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兼水气膈气,通身肿满,气急,小便不通,坐卧不得者服之。
    猪苓(去黑皮)赤茯苓(去皮)防己(以上各三分)桑根白皮(五两,炙)郁李仁(去皮尖,炒)泽泻木香(以上各二两)大腹皮(七枚,和皮子锉)上咀,每服六钱,以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当利小便立效,日三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成水肿,兼上气喘急,咳嗽,大小便苦涩,所服利水药,反利大便,惟小便转涩者。
    葶苈子(隔纸炒,别研三两)防己甘草(以上各一两)杏仁(去皮尖,炒,别研如脂)贝母(去心,各二两半)上为细末,入葶苈杏仁拌匀,以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大枣桑白皮糯米煎饮下。如小便未快,即加至四十丸。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江东岭南春夏不免暑湿郁蒸,脏腑虚弱羸瘦,瘴毒攻击,香港脚发动,两脚枯疼,或即浮热肿满,或即皮肉焦躁,不能久立,筋急掣痛,或气冲心闷乱,胸膈痰逆,四肢不仁,腹胀壅闷,目眩头旋,并宜服之。
    五加皮麻黄(去根节,各一两)防风(去芦)枳壳独活丹参桂心(以上各半两)石膏(二两)川升麻赤茯苓牛膝(去苗)防己羚羊角(镑)黄(以上各三分)薏苡仁(一两半,微炒)上咀,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瘴毒香港脚,增寒壮热,头痛,脚膝烦疼,腹中妨闷,不能饮,食则无味,口干多渴。
    知母川升麻赤茯苓栝蒌根黄芩(以上各三分)木香(半两)柴胡(去苗,一两半)鳖甲(去裙,)酥炙槟榔(以上各一两)上咀,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肿盛,生疮久不瘥,脓血长流,疼痛发歇不常。
    漏芦葳蕤秦艽(去苗)川大黄(锉碎,微炒)枳壳(去穣,麸炒)槟榔(以上各一两)防风(去芦)独活黄芩(以上各半两)五加皮赤芍药黄(以上各三分)乌蛇(三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温酒送下。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牛蒡子(微炒)枳壳(麸炒)槟榔(以上各一两)防风(去芦,半两)独活(一两)赤芍药玄参薏苡仁(以上各三分)乌蛇(三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上锉碎,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淋渫香港脚,内受湿气,不能外达,此药淋渫开导,泄越其邪。
    威灵仙防风当归荆芥穗地骨皮升麻白芍药蒴叶上件等分锉细,水二斗,煮至一斗五升,去滓,热熏洗无时。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肿满,痛连骨髓。
    乌头(三两,生去皮脐,捣为细末)樟脑(二两,细研)上再研令匀,酽醋为丸,如弹子大,置药一丸于炉子上,中心踏之,衣被盖覆,汗出如涎为效。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
    防风(半两)蛇床子黄(各一两)木通(一两半)荆芥莽草(各二两)上为粗末,浓煎汤,极滚沸,搁腿在桶上熏,令通手时即洗之,须是露出脚指不可洗。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淋渫腿膝疼痛。
    鹭鸶藤苏枋木上件各等分,咀入定粉少许,每用一两,水五碗,煎数沸,先熏,候通手即洗。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春夏妨发,或肝肾风虚,脾气乏弱,但觉昏闷,不欲饮食,并宜服之。
    沉香黄(锉)牛膝(去苗)白茯苓白术(以上各三分)羌活(去芦)防风(去芦)酸枣仁(微炒)羚羊角屑人参(去芦)桂心甘草(炙,以上各半两)木瓜(干者)附子(炮,去皮脐)熟地黄诃黎勒皮石斛(去根节,以上各一两)上锉碎,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春夏妨发,或稍心腹壅闷,脚膝烦疼,大便不利,小便赤少。
    枳壳(麸炒)紫苏茎叶赤茯苓(各三分)川大黄(锉,微炒)赤芍药槟榔(以上各一两)五加皮羚羊角屑木通独活黄芩甘草(炙,以上各半两)上锉碎,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腿脚酸疼,足面赤肿,步履艰辛。
    湿气周游脚腿疼,香苏散煮鹭鸶藤;木香芍药仍加入,功效如神唤得应。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风毒香港脚,脚重虚肿。
    紫苏桑白皮茴香(炒)木通(以上各一钱半)枳壳(三钱,炒)羌活独活荆芥甘草(炙)青皮木瓜(以上各七分增)大腹子(一钱二分)上咀,分作二帖,用水二盏,生姜三片,葱白一茎,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盛发,两脚浮肿,小便赤涩,腹胁胀满,气急,坐卧不得。
    桑白皮郁李仁(各二钱)赤茯苓(四钱)大腹子防风木香(以上各一钱)紫苏子(炒)木通槟榔青皮(以上各一钱半)甘草(炙,半钱)上咀,分作二帖,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香港脚。
    独活麻黄(去节)川芎熟附子牛膝黄(蜜炙)人参生干姜木香当归白芍药白茯苓辣桂杜仲(姜炒)白术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三钱,水二盅,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一盅,支滓,食前温服,仍吞活血定痛丸。
    

