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疮。治宜推三关(一百)推肺(一百)分阴阳(一百)推脾(一百)揉太阳(一百)揉阳池(一百)小儿口内生疮。治宜退六腑(一百)分阴阳(一百)捞明月(二十)清天河(一百)清肾水(二十)凤凰单展翅(十下)小儿偏坠。治宜推三关(五十)推肾(四百)揉门(二百)分阴阳(二百)八卦(二百)天河(二百)三阴交(一截)承山穴(一百)外用艾绒为囊。将肾子兜之。甚效。 小儿耳流脓。治宜推三关(一百)六腑(一百)推脾(十五)将耳珠揉行前补后泻法(二十)小便黄赤。可清之。治宜清肾水(自肾指尖推往根下为清也)掏小横纹二人上马运水入土如大小便俱闭。只宜分阴阳为主。 小儿眉目不开。治宜掏阳池穴(宜久揉久掏)再推四横纹。 小儿口渴咽干者。气虚火动也。清天河为主。 小儿四肢厥冷。治宜推三关。补脾土为主。 小儿口哑不能语言。乃痰迷心窍也。清肺经为主。 小儿手不能伸屈者。风也。宜威灵穴揉之。四肢软者。血气弱也。宜补脾土。掏四横纹。手掏拳者。心经热也。 急掏捞明月。及运八卦。 小儿头痛。揉脐及阳池外劳宫。头向上者。宜补脾土。运八卦。为主。 一惊风不省人事。灸上星涌泉大指甲侧。 一发热目上视。宜泻心经。掏中平穴。横门中指。俟眼正起指。 一眼左视。掏右端正穴。右视。掏左端正穴。中指中节外边是。 一吐血。两大指甲后一韭叶。即母腮穴。许平掏。 一汗多是肾虚。多推补肾水。汗即止。 一日间病重者。宜抑阳。 一夜间病重者。宜抑阴。 一子后火盛者。是阳火。宜泻之。午后火盛者。是阴火。宜补之。 一先热后寒者。阴干阳。宜先泻后补。 一先寒后热者。阳干阴。宜先补后泻。 一推浮肿者。脾土宜补。阴阳宜分。肾水宜先补后泻。用灯火太阳五心脊骨上各灸愈。 一揉五指节。化痰用之。 一推三焦。治心气冷痛。 一推命门。止腰痛补下元。 一推横纹。通上下之血气。 一推门。止小肠之寒气。 一揉小天心。治肾水枯短。 一截三关。祛腰背之风寒。 一截风池。止眼痛头疼。 一截昆仑。救半身不遂。大小便涩。 一截曲池。通肺腑气血。治麻痹半身不遂。 一泄。龟尾骨上一。大便多而秽者不可止。 一吐。心窝上下四。一口水多推脾土。 一脚软鬼眼一。 一手软倒蹭。后拐节弯上一。 一内热外寒者。掏肾水即止。 一外热内寒者。掏阳筋汗出为度。 一头软。心脐上下一。 一作寒。掏心经转热。 一作热。掏肾经转凉。 一口不开。多揉脾心口一。亦有心窝揉者。又有研朱砂一分。吹鼻。即开。 一上吐下泻。多推胃与阴阳。灯火五心提之。肚上五火。背上五火效。 一无门有纹。如针入眼。五色皆主死。 一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 一治鼻干。年寿推下两宝瓶效。或曰多推肺经。以鼻乃肺窍故也。 一久揉脾土后心。以肚附应之。谓之内消。 一脊骨自下缓缓推上。虽大人可吐也。 一小儿望后跌。承山掏之。 一三里属胃。久揉止肚疼。大人胃气痛者通用。 一小儿望前扑者。委中掏之。亦能止大人腰背疼。 一便秘者。烧酒在肾俞推上龟尾。推膀胱推下承山。但脚里边在承山旁抽骨处。亦要推下。而推此顺气之法。 无急胀之患。若泄泻亦要逆推。使气升而泄可止。 一两手抄停。食指尽处为列缺。止头疼。中指尽处为外关。止腰背痛。大人通用。 一掏靠山即合谷。少商。内关。剿疟用之。 一掏向导。治气喘。口歪眼偏。哭不出声口渴。 一掏总经。推天河。治口内生疮吐热。人事昏沉。 一掏大指母腮穴。止吐血。 一掏涌泉。治痰壅上。重则灸之。 一揉二大指头顶。向外转三十六。随掏之。主醒脾消食。 一推毕掏劳宫。所以定气。 一门推上横门可吐。横门推下及门可泄。二穴许对掏之。 一运水入土。治身弱肚起青筋。曰水盛土枯。 一运土入水。治外由作胀眼睁。曰土盛水枯。 一危症先劈面吹气一口。若眼皮连动。睛活转可救。若鱼目。脾绝不治。 一生血顺气。天门入虎口。揉肘。 一推惊。不可拘推三回一之说。但推中回几下便是。 一论穴有分寸者。以小儿中指屈中节度之为寸。折半为五分。非尺之谓。 一惊之义。惊之为言筋也。筋见是也。 一当时被吓。补童子。以两手提耳三四次效。 少儿坏症一十五候眼生赤脉(水火困绝也)贯瞳人。囟门肿起又作坑。(心绝)指甲黑色(肝绝)鼻干燥。(肺绝)鸦声(肺绝)忽作肚青筋。(脾绝)虚舌退场门(心绝)切牙齿。(咬人肾绝)目多直视(五脏俱绝)不转睛。鱼口(肺绝)气急(肺绝)啼不得。蛔虫既出(脾胃俱绝)死形真。手足掷摇经过节。灵丹妙剂也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