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第二十七问妇人喜少怒多悲泣不止
    答曰。妇人无故悲泣不止。象如神灵。或以祟祈祷。终不应。金匮谓之燥脏是也。为所欲不称其意。大枣汤主之。
    大枣汤。治妇人脏燥。
    甘草(一两)小麦(三合)上咀。每服三钱。水盏半。枣五枚。煎八分。去渣温服。
    

[卷上] 第二十八问咽中状如梅核或如炙肉
    答曰。有喉咙。有咽门。二者各有所司。喉咙者。空虚也。肺之系。气之道路也。肺应天。故属天气所生。有九节以通九窍之气。咽者。咽也。言可咽物。为胃之系。胃属土。地气所生。谓之嗌也。或阴阳之气痞结。咽膈噎塞。状若梅核。妨碍饮食。久而不愈。即成翻胃。或胸膈痰结。与气相搏上逆。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
    四七汤。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节注。呕吐恶心。
    半夏(五两)茯苓(四两)浓朴(三两)紫苏叶(二两)上为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枣一枚。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
    二气散。治阴阳痞结。咽膈噎塞。状若梅核。妨碍饮食。久而不愈。即成翻胃。
    山栀子(炒)干姜(炮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热服。食远。
    

[卷上] 第二十九问妇人足十指痛如油煎覆之则热痛风吹则冷痛
    答曰。孙真人云。有香港脚之人。先从脚起。或先缓弱。起行忽倒。或两胫肿满。或膝枯细。
    或心中忪悸。或小腹不仁。或举动转筋。或见食呕逆。恶闻食气。或胸满气急。或遍体酸痛。皆香港脚候也。黄帝所谓缓气湿痹是也。顽弱名缓风。疼痛为湿痹。寒中三阳。所患必冷。
    暑中三阴。所患必热。妇人足十指如热油煎者。此繇营卫气虚。湿毒之气。留滞经络。上攻心则心痛。下攻脚则脚疼。其脚指如热油所煎。亦气之类。经云热厥是也。
    换腿丸。治一切香港脚。即石楠丸。
    石楠叶天南星(炮)金钗石斛萆牛膝(酒浸一宿)薏苡仁羌活(不蛀者)川续断天麻(锉)防风(去芦)当归黄甘草(各一两)槟榔(二两半)干木瓜(四两)上为细末。酒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一百丸。温酒或木瓜汤下。空心食前。
    万灵散。治妇人香港脚。
    当归赤芍乌药青皮(各一两)白术肉桂(各半两)黑牵牛(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盏半。酒少许。煎八分。去滓温服。食前。
    活血丹。治妇人脾血久冷。诸般风邪湿毒之气。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脉拳挛。或发赤肿。行步艰辛。腰腿沉重。脚心吊痛。及上冲胁腹膨胀。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冲心闷乱。及一切痛风走注。浑身疼痛。
    川乌(一两)乳香(一钱半另研)草乌(一两)地龙(一两)天南星(一两)没药(三钱半另研)牛膝(一两)木瓜(一两)上为细末。入研药。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日午冷酒下。或荆芥汤清茶亦得。
    

[卷上] 第三十问妇人少年发少
    答曰。足少阳胆之经。其荣在发。足少阴肾之经。其华在发。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海。谓之血海。其脉络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头。鬓发美。若血海弱。则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发少而秃。或有纯赤黄者。
    生发药蔓荆子青葙子莲子草(各一两)附子(二字)头发灰(一匙)上为末。以酒渍纳瓷器中。封闭经二七日。药成。以乌鸡脂和涂之。先以米泔洗发。然后敷之。数月生长一尺也。
    生眉毛七月七日乌麻。阴干为末。乌麻油和涂。眉即生妙。
    滋阴养血丸。治劳虚血弱。肌肉枯燥。手足多烦。肢节酸疼。鬓发脱落。面少颜色。腹拘急。痛引腰背。去血过多。崩伤内竭。胸中短气。昼夜不能眠。情思不乐。怔忡多汗。
    熟地当归(各一两)鹿茸(二两酥炙)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汤任下。不拘时。
    

