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七] 治舌上出血诸方
    夫舌者心之候。心气通于舌。而主于血也。若脏腑壅滞。气血充盛。则经络痞塞。荣卫不行也。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生干地黄(三两)鹿角胶〔一(二)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糯米粥饮。调下二钱。
    
    又方。
    巴豆(一枚烧灰)乱发如鸡子大(烧作灰)上件药。同研令匀。以酒调下。顿服之。
    
    又方。
    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栀子仁(二七枚)上件药。细锉。以酒一大盏。浸一宿。早晨煮三五沸。去滓。放温。顿服之。
    
    治舌上黑。数孔出血如涌泉。兼心腹痛方。
    戎盐黄芩黄柏(去粗皮锉)川大黄(锉碎微炒)人参(去芦头)甘草(生用锉)桂心(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粥饮。下二十丸。并以三两丸。
    于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上浓煮香KT汁。服一中盏。日三服。
    
    又方。
    上用豉一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每服一小盏。温温服之。
    
    治舌上出血如泉方。
    上烧铁箸。热烙孔中良。
    

[卷第三十七] 治九窍四肢指歧间出血诸方
    夫荣卫大虚。脏腑俱损。血脉空竭。因其恚怒失节。惊忿过度。暴气迷溢。致令腠理开张。血脉流散也。凡九窍出血。喘咳而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难治也。
    
    治九窍四肢指岐出血方。
    青竹茹(半两)生地黄(一两细的)蒲黄(半两)上件药。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又方。
    蒲黄(一两微炒)龙骨(一两烧赤)上件药。都细研为散。每服。以糯米粥饮。调二钱服之。
    
    治卒九窍出血。暴惊所为方。
    上用新生犊子。未食草。堕地脐皮。曝干为末。水调服一钱。日四五服愈。
    
    又方。
    上以井华水。卒然其所患人面。勿使病者先知。其血即止。
    
    又方
    上用生地黄汁一升。生姜汁一升。相和。温服一小盏。日四五服。
    

[卷第三十七] 治小便出血诸方
    夫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脏有热。积蓄不散。流注于小肠。故小便血也。下部脉急强者
    治小便出血。皆因心脏积邪。毒流于小肠。宜服生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二两)芎(二两)黄芩(二两)赤芍药茅根车前人参(去芦头)甘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青竹茹一鸡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温温空
    治因虚损。小便出血。柏叶散方。
    柏叶黄芩桂心阿胶(捣碎炒令黄燥各一两)甘草(半两锉生用)熟干地黄(以上各一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二(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
    
    治下元虚惫尿血。鹿茸丸方。
    鹿茸(酒洗去毛涂酥炙令黄)当归生干地黄冬葵子(微炒以上各二两)蒲黄(二合)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炒盐汤。下二十丸。
    
    治小肠积热。因尿血出方。
    蒲黄(二两)郁金(二两)生干地黄(三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三钱。日三四服。
    
    治劳损伤中尿血。牡蛎散方。
    牡蛎(烧为粉)车前子桂心黄芩熟干地黄白龙骨(烧令赤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因行路伤热。卒尿血方。
    川大黄(半钱)川芒硝末(半钱)上件药相和。以新汲水。调服立止。
    
    治小便出血方。
    上以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
    
    又方。
    上以乱发烧为灰。细研。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
    
    又方。
    上以益母草。捣绞取汁。每服三合。温温服之。
    
    又方。
    上以棘刺五两。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前分温一(二)服。
    
    又方。
    上以蒲黄末。每以粥饮调下一钱。
    
    又方。
    上以车前叶。捣绞取汁。每服三合。每于食前服之。
    

[卷第三十七] 治大便下血诸方
    夫大便下血者。皆因五脏伤损。脏气既伤。则风邪易入。热气在内。亦大便下鲜血而腹痛。
    血后下
    治大便下血。此皆因脏气虚伤。腹中疼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赤芍药芎当归黄芩(以上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青竹茹半鸡子大。煎至六分。去滓。空腹及
    治大便下血。久不止。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锉)赤芍药生干地黄茜根(锉)龙骨黄芩鸡苏苗(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大便下血不止。宜此方。
    赤芍药阿胶(捣碎炒令黄燥)当归(以上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
    又方。
    生干地黄(二两)阿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白蔹(五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大便下血。皆因心肺积热。流注大肠。宜服生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二两)黄芩赤芍药黄连(去须)蒲黄地骨皮(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茹一鸡子大。煎至五分。去滓。频温服之
    治大肠积热。下血不止。日夜度数无恒。宜服黄芩散方。
    黄芩黄柏黄连(去须)生干地黄地榆(锉)犀角屑(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青竹茹半鸡子大。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
    治内伤风冷。大便下血不止。宜服熟干地黄丸方。
    熟干地黄龙骨(烧赤)黄(锉)紫苏子(微炒)蒲黄当归附子(炮裂去皮脐)艾叶黄去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下三十

[卷第三十八] 服乳石体性论
    夫金石之性。坚刚而急烈。又性情清净。而恶滓秽。凡服乳石讫。即须以意消息。寻检旧法一谨何以言之。年少筋力满盛。饮食饱饫。弥益精明壮健。终无发理。年岁迟暮。气候衰竭。食饮失宜。此石气胜人。无不发动。历观得失。无过于此。夫人年少。纵不吃饮食。血气自强。年老力微。纵食肉精细。犹不可健。以此言之。是明古法疏矣。凡人身血脉。经行不绝。如血脉微有滞处。便于其处发疮或发热。神气昏闷。必欲防之。每朝及暮。温一两盏清酒通利。
    所以岂待背时。今历见将卫得宜。并不发动。复见名医。平章服石之人。恒作热将息。倘发。调适乃易耳。脱若石气发动。暂须宣泄。服少冷药。便得转泻。若得通畅。热气并除。若常作冷将息。脱若石气发动。用冷药无由得转。此之所说。今故存之。但欲广闻见。示其将息。
    皆须自量本性。冷热为候。务取安稳。不可苟执石论。舍己从人。庶通玄君子以此为意也。
    

[卷第三十八] 研炼钟乳及单服钟乳法
    研炼钟乳法。
    取韶州钟乳。无问浓薄。但令乳色明净。光泽者即堪入炼。唯黄赤两色不任用。欲炼。
    亦不三日煮痢清得转添不匀。
    日。状限者即和酒。
    单服钟乳法。
    炼成钟乳粉一两。分为二服。以清酒调服之朝服夜尽。无问多少。一准此法。凡服乳。
    皆须即乳百病
    治风虚劳损。腰脚缓弱。补益充悦强气力。乳煎钟乳法。
    上用钟乳三两。研令如面。以夹帛炼袋盛。稍宽容。紧系。以一大升乳。煎之。三分减一分即早前上。
    并依乳。
    


前一页 ◇ 治吐血口干诸方
后一页 ◇ 钟乳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