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产后门] 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治妊娠五、六月堕胎,胞衣不出。
    牛膝川芎朴硝蒲黄(各三分)桂心(半两)当归(一两半)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生地黄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温频服。
    若胞衣不出,若腹胀则杀人。
    黑豆(一合,炒令熟)上入醋一盏,煎三、五沸去豆,分为三服,酒煮亦可。
    

[卷之十八\产后门] 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疗胞衣不出方∶服蒲黄如枣大。《集验》、《千金》、崔氏同。
    又方∶以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缓服之。
    《救急》一方。(见子死腹中论中)又方∶以水产妇面,神验。
    《延年》方以洗儿水令产母饮半盏,其衣便下,勿令产妇知。
    又方∶牛膝(一两)葵子(一合)上捣碎,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二服。
    

[卷之十八\产后门] 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疗胞衣不出方。
    上以末灶突中土三指撮,以水服之。《集验》、《千金》、《备急》、文仲同。
    又方∶灶下土(一大寸,研碎)用好醋调令相合,纳脐中,续煎生甘草汤三、四合服。
    又方∶以醋汤饮之出。
    又方∶鸡子一枚,苦酒一合和饮之,立出。一方用蓖麻子,名如圣膏。(见产难门)

[卷之十八\产后门] 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疗胞衣不出,腹胀则杀人。
    吞鸡子黄三个,仍解发刺喉中,令呕即出。若困极,以水煮蝼蛄一枚,二十沸,灌入口中,汁下即出。崔氏同。
    《救急》方用赤小豆,男用七粒,女用十四粒,东流顺水吞下。
    

[卷之十八\产后门] 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疗产后恶血冲心,或胞衣不下,腹中血块等疾。(《备急》同)上大黄一两为末,以好醋半升熬成膏,以药末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温醋汤吞五丸,良久取下恶物,不可多服。
    疗胞衣不下。栝蒌实一个(取子,研令细)上酒与童子小便各半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无实,根亦得)又方∶红花(一两),酒煮浓汁服。
    又方∶以鹿角镑屑三分为末,煮葱白汤调下。
    凡欲产时,必先脱常所着衣以笼灶,胞衣自下,仍易产,神验。《广济方》云∶取夫单衣盖井上,立出。(《千金》、《集验》、《救急》、崔氏、《短剧》同)

[卷之十八\产后门] 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妇人百病,莫甚于生产。产科之难,临产莫重于催生;既产莫甚于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为紧要。如黑神散、琥珀散诸方之类,虽皆有验,然乡居或远于药局,仓卒之间,无法可施。今采得胡氏《宝庆方》一妙法云∶若产讫胞衣不下,停待稍久,非特产母疲倦,又且血流入胞中,为血所胀,上冲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笃。若有此证,宜急断脐带以少物系坠,(以物系坠之时,切宜用心。先系,然后截断。不尔则胞上掩心而死),使其子血脉不潮入胞中,则胞衣自当痿缩而下,纵淹延数日亦不害人。只要产母心怀安泰,终自下矣,累试有验。不可轻信坐婆,妄用手法,多有因此而亡,深可浩叹。所以胡氏重引,亲见其说为据。
    

[卷之十八\产后门]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论曰∶产后血晕者,由败血流入肝经,眼见黑花,头目旋晕,不能起坐,甚致昏闷不省人事,谓之血晕。细酒调黑神散最佳。庸医或作暗风、中风治之。凡晕,血热乘虚,逆上凑心,故昏迷不省、气闭欲绝是也。然其由有三,有用心使力过多而晕者;有下血多而晕者;有下血少而晕者;其晕虽同,其治特异,当详审之。下血多而晕者,但昏闷烦乱而已,当以补血清心药治之;下血少而晕者,乃恶露不下,上抢于心,心下满急,神昏口噤,绝不知人,当以破血行血药治之。古法有云∶产妇才分娩了,预烧秤锤或江中黄石子,硬炭烧令通赤,置器中,急于床前以醋沃之,得醋气可除血晕。产后一腊,不防时作为妙。崔氏云∶凡晕者,皆是虚热,血气奔并,腹中空所致。欲分娩者,第一须先取酽醋以涂口鼻,仍置醋于傍,使闻其气,兼细细饮之,此为上法。如觉晕即以醋面,苏来即饮醋,仍少与解。(一云仍少以水解之。)一法烧干漆,令烟浓熏产母面即醒。(如无干漆以旧破漆器,以猛火烧熏之亦妙)郭稽中论曰∶产后血晕者何?答曰∶产后气血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迷乱心神,故眼前生花。极甚者,令人闷绝不知人,口噤、神昏气冷。医者不识,呼为暗风,若作此治之,病必难愈。但服清魂散即省。
    

