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辛未秋孟。元犀趋保阳。承膝下欢。窃见家君公事稍暇。取伤寒、金匮等书业已三四注者。
    节劳一十注之
    嘉庆十六年重九前一日。次男元犀识于保阳旅寓。
    

    窃闻医之有仲景。犹儒之有孔子也。仲景治黄岐之学而综其要。犹孔子祖尧舜之道而集其成今而又字经等四种。明白简约。斟酌尽当。厥功伟矣。冢嗣古愚得其传。着长沙歌括六卷。所以便伤寒所谓一歌生于
    道光十六年。岁次丙申春正月。愚弟江鸿升拜撰。
    

凡例
    一、方中分两煮法服法。俱遵原本。但古今之权量不同。汉之一两。今止二钱零。予遵程氏如桂味各二枚也。
    一、每方歌括之后。必加方解。间有治法方法。意义既详于歌中者。不复于方后再解。
    一、前贤名言精论。千古不磨者。本集或于歌中。或于注中。采集不遗。间有未惬于心者。
    者。
    者。
    一、伤寒、金匮诸方。皆出伊芳圣汤液经。说见艺文志。其方通造化之微。不可以寻常寒温补庵日离一、金匮附方。虽系后人赘入。而方引药味。却亦不凡。今其方名以仿宋字体别之。
    

[卷一\痉湿病方] 栝蒌桂枝汤
    治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病。此汤主之。
    栝蒌根桂枝生姜(切。)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咀。以水九升。微火煮取三升。温分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歌曰太阳症备脉(反)沉迟。身体KTKT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元犀按。痉是血虚筋燥为病。言湿者。是推其未成痉之前。湿气挟风而郁成内热也。本条云加栝蒌燥而痉又按。方中姜、桂合甘、枣为辛甘化阳。芍药合甘、枣为苦甘化阴。阴阳和则得微汗而邪解矣。啜粥则又资阳明之谷气以胜邪。更深一层立法。但项背KTKT脉浮数者。为风淫于外而内之津液未伤。故加葛根以宣外。脉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内之津液已伤。故加栝蒌根以滋内。以栝蒌根苦寒润燥之功大也。内经云。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庞安常谓此方栝蒌根不主

[卷一\痉湿病方] 葛根汤
    (歌见长沙方歌括。)治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此汤主之。
    葛根麻黄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元犀按。无汗例用麻黄汤。然恶其太峻。故于桂枝汤加麻黄以发汗。君葛根以清经络之热。
    

[卷一\痉湿病方] 大承气汤
    (歌见长沙方歌括。)治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此汤。
    大黄浓朴枳实芒硝元犀按。胸满口噤脚挛急齿等证。皆热甚灼筋。筋急而甚之象。以此汤急下而救阴。
    牙药不能进。以此汤从鼻中灌之。
    

[卷一\痉湿病方] 麻黄加术汤
    治湿家身烦疼。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宜此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白术(四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歌曰烦疼湿气裹寒中。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元犀按。身烦疼者。寒湿之邪着于肤表也。肤表实故无汗。无汗则邪无从出矣。方用麻黄汤此方可知。今人炒燥炒黑上蒸水漂等制。皆失经旨。
    

[卷一\痉湿病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麻黄(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半两。)甘草(一两。炙)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歌曰风湿身疼日晡时。(湿无去来。风有休息。与上节湿家分别在此。)当风(汗出当风。)(参)以上二方。为湿家立法也。又有风湿之证。其痛轻掣不可屈伸。非如湿家之痛重着不能转侧。且湿家发热旦暮不殊。风湿发热日晡增甚。晡申时也。阳明旺于申酉戌。土恶湿。
    然言风无寒不作之权。制

[卷一\痉湿病方] 防己黄汤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主之。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炙。)白术(七钱半。)黄(一两一分。一本。
    用一两。)上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喘者。
    加麻三分歌曰身重脉浮汗。(上节无汗。故用麻黄发之。此节汗出。只用防己驱之。)恶风。
    七钱加减歌曰喘者再入五钱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声读。七钱五分今不瘥。寒取细岐秘(合参)上方治实邪无汗。即桂枝、麻黄二汤例也。虚汗自出。故不用麻黄以散之。
    只用防己以驱之。服后如虫行及腰下如冰云云。皆湿气下行之征也。然非、术、甘草。
    焉车运于驳。
    责焉。防己功用。余先君注有神农本草经。议论甚详。毋庸再赘。
    

[卷一\痉湿病方]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生姜甘草大枣

[卷一\痉湿病方] 白术附子汤
    附子白术生姜甘草大枣

[卷一\痉湿病方]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桂枝白术以上三方歌解证治。俱见长沙方歌括。
    

[卷一\痉湿病方] 白虎人参汤
    (歌见长沙方歌括)太阳中热者。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主之。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元犀按。白虎西方神名也。其令为秋。其政清肃。凉风至。白露降。则溽暑潜消。以此汤有

[卷一\痉湿病方] 一物瓜蒂汤
    治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此汤主瓜蒂(二七个。)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温服。
    歌曰病阴阳认要真。热疼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暑。二七甜瓜蒂可珍。
    元犀按。此物能去水气。水去则暑无所根据而自愈矣。尤在泾云。暑虽阳邪。而气恒与湿阴而水去而暑解。此治中暑兼湿者之法也。
    

[卷一] 百合狐惑阴阳毒方
    总歌百合(尤云。百脉朝于肺。以肺为主。)病从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之气而淅

[卷一\百合狐惑阴阳毒方] 百合知母汤
    百合病发汗后者。此方主之。
    百合(十枚。)知母(三两。)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别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歌曰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沫涎七(枚)百合。别煎泉水是金针(诸方元犀按。百脉俱朝于肺。百脉俱病。病形错杂。不能悉治。只于肺治之。肺主气。气之为病源下阴王晋三云。本文云。百脉一宗。明言病归于肺。君以百合甘凉清肺。即此可疗此疾。再佐以伤太救阴

[卷一\百合狐惑阴阳毒方] 百合滑石代赭石汤
    百合病下之后者。此汤主之。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上先煎百合如前法。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歌曰不应议下下之瘥。既下还当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堪夸。
    元犀按。误下者。其热必陷。热陷必伤下焦之阴。故以百合清补肺金引动水源。以代赭石镇矣。
    王晋三云。误下伤少阴者。溺时淅然。以滑石上通肺下通太阳之阳。恐滑石通府利窍仍蹈出

[卷一\百合狐惑阴阳毒方] 百合鸡子黄汤
    百合病吐之后者。此方主之。
    百合(七枚。)鸡子黄(一枚。)上先煎百合如前法。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歌曰不应议吐吐伤中。(中者阴之守也。)必仗阴精上奉功。(内经云。阴精上奉其人寿。
    元犀按。吐后伤中者。病在阴也。阴伤。故用鸡子黄养心胃之阴。百合滋肺气下润其燥。
    胃王晋三云。误吐伤阳明者。以鸡子黄救厥阴之阴以安胃气。救厥阴即所以奠阳明。救肺之母


前一页 ◇
后一页 ◇ 百合地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