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瘰初肿,疼痛寒热,四肢不宁。 栝蒌子(微炒)连翘何首乌皂荚子仁(微炒)牛蒡子(微炒)大黄(微炒)白螺壳栀子仁漏芦牵牛(微炒)甘草(生,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食后温酒调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漏疮。 牡蛎粉虢丹硫黄(研,各一分)露蜂房(锉,二分)上同炒令烟尽,为细末,入发灰一分,麝香少许,和匀敷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一切。 马齿苋(阴干)腊月烛烬(各等分,一作腊月鼠灰)上为细末,以腊猪脂和,先以温泔清洗净,拭干,然后以药敷之,日三。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上以五倍子末和血竭末,塞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上以盐少许,安白牛耳内,然后取耳中垢,以敷疮上,即瘥。如不用盐,即牛耳不痒,难取垢。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瘿瘤通用。 海藻(洗晒)川芎当归官桂白芷细辛藿香白蔹昆布(洗晒)明矾(,各一两)海蛤()松萝(各七钱半)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咽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瘿瘤结硬。 通草(一两)杏仁(去皮尖,研)牛蒡子(各一合)昆布(洗)射干诃黎勒海藻(洗,各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噙化,日三。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颈下卒结核,渐大欲成瘿瘤。 上用海藻洗去碱,一斤,酒二升,渍一宿,取一二合饮之。酒尽将海藻曝干,捣末,酒调一钱匕,日三即瘥。如浸用绢袋盛了渍,春夏二日,秋冬三日。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颈下卒生结囊,欲成瘿。 木通松萝桂心蛤蚧(酥炙)白蔹琥珀海藻(洗)昆布(洗,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下。 治忽生瘿疾,及一二年者上用万州黄药子三斤,须紧重者为上,如轻虚即是他州者,力慢须加一倍。以无灰酒一斗,投药在内,固济瓶口,以糠火烧一伏时,停待酒冷,即令患者时时饮一盏,勿令绝酒气。经三五日,常把镜自照,觉消则停饮,不尔令人项细也。用火时不可多,惟烧酒气香出瓶头,有津即止火,不待经宿也,已验如神。忌毒食。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菖蒲(二两)海蛤白蔹续断海藻松萝桂心倒挂草蜀椒半夏(各一两)神曲(三两)羊靥(百枚)上为细末,以牛羊脂髓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食后及临卧噙化服。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气瘿气瘤。 白头翁(半两)昆布(十分,洗)通草海藻(洗,各七分)连翘玄参(各八分)桂心(三分)白蔹(六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用酒送下,忌蒜面生葱猪鱼。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气瘿。 上用针砂浸于水缸中,平日饮食皆用此水,十日一换。针砂服之半年,自然消散。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瘿气结肿,胸膈不利,宜服。 昆布(洗)海藻松萝半夏(汤泡)细辛海蛤(细研)白蔹甘草(炙,各一两)龙胆草土瓜根槟榔(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商陆昆布(洗,各二两)射干羚羊角(镑)木通海藻(洗)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各一两)牛蒡子(一两半,微炒)上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琥珀桔梗(各半两)乌贼鱼骨昆布(洗,各一两)赤小豆(酒煮熟,焙)小麦(酒煮,各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大,绵裹一丸,常噙咽津。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围肿毒。 犀角屑大黄白芨草乌皮尖白蔹麝香朴硝(各等分)上为细末,蜜醋调,薄摊油纸上贴之,稍干揭下,再添润湿贴之,即消。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诸肿毒,坚硬不消。 升麻葛根黍粘子地骨皮金银花黄花地丁甘草(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用五七钱,水一升,煎十沸,于肿处四畔热用,冷则再暖。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搭腮肿防风荆芥连翘牛蒡子羌活甘草(各等分)上为粗末,水煎三两服,散毒,然后用药涂腮肿处。切不可便用药涂,毒瓦斯入喉中不救。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草乌白芨白蔹黄柏朴硝(各等分)上为末,用蜜醋调围肿外,即便收起。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诸肿毒恶疮,一服立愈。 大黄牡蛎(各半两)栝蒌(二个,山栀子亦可)甘草(三钱)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大碗,煎七分,去滓温服。 治无名肿毒,或背疽,治法肿围,定名藏井栏。 芙蓉叶(重阳前收)苍耳(端午前收,烧灰存性)上为末,以蜜水调敷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腮,及痈疽发背疮疥等证,并皆治之。 上以赤小豆为细末,以新汲水调敷疮上及四边赤肿处,干则再敷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阳明经络受风热,口唇颊车发鬓肿痛,及鼻额间连头痛,不可开口,虽言语饮食亦相妨。 犀角(七钱半)川升麻(半两)防风黄芩(各三钱半)香白芷白附子川芎(各二钱半)羌活(三钱一字)生甘草(一钱半)上咀,都作一服,水五盏,煎至三盏半,去滓,分作三服,一日一服讫,其证必减。如脏腑有些溏不妨,足阳明胃经也。经云∶肠胃为市。又云阳明多血多气。胃之中,腥膻五味,无所不纳,如市尘无所不有也。六经之中,血气俱多腐熟,饮食之毒聚于胃,故此方以犀角为主,饮食之毒,阳明经络,环唇挟口,起于鼻交额中,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昔王公患此一经,亦以升麻佐之,余药皆涤除风热,升麻黄芩专入胃经,故用有效。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风邪热毒,壅滞肌肉,荣卫不宣,蕴积成肿,血涩肤腠如丹之状,风随气行,游无定处,邪毒攻冲,赤热痛。 朴硝(五两,另研)寒水石蛤粉(各三两)白芷(一两)片脑(一钱,另研)上为细末,研匀,每用新汲水调,稀稠得所,以鸡翎涂扫,不令药干。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上用黄蜀葵花子不拘多少,研细,滴水令稀稠得所,将绢帕子裹定,旋挹所余汁,扑肿所四畔,数扑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诸风肿。 犀角(一钱)玄参连翘柴胡(去苗,各半两)升麻木通(锉,各三分)芒硝(生用)麦门冬(去心,各一两)沉香檀香射干甘草(炙,各一分)上锉碎,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及夜食后各一服,利多即减。一名犀角汤,无檀香。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诸疮,因风致肿。 羌活防风白芷吴茱萸细辛当归芍药芫花官桂(各等分)上为粗末,作一剂,赤皮葱连须细切,半斤,同酽醋拌匀,炒令极热,帛裹,于疮上熨之,稍冷即换药熨之,上下痛止。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风肿。 晚蚕砂盐(各不拘多少)上相和炒,热布裹熨之,冷即再炒,或入醋少许尤佳。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热毒丹肿,游走不定。 石膏(生用,四两)寒水石(生用,四两)黄柏甘草(各一两)上为细末,以新水调扫之,或纸花子小贴,尤妙,凉水润之。 |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
治热肿痛,大效。 大黄黄柏郁金天南星白芨朴硝黄蜀葵花(各一两)上为细末,每用新水一盏半,药末二钱,搅调匀,候澄底者,去浮水,以纸花子摊,于肿处贴之。如急燥津唾润之。此药除热毒赤肿,神效。如皮肤白色者,勿用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