[卷之十八\产后门]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泽兰叶人参(各一分)荆芥(一两)川芎(半两)上为末,用温酒、热汤各半盏,调一钱急灌之,下咽即开眼,气定即醒。一方有甘草二钱。
    若去血过多而晕者,当服芎汤(方见第二卷通用门)∶当归芍药汤。(方见十二卷第十二论)

[卷之十八\产后门]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治产后血晕,心闷不识人,神言鬼语,气急欲绝。
    芍药甘草(各一两)丹参(四分,并咀)生地黄汁(一升)生姜汁白蜜(各一合)上水二升,先煎前三味,取八合;下地黄、生姜汁、蜜,分为两服。
    又方∶荷叶(二枚,炙)真蒲黄(一两)甘草(二两)生地黄汁(半升)白蜜(一匙)上切细,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入蒲黄、蜜、地黄汁,暖服立愈。
    疗产后血晕心闷。
    蒲黄(四分)紫葛芍药(八分)红花(十二分)上咀,以水二升,煎至七合,入生地黄汁二合,更煎三、五沸,每服三合。
    产后血晕,心闷乱,恍惚如见鬼。
    生益母草汁(三合,根亦可)生地黄汁(二合)童子小便(一合)鸡子清(三枚)上煎三、四沸后,入鸡子清搅停,作一服。
    产后血晕,狂语不识人,狂乱。
    童子小便(五合)生地黄汁(一合)赤马通(七枚)红雪(八分)上以前二味浸赤马通,绞去滓,下红雪,温为两服。
    

[卷之十八\产后门]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治产后血晕,昏迷不省,冲心闷绝。(《卫生方》名立应散)五灵脂(半生半炒,二两)上为末,温酒调下二钱。口噤者,拗开口灌之,入喉即愈。一方加荆芥,等分为末,童便调下。
    又方∶治产后血晕。
    上神曲为末,熟水调二钱。
    疗产后血晕,狂言,烦渴不止。
    生香附子(去毛)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温服。
    治产后血晕危困。国医以此方献禁中,用之大效,浓获赏赉,时庚寅岁也。
    生地黄汁(一大盏)当归(一分,锉)赤芍药(一分,锉)上水煎三、五沸,温服。如觉烦热去当归,入童子小便半盏妙。
    

[卷之十八\产后门]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治产后血晕,全不省人事,极危殆者。
    用韭菜切,入在一有嘴瓷瓶内,煎热醋沃之,便密缚瓶口,以瓶嘴向产妇鼻孔,令醋气透入,须先扶病患起。恶血冲心,故有此证。韭能去心之滞血,加以醋气运达之,用无不效。
    

[卷之十八\产后门]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近效》方疗血晕、绝不识人,烦闷,言语错乱,恶血不尽,腹中绞痛,胎死腹中。
    红蓝花酒。
    红花(一两)上为末,分二服。每服酒二盏、童子小便二盏,煮取盏半,候冷,分为二服,留滓再并煎。一方无童便。
    

[卷之十八\产后门]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疗产乳晕绝方以洗儿水饮三合良;或以恶血服少许良。
    又方∶半夏(洗,不以多少)上为末,丸如大豆,内鼻中即省,亦疗五绝。(《指迷》、文仲同)又方∶生赤小豆捣为末,取东流水和服方寸匕,不瘥再服。(《救急》同)


前一页 ◇ 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后一页 ◇ 产后血晕方论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