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痫门第四十八] 利惊丸
    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件为末,蜜丸黍米大,每服一钱。得利止后服。
    惊痫气实者,此丸与之。
    痫疾之原,得之于惊。或在母腹之时,或在有生之后,必以惊恐而致疾,故曰惊痫。盖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恐气归肾,惊气归心,并于心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虚则生痰,畜极而通,其法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经曰∶实者泻之,故用竺黄、青黛以泻肝,牵牛、轻粉以泻脾。泻肝所以驱风,泻脾所以驱涎。
    

[卷五\痫门第四十八] 茶子吐法
    痫证宜下、宜吐。茶子苦而善涌,能吐顽痰,用者宜取一升,捣烂煎汤五倍之。令患人先一夕勿食夜膳,次早以帛束其少腹,于无风处饮而行之,得大吐便止,不必尽剂。
    

[卷五] 癫狂门第四十九
    叙曰∶癫狂,皆失心也。经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视听言动,皆失其职。初病者宜泻其实。久病者宜安其神。兹考名方八首,而古人之治法见矣。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大黄一物汤
    大黄(四两)酒浸一宿,水三升煎之,分三服,不已再作。
    癫狂病者,此方主之。
    多怒为癫,多喜为狂。癫者,精神不守,言语错乱,妄见妄言,登高骂詈是也。狂之始发,少卧少饥,自贤自贵,妄笑妄动,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是也。癫病者,责邪之并于肝。
    狂病者,责邪之并于心也。此皆实证,宜泻而不宜补,故用大黄以泻之,取其苦寒,无物不降,可以泻实。又必数日后方可与食,但得宁静,便为吉兆,不可见其瘦弱减食,便以温药补之,及以饮食饱之,病必再作。戒之戒之!缓与之食,方为得体,故曰损其谷气,则病易愈。所以然者,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也。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麻仁煎
    麻仁(四升)水六升,煎七合,空心服。
    癫风者,此方与之,三剂效。
    麻仁,润药也,多与之令人通利,故足以泻癫风。然可以济火,可以泽肝,可以润脾,可以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苦参丸
    苦参一物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薄荷汤下。
    发狂无时,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者,此方主之。
    上件诸证,皆神明内乱也,故古人病狂谓之失心。苦参主心腹结气,故足以治时热狂言。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生铁落
    黄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昆谓怒者,肝木之志也。铁落,金之体也。木欲实,金当平之,此其所以用铁落也。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灵苑方》朱砂酸枣仁乳香散
    辰砂(光明有墙壁者一两)酸枣仁(半两,微炒)乳香(光莹者,半两)癫疾失心者,将此三物为末,都作一服,温酒调下。善饮者以醉为度,勿令吐。服药讫,便安置床枕令卧。病浅者,半日至一日觉。病深者,三二日觉。令人潜伺之,不可惊触使觉,待唐相国寺僧允惠,患癫疾失心,经半年,遍服名医药不效。僧俗兄潘氏家富,召孙思邈疗之。孙曰∶今夜睡着,明后日便愈也。潘曰∶但告投药,报恩不忘。孙曰∶有咸物,但与师吃,待酒却来道。夜分,僧果渴。孙至,遂求温酒一角,调药一服与之。有顷,再索酒,与之半角。其僧遂睡两昼夜乃觉,人事如故。潘谢孙,问其治法。孙曰∶众人能安神矣,而不能使神昏得睡,此乃《灵苑方》中朱砂酸枣仁乳香散也,人不能用耳。正肃吴公,少时心病,服此一剂,五日方寤,遂瘥。
    《本事方》以此方加人参一两,名宁志膏,炼蜜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楼师云∶族人因兵火失心,制此方与之,服二十粒愈。亲旧多传去,服之皆验。昆谓重可以去怯,故朱砂能镇心安神。酸可使收引,故枣仁能敛神归心。香可使利窍,故乳香能豁达心志。必酒调尽醉者,欲其行药力而成莫大之功也。许学士加人参者,亦谓人参能宁心尔。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白金丸
    白矾(三两)郁金(七两,须四川蝉腹者为真)二共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温汤下。
    《本事方》云∶昔有一妇人癫狂失心,数年不愈,后遇至人授此方,初服觉心胸有物脱去,神气洒然,再服顿愈。至人云∶此病因忧郁得之,痰涎包络心窍,此药能去郁痰。昆按∶白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惊气丸
    附子木香白僵蚕白花蛇橘红天麻麻黄(各半两)干葛(二两)麝香(五分)脑子(二分)朱砂(一钱,留少许为衣)天南星(姜汁浸一宿)紫苏叶(各一两)上件为末,炼蜜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金银薄荷汤下。
    《本事方》云∶戊寅年,军中一人犯法,褫衣将受刑而得释,精神顿失如痴。予与一丸,服讫而寐,及觉,病已失矣。提辖张载扬,其妻因避寇失心,已数年,予授此方,不终剂而愈。又黄彦奇妻,狂厥者逾十年,诸医不验。予授此方,去附子加铁粉,亦不终剂而愈。昆谓僵蚕、花蛇、天麻、南星可以豁风痰,麝香、脑子、木香、陈皮可以通脏窍,附子所以正元阳,朱砂所以安神志,麻黄、干葛、紫苏所以疏表而泄其惊气也。以铁粉而易附子者,亦以金能平木,而责厥为肝逆故耳。
    

