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天竺黄(一两)胆南星(二两)辰砂(五钱,水飞七次)雄黄琥珀珍珠(各三钱)麝香(二钱五分)檀香人参(各二钱)木香沉香(各一钱)金箔(二十叶)甘草汁为丸,如大豆大。每服一丸,婴儿半丸。 痘前发惊者,此方主之。 明者可以安神,故用琥珀、珍珠。重者可以去怯,故用辰砂、金箔。气窜可以利窍,故用雄黄、沉、檀、木、麝。甘温可以固元,故用人参。辛燥可使开痰,故用南星。寒凉可使清热,故用竺黄。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羌活陈皮柴胡前胡半夏茯苓甘草桔梗川芎当归山楂痘出见点未尽者,此方主之。 表气未疏,则出有不尽,故用羌活、柴胡、前胡、川芎以疏表。里气未利,则出有不速,故用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以调里。当归活表里之血,山楂消表里之滞,血活滞消,则痘之出也易易矣。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紫草(二钱)木通(一钱半)白芍药(酒炒)人参蝉蜕升麻甘草(各五分)气弱痘出不尽者,此方主之。 人参、甘草,能益气而补中。紫草,木通,能透肌而起痘。升麻、蝉蜕,能退热而消风。 乃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甘草(二钱)桔梗(三钱)咽喉肿痛者,此方主之。 甘草之甘,泻实火而补虚火。桔梗之苦,清喉热而泻气热。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牛蒡子(二钱)荆芥穗(一钱)生甘草防风(各五分)咽喉肿痛,膈上热盛者,此方主之。 牛蒡子疏喉中风壅之痰,荆芥穗清膈间风壅之热,生甘草缓喉中风壅之气。乃防风者,散诸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桔梗(二钱)牛蒡子麦门冬(各一钱五分)甘草玄参荆芥(各一钱)防风(七分)生痰嗽风热,声哑喉痛者,此方主之。 牛蒡子、麦门冬,疗风痰而清肺热。荆芥、防风,散风邪而升郁热。甘草、桔梗、黄芩,利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紫草(二钱)陈皮(一钱)升麻甘草(各五分)小便赤加木通痘已出未出,热壅不快,并宜服之。 紫草活窍,利血化毒。陈皮快膈,消痰利气。升麻消风,发散疮痍。甘草补虚,和中解热。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酒红花当归(各一钱)前胡(八分)荆芥(四分)白芷甘草节赤芍药陈皮(各五分)痘中夹斑之轻者,此方主之。 斑之淡红色者,斑之轻也。治痘中之斑,与伤寒、杂证不同。伤寒之斑,宜主寒凉。痘中之斑,寒之则血凝而痘不起。杂证之斑,间用温补。痘中之斑,补之则血溢而斑愈盛。此方用酒红花、当归、赤芍药,所以活斑中之血。前胡、白芷、陈皮、荆芥,所以利表里之气。 乃胡荽子、甘草节、酒郁金,皆所以散滞气尔。此其为药,利营调卫,不寒不热,诚得治痘斑之理也。师云∶斑证之原,由初间不能清热解毒。若能于初间清热解毒,胡然有斑?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生玳瑁(一两半)片脑(三钱)水蛭(炒黄,一钱)蜈蚣(炒,三钱)麻黄(去节,一两)猪尾血为丸,龙眼大。每服一丸,日二。得微汗吉。 痘中有赤黑斑,狂言烦躁者,此丸主之。 原是实热之证,失于清热化毒,则令痘中夹斑,治之失道,则热益盛,而斑赤黑矣。若以手按之,血散者可治。是方也,生玳瑁能解毒而化斑,蜈蚣能从毒而化毒,水蛭能散瘀而破血,片脑能化气而利窍,麻黄能透肌而达表。和之以猪尾血,取其动而不滞尔。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黄连(炒)黄柏(炒)黄芩(炒)栀子(炒黑,等分)里热壅盛者,此方主之。 无热固不化毒,热壅则毒亦不化。故用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肝之火,黄柏泻肾火,栀子泻上下之火。无他证而惟热壅,故用药亦精专焉。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石膏(三钱)人参甘草桔梗(各一钱)知母(二钱)里热渴甚者,此方主之。 