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润燥之剂] 搜风顺气丸 |
大黄(九蒸九晒)五两火麻仁郁李仁(去皮)山药(酒蒸)山茱肉车前子牛膝(酒蒸)二两菟丝子(酒洗)独活防风槟榔枳壳(麸炒)一两蜜丸。 此不过因大肠秘结,以之润肠通气耳,乃本方自注∶“久服则可百病皆除。”安有大黄、槟榔之峻下,而可以常服者乎? |
[卷三\润燥之剂] 润肠丸 |
大黄归尾羌活五钱桃仁(研)火麻仁(去壳)一两蜜丸。 此以通为润,非专于清润也。伏火燥结,得涤荡而始清,不待润而燥自除矣。 |
[卷三\润燥之剂] 通幽汤 |
当归身升麻桃仁(研)红花甘草(炙)一钱生地黄熟地五分虽云病在幽门,亦无专治幽门之药,不外调和气血,开通胃府,清升浊降,而上下自安。 惟不用香燥攻下,最为有识。 |
[卷三\润燥之剂] 韭汁牛乳饮 |
韭菜汁牛乳等分,时时呷之。 韭汁祛瘀生新,又能开通胃气;牛乳补血润燥,兼通大肠。不用辛热,劫阴伤津,洵为良法。 |
[卷三\润燥之剂] 黄汤 |
黄熟地芍药五味子麦冬三两天冬人参甘草三钱茯苓一两每服三钱。加乌梅、姜、枣煎。 气血并补,敛阴生津,极为有力。惟方既有五味,不必再加乌梅。 |
[卷三\润燥之剂] 消渴方 |
黄连天花粉生地汁藕汁牛乳将黄连、花粉为末调服。 治胃热消渴,无花粉宜重用,黄连当用胡连,盖川连但能泻心火,生津止渴不如胡连之为佳也。 |
[卷三\润燥之剂] 地黄饮子 |
人参黄(蜜炙)甘草(炙)生地熟地天冬麦冬枇杷叶(蜜炙)石斛泽泻枳壳(麸炒)等分,每服三钱。 此方妙处在清金润肺,以益水之源;又有泽泻、枳壳以泄郁热。斯渴止而烦躁亦除矣。 |
[卷三\润燥之剂] 白茯苓丸 |
茯苓黄连花粉萆熟地人参覆盆子玄参一两石斛蛇床子七钱五分鸡三十具蜜丸,磁石汤送下。 金水俱伤,方成下消。蛇床子燥烈如火,万不可用,即鸡之消导、磁石之镇坠,皆非此症所宜。 |
[卷三\润燥之剂] 桑白皮等汁十味煎 |
桑白皮一斤地骨皮三斤(合煎)生地汁五升麦冬汁二升生葛根汁竹沥三升生姜汁白蜜一升枣膏一升牛酥三合颇有清肺化痰、除热止咳之力。但久虚者恐其滑肠。或再加茯苓、怀药、苡仁等,培土正以生金也。 |
[卷三\润燥之剂] 治久嗽方 |
白蜜二斤生姜二斤(取汁)先秤铜铫,知斤两讫,纳蜜、姜汁,微火熬,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则止,每含如枣大一丸,日三服。 肺有伏寒,久咳不止者可用。若阴虚者不宜。 |
[卷三\润燥之剂] 猪膏酒 |
猪脂姜汁各二升(熬取三升,再入酒)酒五合分三服。 不过有此一法耳,若欲以此取效,吾恐其不能也。 |
[卷三\润燥之剂] 麻仁苏子粥 |
火麻仁紫苏子等分洗净,合研,再用水研取汁煮粥啜。 气血亏虚,不可通利,惟此润导之法最宜。 |
[卷四\泻火之剂] 黄连解毒汤 |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等分此治实邪实火、表里俱盛之剂。故用黄芩泻肺火,黄连泻心火,黄泻肾火,又用栀子,令上焦之热邪委婉而下。三焦通治,药力颇峻。若表里俱热、胸痞、便秘、谵语者,盒饭去去而热亦退。须细辨之。 |
[卷四\泻火之剂] 附子泻心汤 |
大黄一两黄连黄芩一两附子一枚(去皮)伤寒痞满,在心胸而不在胃,故用三黄以泻痞而去热;然恶寒、汗出、阳气亦虚,故用附子温肾固阳。寒热并用,各有精义,非仲景其孰能之。 |
[卷四\泻火之剂] 半夏泻心汤 |
半夏半升黄连一两黄芩甘草(炙)人参干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此为误下胸痞而设。阳邪郁于上焦,既不能下,又不能仍从毛窍而出,惟有苦寒泻热之法,方能消痞解邪。而又恐阳邪既去,浊阴上干,故于清泻中参入辛温,以预截后患,此所以为 |
[卷四\泻火之剂] 白虎汤 |