[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 香港脚止痛方
    治风湿客于肾经,血脉凝滞,腰腿重疼,不能转侧,皮肤不仁,遍身麻木,上攻头目虚浮,耳内常鸣,下注脚膝重痛,行步无力。亦治项背拘急,不得舒畅,常服活血脉,壮筋骨,使气脉宣流。
    苍术(六两,炒)香附(炒,杵净,七两)威灵仙(一两)陈皮(五两半)没药(一两。别研)狗脊(燎去毛,四两)草乌头(二十四两,炮,去皮脐)上为细末,稀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熟水任下,或用前独活汤下。兼治肾受风冷,香港脚酸疼,及久痢登厕,风冷入于肠胃,以致两脚削小成鼓槌风,而痢又不止,用此药主之。
    

[卷之四十] 水肿门(附论)
    《灵枢·水胀篇》云∶有水胀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五者之分。《金匮》《千金》论云∶水有十者,其名不同,所感各异。盖水之始起也,未尝不自心肾而作。夫心与肾能生脾肺,今心肾气亏,不能滋养脾肺,故土不能制水,水渍妄行,三焦不泻,气脉闭塞,枢机不通,喘息奔急,水气盈溢,渗漏经络,皮肤溢满,目窠微肿如卧蚕之状,此其候也。其肤胀鼓胀,于胀满别论其详,惟肠覃石瘕二证,妇人有此,起自血分之疾,各有治法,难与水胀病同。夫水肿病皆起于脏腑,诸书谓十水者,一曰青水,根于肝,先从面肿,渐行周身;二曰赤水,根于心,先从胸肿而起;三曰黄水,起于脾肿,从腹起;四曰白水,起于肺,先从脚肿,而喘嗽上气也;五曰黑水,起于肾,从四肢而起;六曰玄水,起于胆,先头面而至足胫肿;七曰风水,起于胃;先自四肢肿,而至通身,及腹胀满;八曰石水,根于膀胱,其状起于脐下,面腹独大者是也;九曰里水,起于小肠,先小腹而渐至肿也;十曰气水,起于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虚。此其候也;皆因上下不通,关窃不利,气血痞膈,阴阳不调而致此也。《素问》云∶面肿为风,足肿为水。然此当分阴水阳水、少壮老弱而治之。若阴水为肿,脉来沉伏,色多青白,不烦渴,小便涩而清,大便自泄,治宜实脾;阳水为肿,脉来沉数,色多赤黄,或烦渴,小便赤而难去,大便多秘,治宜疏气荡涤。凡看水肿之病,先要有其在何部分而得之,必当以本经求之而用药。若腰以上肿者,治宜发汗,其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大抵治法强健脾元,土壮则能运化,运化则血气充,血气充则阴阳和,和则水归元矣。
    若少壮充实患此,脉来浮大有力,当导去其水。年老虚弱得此,补中行湿为先,若气下陷者,即当提之。盖脾者养命之本,肾者乃生气之原也,不可不究,二脏之虚实,慎不可辄用大戟芫花甘遂巴遂牵牛之药,大利其水,暂取其效。水去则脾土愈败,久则危殆。若五伤证见,则难治之。肝伤者则唇黑,脾伤者则脐凸,肺伤者则背平,心伤则缺盆平,肾伤则足心平。此证若一二发,是皆难治疗,学人鉴之。
    


前一页 ◇ 香港脚止痛方
后一页 ◇ 水肿通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