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二] 产后咳噫方论第六
    夫肺主于气,五脏六腑俱禀于气。产后则气血伤,脏腑皆损,而风冷搏于气,气则逆上;而又脾虚聚冷,胃中伏寒,因食热物,冷热气相冲击,使气厥而不顺则咳噫也。脾者主中焦,为三焦之关,五脏之仓廪,贮积水谷。若阴阳气虚,使荣卫气厥逆,则致生斯病也。经云∶咳噫者,胃寒所生。服药无效者,灸期门三壮必愈。期门穴乃胃之大络。(穴见六卷第十五论)

[卷之二十二\产后咳噫方论第六] 丁香散
    治产后心烦,咳噫不止。
    丁香白豆蔻仁(各半两)伏龙肝(一两)上为细末,煎桃仁、吴茱萸汤调下一钱,如人行五里再服。
    

[卷之二十二\产后咳噫方论第六] 石莲散
    治气咳噫,又治吐逆,心怔目晕,不思饮食。(出《妇人经验方》)石莲肉(炒,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无时候。
    

[卷之二十二\产后咳噫方论第六] 《产宝》方
    疗产后咳逆三日不止、欲死。
    桂心(半两)姜汁(三合)上同煎,取二合,以火先灸背,摩令背热时,涂药汁尽妙。
    产后咳逆方。
    干柿(一个)上切碎,以水一盏,煎至六分,热呷。
    又方∶古壁镜窠三、四个,水一小盏,煎至一半热服。(并出《产宝》)

[卷之二十二\产后咳噫方论第六] 羌活散
    治咳逆。(出《灵苑方》)羌活附子(炮)茴香(炒,各半两)木香白姜(炮,各一分)上五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盐一捻,煎一、二十沸,热服。一服止。
    

[卷之二十二] 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论曰∶产后血崩者何?答曰∶产卧伤耗经脉,未得平复而劳役损动,致血暴崩,淋沥不止;或因酸咸不节,伤蠹荣卫,气血衰弱,亦变崩中。若小腹满痛,肝经已坏,为难治。急服固经丸以止之。
    

[卷之二十二\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固经丸方
    艾叶赤石脂()补骨脂木贼(各半两)附子(一个,炮)上为末,陈米饮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温酒下二十丸,米饮亦可。评曰∶血崩不是轻病,况产后有此,是谓重伤。恐不止,咸酸不节,而能致之多。因惊忧恚怒,脏气不平;或产后服断血药早,致恶血不消,郁满作坚,亦成崩中。固经丸自难责效,不若大料煮芎汤加芍药,候定,续次随证诸药治之为得。
    

[卷之二十二\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芎汤加芍药方
    芎当归芍药(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盏半,煮取七分,出滓,无时热服。
    

[卷之二十二\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熟干地黄散
    治产后崩中,头目旋运,神思昏迷,四肢烦乱,不知人事。熟干地黄散。
    熟干地黄伏龙肝黄赤石脂(各一两)阿胶甘草白术艾叶(炒)川芎人参(各半两)当归(三分)上咀,每服三钱。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之二十二\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白芍药散
    治产后崩中下血,淋沥不绝,黄瘦虚损。宜白芍药散。
    白芍药牡蛎干姜熟干地黄桂心黄乌贼骨鹿角胶龙骨(各一两)上为末,食前,温酒调下二钱。
    又方∶熟地黄赤石脂(各一两)鹿茸牡蛎当归(各半两)上为细末,食前粥饮调二钱。
    

[卷之二十二\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阿胶丸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阿胶丸。
    阿胶赤石脂(各一两半)续断川芎当归甘草丹参(各一两)龙骨鹿茸(酥炙)乌贼骨鳖甲(炙,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三十丸。
    

[卷之二十二\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菖蒲酒
    治产后崩中不止,下血。
    菖蒲(一两半)上细锉,以酒二盏,煮取一盏,去滓,分温三服,食前。
    