[卷上] 第三十一问四肢如故但腹胀
    答曰。身肿及四肢者。本起于水。手足瘦削腹大者。本起于脾。或胀满或散者。气也。然腹胀之状。上下膨亨。或鼓之有声。喘息不便。繇上者不降。下者不升。气痞于中。无所归息。三焦浑乱。若猝然胀满。余无所苦。此繇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之。则气收聚。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内经云。脏寒生满病是也。若脐凸者难治。大便利者为逆。
    沉香导气丸。顺气消肿。
    黑白牵牛(各一两炒共取末一两)青皮(去白同巴豆)陈皮(去白同巴豆)沉香槟榔(半两锉碎用巴豆五十粒去皮膜将三味炒黄色去巴豆不用)全蝎(炒)荜澄茄丁香胡椒(各半两)续随子(一钱研)萝卜子(三两炒)甘遂(半两锉炒黄色)上为细末。用葱白研如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炒酒酵煎汤下。醋汤亦得。
    神助丸。治四肢瘦。肚大。
    三棱草果子仁川楝子(各一两醋一碗煮干焙燥)茴香萝卜子栗子内皮(各一两)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萝卜汤送下五十丸。虚者三十丸。
    

[卷上] 第三十二问病有血分有水分何以别之
    答曰。妇人月经通流。流则水血消化。若风寒搏于经脉。血结不通。血积为水。故曰血分。
    若先病。于后经水或断。名曰水分。其病易治。去其水。经自下也。若病患觉腹内胀。外视如常。大便黑。小便赤。是其证也。
    椒仁丸。治因经水断绝。后致四肢面目浮肿。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化为血。血不通则为水矣。
    五灵脂吴茱萸(汤洗七次醋浸炒)玄胡索(各半两)芫花(醋浸一宿炒焦一分)椒仁甘遂(炒黄)续随子郁李仁(去皮研)牵牛(炒熟各半两)信砒(一钱研)石膏(通赤研细一分)附子(炮熟半两)木香(半两)胆矾(一钱)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橘皮汤下一丸。临卧未通空心加一丸。腹未通日午再一服。
    葶苈丸。治因小便不利后。身面浮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其余逆顺。并同水气。
    葶苈(炒)续随子(去皮研各半两)干漆(一两)上为末。枣肉和丸。桐子大。煎扁竹汤下七丸。如大便利者。减葶苈续随子各一分。加白术半两。
    

[卷上] 第三十三问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
    答曰。经云。五脏猝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寒气稽留于脉外。故猝然而痛也。举痛论中所载痛病。共有一十七证。皆繇寒气之所致也。巢氏云。痛是脏虚受风冷。邪气乘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名为真心痛。
    朝发夕死。夕发朝死。若腑脏虚弱。风邪客于其间。痛随气之上下。或上攻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上下相攻则心腹俱痛。或宿有风冷搏于血。血气停结。小腹痛也。
    醋煎散。治妇人血气腹胁刺痛。及产后败血。儿枕急痛。
    高良姜(一两)当归肉桂白芍橘红乌药(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醋各半盏。煎七分。通口服。不拘时。
    木香通气丸。治气刺疼痛。
    京三棱莪术(各四两)芫花木香槟榔大腹子(各一两)上将米醋三斤同煮。令醋尽。独去芫花。炒令干。余五味切片子。焙为末。白面糊和丸。如豌豆大。橘皮汤下三十丸。以止为度。
    玉抱肚。治停寒痼冷疾。心腹刺痛。常系于脐腹间甚妙。郑主簿传一方。用针砂如上法炒讫。止入砂半两。并不用余药。
    针砂(一两铁铫内炒用柳条或小竹不住手搅烟出为度放冷)白矾粉霜(各二钱)砂(半两)上件。白矾等三味同研为细末。与针砂拌和作一服。以水数点洒。用匙拌拥令浓。皮纸为贴。阔二寸以上。长四五寸。贴之。外以帕子系疼处。或常系脐下。如觉太热。即以衣衬之。
    若药力过。再洒水如前拌用。其热如初。可用四五次。药力退则将针砂再炒过。别入余药。
    仍可用。
    五香拈痛丸木香官桂丁香乳香藿香叶沉香(各半两)斑蝥(七枚)巴豆(三粒去油)上八味为细末。白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前一页 ◇ 第二十六问妇人偏喜酸物或嗜冷
后一页 ◇ 第三十四问下利经水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