘦脾胃弱。气血虚。宜十全大补汤。
    

[卷四] 经期或前或后症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宜从虚治。服加减八物汤。兼乌鸡丸。
    

[卷四\经期或前或后症] 加减八物汤
    人参(三钱)白术茯苓炙草(各五钱)白芍归身陈皮香附丹皮(各一钱)食

[卷四\经期或前或后症] 乌鸡丸
    (专治脾胃虚弱。冲任伤损。气血不足。经候不调。凡无子者。服之神效。)白毛乌骨鸡(未镦雄鸡者一只。约重一斤。以粳米喂养。七日勿令食虫蚁。以绳缢死。干用。纳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各二两。于鸡肚内。以好鱼。
    酒十碗。熬烂。即出肚内药。将鸡用桑柴火连骨焙干。仍以前生地等药酒。又浸又焙。至鸡骨肉枯为末。)(〔吴按〕此酒不知出处。只用无灰陈米酒。亦可。)人参(五钱)苁蓉(酒洗焙)故纸(炒)砂仁归身白术川芎丹参茯苓杜仲(盐香附(醋浸四两)为末。入上鸡骨绞肉。和匀。酒面糊丸。空心酒下。或米汤下五十丸。
    

[卷四] 行经腰腹作痛症
    气滞血实。人瘦有火。宜桃仁四物汤。加条芩。黄连。
    

[卷四\行经腰腹作痛症] 桃仁四物汤
    归尾赤芍川芎生地香附(各二钱)丹皮红花元胡(各一钱)桃仁(十一粒。临服气滞血实。人肥多痰。宜桃仁四物汤。加枳壳。苍术。半夏。
    

[卷四] 经后腹痛症
    此虚中有滞。宜八物汤。加木香。香附。青皮。姜枣引。食前服。
    

[卷四] 经水多少症
    形瘦经少。此气血弱。宜四物汤。加人参。香附。甘草。姜枣引。
    肥胖经少。此痰凝经隧。宜二陈汤合芎归汤。姜枣引。
    经来多。不问肥瘦。皆属热。宜四物汤加黄芩。黄连。知母。黄柏。甘草。姜为引。兼服三(〔吴按〕此条不尽然。宜以脉症为凭。)

[卷四] 验经色症
    经水色紫者。热也。宜四物连附汤。
    

[卷四\验经色症] 四物连附汤
    归尾赤芍香附(各二钱)黄连丹皮甘草(各一钱)食前服。
    经水色淡者血虚也。宜八物汤。加黄。香附。姜为引。兼服地黄丸。
    

[卷四] 浮肿症
    因经闭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作浮肿者。不可误认水气。宜调其经。经调则肿消矣。然次无愆期之患。至丸药更宜久服。庶疾无反复。
    

[卷四\浮肿症] 调经汤
    川芎(七分)当归生地益母草(各一钱)白芍香附丹皮茯苓(各八分)甘草(三分)姜(三片)枣(一枚)空心温服。如血热先期。及血热过期。紫黑成块等症。加黄连(七分酒炒)血寒过期。加煨姜。肉桂(各三分)临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各八分)临行续断不来。积块刺痛。加红花。苏木。桃仁。(各五分)经水过多。加黄芩。(一钱)蒲黄。(炒八分)经来饮食不思。加白术(八分)陈皮。砂仁。(各五分)肥人多痰。赤白带下。加南星。苍术。(各八分)气虚血弱。四肢虚软。面无颜色。加人参。黄。(各五分)此方调理之大概。如有兼症。可照方随机加减用之。
    

[卷四\浮肿症] 金匮丸
    香附(童便制酒醋盐水各分制共四两)没药(六钱)枣皮(焙去油)当归(童便制)茯苓白术(米泔水浸)白薇(洗去芦)阿胶(蛤粉炒)白芍(各四两)生地(酒浸洗。用益智仁二两。以酒同炒。去益智仁净。八两。)人参(二两)川断(酒洗。五倍子炒净六两。)黄芩(酒浸洗净四两)砂仁(炒去衣二两。)上药法制为细末。用山药十二两为末。水打丸。空心白汤下五十丸。(〔吴按〕枣皮即山茱萸。)

[卷四] 原经水不行
    脾胃伤损。饮食减少。气耗血枯而不行。宜补脾胃。养气血。气充血生。经自调矣。切忌用通经药。恐伤中气。阴血已干。误成痨瘵。则不治矣。
    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不行。宜开郁行滞。苟以为虚而用补。则气得补而益结。血益凝。至成瘕肿痛者。有之矣。
    躯脂迫塞。痰涎壅盛。滞经而不行。宜行气导痰。则经自行矣。
    


前一页 ◇ 经来吐蛔虫
后一页 ◇ 经闭不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