[卷五\癫狂门第四十九] 云母
    此物性寒质重而明,寒可以胜热,重可以镇心,明可以安神,故纪朋用之汤液,以疗开元宫人。
    

[卷五] 惊悸怔忡门第五十
    叙曰∶惊悸怔忡,心疾也。心为一身之主,万化之源,失而不治,则十二官次第而失职,所

[卷五\惊悸怔忡门第五十] 养心汤
    黄白茯苓茯神半夏曲当归川芎(各半两)柏子仁酸枣仁(炒)人参远志(去心,姜汁炒)五味子辣桂(各二钱半)甘草(炙,四钱)每服五钱。
    心血虚少,神气不宁,令人惊悸怔忡者,此方主之。
    心主血而藏神,故方寸灵台,名曰神室。神室血少而空虚,则邪气袭之,令人如有惊悸而怔怔忡忡不自宁也。《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故用人参、黄、茯神、茯苓、甘草以益气。又曰静则神藏,燥则消亡,故用当归、远志、柏仁、酸枣仁、五味子以润燥,养气所以养神,润燥所以润血。若川芎者,所以调肝而益心之母。半夏曲所以醒脾而益心之子。
    辣桂辛热,从火化也,《易》曰∶火就燥,故能引诸药直达心君而补之,经谓之从治是也。
    亦有加槟榔、赤茯苓者,因其停水为悸,加之以导利水气耳。非停水者,不之用也。
    

[卷五\惊悸怔忡门第五十] 宁志丸
    人参白茯苓白茯神酸枣仁(酒浸半日,隔纸炒)当归远志柏子仁琥珀(各半两)乳香石菖蒲朱砂(各二钱五分)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气血虚,梦中多惊者,此方主之。
    重可以去怯,故用朱砂。明可以安神,故用琥珀。香可以利窍,故用乳香、菖蒲。气可以生神,故用参、苓、茯神。仁可以归心,故用柏仁、枣仁。酸可使养津,故用远志。润可以益血,故用当归。
    

[卷五\惊悸怔忡门第五十] 朱砂安神丸
    朱砂(五钱,水飞,另研)黄连(酒洗,六钱)生地黄(一钱五分)炙甘草当归(各二钱五分)梦中惊悸,心神不安者,此方主之。
    梦中惊悸者,心血虚而火袭之也。是方也,朱砂之重,可使安神;黄连之苦,可使泻火;生之凉,可使清热;当归之辛,可使养血。乃甘草者,一可以缓其炎炎之焰,一可以养气而生神也。
    治异梦多惊,外有二法∶一于髻中戴粗大灵砂一纱囊,一于枕中置真麝香一囊,皆能杜绝异梦而疗夜魇。
    


前一页 ◇ 续命汤加紫苏陈皮方
后一页 ◇ 朱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