石膏清里热,胃清则不渴。人参、知母、甘草、桔梗,化气而生津液,液生则渴自除。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滑石(飞过,六钱)甘草(净末一钱)辰砂(二钱,水飞)里热,小便黄赤,神气不清者,此方主之。 滑石清利六腑,甘草解热调中,辰砂安神去怯。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生地黄人参麦门冬木通甘草(等分)竹叶(十片)灯芯(七根)小便黄赤,口干烦渴者,此方主之。 内热,故用生地黄。小便黄赤,故导以木通、竹叶、灯芯。口干烦渴,故润以人参、麦冬、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车前子赤茯苓山栀仁生甘草梢木通蓄龙胆草小便秘涩者,此方主之。 治痘而必欲利小便者,水循其道,而后地平天成故也。是方也,车前能滑窍,赤苓能渗热,,正其中气,故曰七正。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大黄当归芍药甘草实热内壅,腹胀秘结,痘不能出者,此方主之。 痘以热而出,固不能以无热。若实热内壅,腹胀便秘,则三焦之气不化,而痘不能以出矣。故用大黄通其滞,当归活其血,芍药养其阴,甘草调其胃。通利之后表里气血皆承顺矣,故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
形质虚弱,而大便秘结,不堪下者,用蜜熬滴水成珠,捻作枣子状,用鸡翎为心,少粘皂角末,纳入谷道中,病患以手急抱即出之,便随通矣。此以正气怯弱,不堪攻下故尔。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木香(二钱)当归尾(酒浸,焙干)赤芍药(酒浸炒)川芎紫草酒红花(各五钱)血竭(一钱)每服三钱。 痘中气血凝滞者,此方主之。 气贵利而不贵滞,血贵活而不贵凝。木香、川芎,调其气滞。芍药、归尾、紫草、红花、血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滑石(水飞)辰砂(水飞各一钱)冰片(三厘)每用冷水调服一钱。 痘证,血热枯涩者,此方主之。 火炎则水干,是故枯涩。用滑石、辰砂导去其热,此灶底抽薪之意。入冰片者,欲其速达而无壅滞也。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犀角(生者)牡丹皮白芍药生地黄(等分)诸见血、失血、血热者,此方主之。 心主血,生地黄所以凉心血。肝纳血,白芍药所以和肝血。火能载血,牡丹皮所以去血中之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白术茯苓泽泻(各一钱)痘而水泡者,此方主之。 中有实热,膈有停水,湿热外行,初则痘色晶亮,顷则痘皆水泡矣。此乃水不能润下,灶底燃薪,釜中发泡之义。是方也,白术甘而燥,能益土以防水。茯苓甘而淡,能益土以决防。泽泻咸而润,能润下而利水。水利湿消,泡自瘥矣。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人参黄白术当归柴胡升麻陈皮甘草中气虚弱,痘不起胀者,此方主之。 《难经》曰∶气主煦之。故气者,嘘长万物者也。痘不起胀,气之弱也可矣。故用人参、黄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人参(二钱)黄(三钱)甘草(一钱,炙)肉桂(每用五分至七分)气虚陷顶者,此方主之。 气者,长养万物者也。气盛即物壮,气弱即物衰,故痘疮陷顶者,责之气虚也。魏桂岩自论云∶人参益内,甘草和中,实表宜用黄,助阳须凭官桂。前三味得三才之道体,后一味扶一命之颠危。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痘根淡,血弱者,此方主之。 痘至五六日,气尊血附之时,痘根淡者,为血弱。故用当归活血,川芎行血,熟地补血,芍 |
|
[卷六\痘门第六十九]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
当归川芎赤芍药红花紫草(各一钱)生地黄(一钱五分,取汁更良)血热壅滞者,用此方活血凉血。 色紫为血热,色枯为血滞。热者凉之,枯者泽之,调血之道也。是方也,生地黄,凉血之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