[卷之二十二\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瑞莲散
    治产后恶血崩漏,状如泉水。
    瑞莲(百枚,烧存性)棕榈(烧存性)当归桂心(各一两)鲤鱼鳞(烧)川芎(各三分)槟榔(二枚)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煨姜,酒调下,如未止,更进一服。或时血崩,无药可治,但进三服即止。
    

[卷之二十二] 产后月水不调方论第八
    夫产后月水不调者,由产伤动血气,虚损未复,而风邪冷热之气客于经络,乍冷乍热,冷则血结,热则血消。故令血或多或少,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故名不调也。
    

[卷之二十二\产后月水不调方论第八] 琥珀散
    治产后经脉不调,四肢烦疼,饮食全少,日渐羸瘦。琥珀散。
    琥珀牛膝生干地黄当归(各一两)桃仁赤芍药(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卷之二十二\产后月水不调方论第八] 姜黄散
    治产后虚乏,不足,胸心短气,腹内紧急,腰背疼痛,月水不调,食少烦渴,四肢无力。姜黄散。
    姜黄当归熟地黄牡丹皮浓朴桂心川芎续断桃仁白术(各一两)赤芍药木香(各三分)羚羊角屑(一分)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温酒下三十丸。
    

[卷之二十二] 产后月水不通方论第九
    (无方)论曰∶夫产伤动于血气,其后虚损未复而为风冷所伤。血之为性,得冷则凝结。故风冷伤于经,血结于胞络之间,故令月水不通也。凡血结月水不通,则血结成瘕,水血相并,复遇脾胃衰弱、肌肉虚者,则为水肿也。(但于第一卷,第六、七论中求方)夫妇人冲任之脉,为经络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若产后月水不通者,盖新产之后劳伤气血,或去血过多,乳汁通行,自是不通。若新产之后或一岁之内,而月经不行,此是常候,即非病也,何必通之。
    谚云奶假是也。若半岁而行者,或四、五个月便经行者,皆是少壮血盛之人,注受极易,产乳必众。其子失乳,必四肢羸,肚大青筋,头大发焦,好啖泥土,病名无辜。若经血有余者,不可以药止之。若产后一、二岁,月经不通而无疾苦,何必服药。或劳伤气血,冲任脉虚,气血衰少而不能行者,但服健脾胃、资气血之药自然通行。若以牛膝、红花、苏木、干漆、虻虫、水蛭等药以通之,则为害滋大。经水枯竭,则无以滋养,其能行乎?初虞世所谓譬犹索万金于乞丐之手,虽捶楚并下,而不可得也。后之学人,更宜详审而疗之。(自明补注)

[卷之二十二] 产后四肢浮肿方论第十
    论曰∶产后四肢浮肿者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却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凡治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人。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因致夭枉。但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则愈。
    

[卷之二十二\产后四肢浮肿方论第十] 小调经散方
    没药琥珀桂心芍药当归(各一钱)细辛麝香(各半钱)上为细末,每服半钱匕,姜汁、温酒各少许,调停服。
    评曰∶产后浮肿多端,有自怀妊肿至产后不退者;亦有产后失于将理,外感寒暑,风湿内作,喜怒忧惊,血与气搏,留滞经络。气分、血分,不可不辨。要当随所因脉证治之,宜得其情。小调经散治血分固效,但力浅难凭。不若吴茱萸汤、枳术汤、夺魂散、大调经散,皆要药也。经云∶产后肌浮,柑皮酒服。
    

[卷之二十二\产后四肢浮肿方论第十] 加减吴朱萸汤
    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胸膈满痛,腹胁绞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不止,少气羸困;及因生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增。
    吴茱萸(一两半)苦梗干姜甘草麦门冬防风半夏细辛当归赤茯苓牡丹皮桂心(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热服。
    

[卷之二十二\产后四肢浮肿方论第十] 枳术汤
    治心腹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名曰气分。
    枳实(一两半)白术(三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中软即当散也。
    


前一页 ◇ 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方论第五
后一页 ◇ 夺魂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