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吐血衄血。
    鸡子白(三钱)好香墨(二两,为末)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不拘时生地黄汁送下。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吐血衄血。
    上用茅花煎汤服之。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诸血热,吐血衄血。
    上用生萝卜,取汁半盏,入白盐少许,用服之立效。如无生萝卜子一分,微炒,紫苏叶茎半分,锉碎,用煎亦效。一方用萝卜汁滴入鼻中。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麦门冬当归身人参(以上各五分)紫菀(一钱半,一方不用)芍药甘草黄(以上各一钱)五味子(五个)上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滓,食后稍热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衄血不止。
    乱发灰(一钱)人中白(半钱)麝香(一字)上为细末,鼻内嗅少许,立止。一方不用麝香,发灰垂困者,焙干为末,汤调服血止。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及呕血咯血,肺损或食饱负重者,服之愈。
    上用白芨为细末,用冷水调纸花,贴鼻穴中效。一方用雪水调,如无以新汲水调,自两眉际,传至鼻上,以编子紧系,折纸极令紧,时蘸冷水挹药上,饭顷即止,去药。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吐血。
    上用柏叶石榴花为细末,每用少许吹鼻中,亦用花瓣塞鼻内,立止。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出血,经日不止。
    刺蓟苦参黄连栀子仁生地黄侧柏叶大黄(炒,各一两)上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青竹茹半鸡子大,煎至三分,去滓,不拘时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不止。
    刺蓟木贼(各一分)白面(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研青蒿心七枚,新汲水调下,并二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不止。
    酸石榴花(一分)黄蜀葵花(一钱)上锉,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不止,昏闷欲死。
    上把山栀子不拘多少,烧存性,为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立止。一方用竹刀破作两边,一边用湿纸裹煨令熟,一边生用,同研为末,酒调服。一方曾服烧炼药方致鼻血者,生用煎汤解之。蔡子涯云∶同官无锡盐酒赵无兄,衄血甚多,至危殆,血尚未止。一医人过其门,闻其家哭,询问其由,医人云∶曾服丹或烧炼药,予有药用之即活。囊间出药半钱匕,吹入鼻中,立止,良久得活。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不止。
    上用线紧扎中指中节,如左鼻孔出血,扎左手中指中节,右鼻孔出血,扎右手中指中节,两鼻出血,左右俱扎之。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不止,诸药不验者。
    上用大蒜一枚,去皮研细,摊作饼子,如钱大,浓一豆许。若左窍出血,贴于左脚心下,以帛系定,右窍出血,即贴右脚心下,两窍出血,俱贴之,血止,即以温水洗脚心,令去蒜气。一方以摩手心亦效。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热气上行,衄血汗血。
    刺蓟鸡苏叶(各二两)黄连生地黄犀角(镑,各一两)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三焦虚损,或上下发泄吐唾血,皆从三焦起,或因热损发,或因酒发,悉皆治之。
    当归干姜(炮)黄柏熟地黄小蓟羚羊角(镑)阿胶(各三钱三字)白术芍药(各半两)黄芩甘草(炙,各一分)上咀,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竹茹如指大,煎至八分,去滓,入伏龙肝、头发灰、蒲黄各半钱,再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一方无白术。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呕血久不瘥,心神烦闷,脏腑劳伤。
    竹茹(如鸡子大)白芍药生地黄当归(各半两)茜根(二两)羚羊角(镑)麦门冬(去心)鹿角胶(各一两半)甘草(炙,一两)上咀,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呕血吐血,及鼻衄血。
    麦门冬(生取汁)生地黄(生取汁)生藕(取汁)冷熟水(各一盏)白药(一两,为末)上和令匀,每服二盏,略煎沸,不拘时温服。
    治呕血方黄柏(以蜜涂,炙干)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麦门冬煎汤调下,瘥。
    治咯血方赵君猷云屡用效。
    上以薏苡仁,不拘多少为末,熟煮猪胰切片,蘸药食后,微空时,取食之。盖薏苡能补肺,以猪胰导入经络耳。陈敏捷云∶治肺痈唾脓血,薏苡仁为末,米饮调下。一方捣碎,用水煎服亦效。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咯血。
    青黛(一钱)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黄明蜡煎黄色,取出研细)上同研匀,却以所煎蜡少许,熔开和之,捏作钱大饼子,每服用干柿一个,中破开入药,一饼合定,以湿纸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诸窍出血。
    莲蓬(隔年者)败棕榈头发(并烧存性,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南木香煎汤调下,或只用棕榈烧灰,用米汤调下,亦可。
    治九窍出血方上用刺蓟一握,绞取汁,以酒半盏调和,顿服之。如无青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三钱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血妄行,九窍皆出,服药不止者。
    南天竺草(生瞿麦是,如拇指大一把,锉碎)生姜(一块,如拇指大)山栀子(三十枚,去皮)灯草(如小拇指一把)大枣(去核,五枚)甘草(炙,半两)上锉入瓷器中,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血汗,从肤腠出,及鼻衄五七日不止。
    上用人中白,不以多少,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干,研令极细,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温酒调下。一方治鼻衄不止,不用麝香,每用少许吹入鼻中,立瘥。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诸虚不定,下血咯血衄血,肠内痔,虚劳寒热,肌肉枯瘦。
    生地黄(十斤,捣汁)生姜(半斤,捣汁)藕(四斤,捣汁)白沙蜜(四两)无灰酒(一升)以上五味,用银器或砂锅内,熬至二碗许,渐成膏,一半瓷器收之,一半入干山药末三两,再熬一二十沸,次入后药∶当归(焙)熟地黄(焙)肉苁蓉(酒浸,焙)破故纸阿胶(麸炒)黄(蜜炙)石斛(去根,焙)覆盆子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白茯苓(去皮)枸杞子(以上各二两)上为细末,以山药膏子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温酒调地黄膏子送下,空心食前,日进三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劳心吐血。
    莲心(五十粒)糯米(五十粒)上研为末,用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内损,吐血下血,或饮酒太过,劳伤于内,其血妄行,出如涌泉,口鼻皆流,须臾不救即死。
    侧柏叶(一两半,蒸焙)荆芥穗(烧灰)人参(各一两)上为细末,入飞罗面一钱,新汲水调如稀糊,不拘时啜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诸吐血下血,溺血衄血。
    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地骨皮天门冬黄芍药黄芩甘草(各等分)上锉碎,每服一两,水二盏,煎七分,食后温服。如脉微身凉,恶风,加桂半钱,吐血者多有此证。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吐呕血。
    大蓟汁地黄汁生姜汁麦门冬汁刺蓟汁(各三合)上用白蜜半匙相和匀,冷服。
    

[卷之五十\诸血门(附论)] 诸血通治方
    治鼻衄不止。
    麝香(半字,另研)明矾(枯,另研)龙骨(另研,各五钱)上和匀,每用一字,先以冰水洗净鼻内血涕,然后吹入鼻中,或以湿纸蘸药塞鼻中亦可。
    凡九窍出血皆可用方墙头苔藓可以塞,车前草汁可以滴;火烧莲房用水调,锅底墨煤可以吃;石榴花片可以塞,生萝卜汁可以滴;火龙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前一页 ◇ 诸血通治方
后一页 ◇ 肠痔漏门(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