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先煮石膏数十沸,再投药、米。米熟汤成,温服。 同一石膏也,合麻黄用之,则为青龙;合知母用之,则为白虎。一则欲其兴云致雨以解外邪;一则欲其清肃肺胃,荡涤内热,义各有当也。然用此方者,必须审而又审,自汗而渴,脉大有力,数者咸备,方可与之。若一误投,祸不旋踵。盖缘此症为湿热郁蒸,故有汗而烦热不解。既有汗,故不可表,表则阳脱;亦不可下,下则耗阴。惟有大清肺卫之热为正法也。 |
[卷四\泻火之剂] 竹叶石膏汤 |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人参三两甘草(炙)二两麦冬一斤半夏半升粳米半升加姜煎。 治肺胃虚热,故加人参、麦冬,加竹叶者,恐虚阳内犯胞络也。 |
[卷四\泻火之剂] 升阳散火汤 |
柴胡八钱防风二钱五分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五钱炙甘草三钱生甘草三钱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郁结之火,逆而折之,则其势愈激而上升。此则全用风药解散,盖火得风力而升,亦因风力 |
[卷四\泻火之剂] 凉膈散 |
连翘四两大黄(酒浸)芒硝甘草二两栀子(炒黑)黄芩(酒炒)薄荷一两为末,每服三钱。加竹叶,生蜜煎。 解此方者,但云此上、中二焦泻火之药。既下焦无病,岂得轻用芒硝?观仲景三承气汤,邪在上者,不用芒硝可知也。殊不知主治条下有“大小便秘”一语,则下焦安得不并治乎? |
[卷四\泻火之剂] 当归龙荟丸 |
当归(酒洗)龙胆草(酒洗)栀子(炒黑)黄连(炒)黄柏(炒)黄芩(炒)一两大黄(酒浸)青黛(水飞)芦荟五钱木香二钱麝香五分蜜丸,姜汤下。 苦寒之至,无以复加,此等峻剂,岂可轻试?予意去三黄二香,庶几可用耳。 |
[卷四\泻火之剂] 龙胆泻肝汤 |
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当归(酒炒)车前子木通生地(酒炒)柴胡生甘草肝胆火盛,湿热郁蒸者,此方为宜。下部发病者尤妙。 |
[卷四\泻火之剂] 左金丸 |
黄连六两(姜汁炒)吴茱萸一两(盐水炒)水丸。 此方之妙全在苦降辛开,不但治胁痛、肝胀、吞酸、疝气等症,即以之治时邪、霍乱、转筋 |
[卷四\泻火之剂] 泻青丸 |
龙胆草山栀(炒)大黄(酒蒸)川芎当归(酒洗)羌活防风等分,蜜丸。竹叶汤下。 肝性至刚,宜柔而不宜伐。此方但泻肝经之郁火则可,若以之治惊恐、筋痿等症,吾未见其 |
[卷四\泻火之剂] 泻黄散 |
防风四两藿香七钱山栀(炒黑)一两石膏五钱甘草二钱上末微炒,香酒调服。 有风药以散伏火,有清药以泻积热。而又用甘缓以和中,使不伤正气,此法颇佳。 |
[卷四\泻火之剂] 清胃散 |
生地丹皮黄连当归升麻凉血解热,升阳散火。胃气清,则诸病自除矣。 |
[卷四\泻火之剂] 甘露饮 |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茵陈黄芩枳壳枇杷叶甘草等分每服五钱。 治胃虚发热,兼有血症者则可。若积湿化热,又无血症者,当去地黄,加花粉、茯苓等为佳。 |
[卷四\泻火之剂] 泻白散 |
桑白皮地骨皮一钱甘草五分粳米百粒易老加黄连。 肺金有火,则清肃之令不能下行,故洒淅寒热,而咳嗽喘急。泻肺火而补脾胃,则又顾母法 |
[卷四\泻火之剂] 导赤散 |
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叶等分煎。 心经之火,每移于小肠,表里相传也。故治小肠之火,必兼清心,此为定法。 |
[卷四\泻火之剂] 莲子清心饮 |
石莲肉人参黄茯苓柴胡三钱黄芩(炒)地骨皮麦冬车前子甘草(炙)二钱空心服。 柴胡散肝胆之阳邪,木不助火,则心气亦安,又有参足以制之。故虽发热烦渴而不相妨也。 |
[卷四\泻火之剂] 导赤各半汤 |
黄连黄芩犀角知母山栀滑石甘草茯神麦冬人参加灯心、姜、枣煎。 越经症乃心经之热邪,上而通肺,本与小肠无关,其必兼泻小肠者,欲令上焦之邪俱从小肠出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