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七] 治鼻中生疮诸方
    夫鼻者。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也。若脏腑不调。阴阳痞塞。气血壅滞。荣卫不通。则上焦
    治鼻中生疮。咽喉闭塞。及干呕头痛。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芦头)木通(锉)大青青竹茹麦门冬(去心以上各三分)川升麻(一两)玄参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治风热。鼻内生疮。滴鼻栀子仁煎方。
    栀子仁苦参木通(锉以上各一两)上件药。细锉。以好酥四两。煎令香。去滓。倾入瓷合中。旋以少许。滴入鼻中。
    
    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方。
    川大黄(一分生用)黄连(一分去须)麝香(一钱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
    
    又方。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为膏)川大黄(一分生为末)上件药。相和研令匀。以猪脂调涂鼻中。
    
    又方。
    上以狗骨烧灰细研。猪脂和贴之。
    
    又方。
    上烧故马绊为末。敷之。
    
    又方。
    上捣杏仁乳和。敷之。
    
    又方。
    上以黄柏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
    
    又方。
    上以乌牛耳垢。敷之。
    
    又方。
    上以牛鼻津。敷之。
    

[卷第三十七] 治鼻中生息肉诸方
    夫肺气通于鼻。肺脏若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痈。冷气搏于血气。
    停
    治鼻中生息肉。鼻梁起。羊肺散方。
    羊肺(一枚晒干)白术(一两)肉苁蓉(三分刮去皱皮)木通(三分锉)干姜(半两炮裂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粥饮调三钱。服之。
    
    又方。
    木通(半两锉)真珠末(半两)白矾(半两烧汁尽)细辛(半两)上为细散。入真珠末令匀。捻棉如枣核。沾散纳于鼻中。日二度。
    
    又方。
    木通(半两锉)细辛(半两)甘遂(一分煨令黄)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脐)上为细末。炼蜜和捻如枣核大。纳鼻中。日三(二)度换。当有清涕下。
    
    治息肉妨闷疼痛方。
    白矾(一两烧汁尽)木通(半两锉)细辛(半两)朱砂(一分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朱砂。同研令匀。以绵裹豇豆大。塞在鼻中。至病上日三易之。
    当
    治鼻中息肉渐大。气息不通。妨闷方。
    藜芦(三分去芦头捣罗为末)雄黄(一分细研)雌黄(一分细研)上件药。同研令匀。每用时节。以蜜调散。用纸捻子。展药。点于息肉上。每日三度。
    则自
    治鼻中息肉。壅塞不通方。
    白矾(半两烧汁尽)藜芦(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瓜蒂(二十枚)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小竹管子。取药如小豆大。纳鼻中吹之。以绵塞鼻。日再用之。
    
    治鼻中息肉肿大。气息闭塞不通。点药令消方。
    生地胆(十枚)细辛(半分末)白芷(半分末)上以地胆压取汁。和药末。以涂于息肉之上。取消为度。亦单以地胆汁于竹筒中盛。当上
    治鼻中生息肉。不通利。塞鼻羊踯躅丸方。
    羊踯躅花(半两)白矾(半两烧令汁尽)矾石(半两细研)肉苁蓉(一分)上件药。细罗为末。以青羊脂和。绵裹如枣核大。纳鼻中。日夜四五度换之。以渐渐消烂。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塞鼻真珠散方。
    真珠白矾(烧为灰)桂心细辛(以上各一两)木通(半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半钱。绵裹纳鼻中。日三易之。
    
    治鼻中息肉。敷鼻蚯蚓散方。
    白颈蚯蚓(一条韭园内者)猪牙皂荚(一梃)上件药。纳于瓷瓶中。烧熟。细研。先洗鼻内令净。以蜜涂之。敷药少许在内。令清水下尽
    治鼻中息肉。敷鼻瓜蒂膏方。
    上用陈瓜蒂一分。捣罗为末。以羊脂和。以少许敷息肉上。日三用之。
    
    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敷鼻白矾膏方。
    上以白矾一两。烧为灰。细研。以羊脂旋和少许。敷着息肉上。即瘥。
    
    又方。
    上以蜣螂一十枚。纳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以油单裹筒口。令密。纳厕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细研为散。涂息肉上。当化为水。
    

[卷第三十七] 治鼻痛诸方
    夫鼻痛不能忍者。由风冷伤于肺脏故也。是以肺气通于鼻。风邪随气入于鼻内。搏于正气。
    
    治风冷搏于肺脏。上攻于鼻。则令鼻痛。宜服没药散方。
    没药干蝎(微炒)天南星(炮裂)雄黄(细研)当归(锉微炒)朱砂(细研)牛黄(细研)(半两)乌蛇(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研令匀。每于食后。以温酒调下一钱。
    
    治鼻塞多痛。芎膏方。
    芎吴茱萸细辛川椒干姜(炮裂)皂荚(以上各三分)上件药。细锉。以醋浸一宿。猪脂六两。同于银锅中。煎五七沸。滤去滓。倾入瓷盒中。
    每
    治鼻痛。白芷膏方。
    白芷芎木通当归辛夷(以上各半两)细辛(三分)莽草(三分)上件药。都细锉。以不中水猪脂一升。煎五七沸。候白芷色焦黄。滤去滓。瓷盒中盛。
    每以
    又方。
    上以麻油频涂于鼻内外甚佳。
    
    又方。
    上以杏仁五两。去皮尖。取油涂之。即瘥。
    

[卷第三十七] 治鼻流清涕诸方
    夫津液涕。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脏若冷。随气乘于鼻。
    故使
    治肺虚。外伤风冷。致鼻塞常流清涕。头目昏疼。四肢不利。服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白术(一两)防风(三分去芦头)细辛(三分)前胡木通(三分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治肺伤风冷。鼻流清涕。头目疼痛。胸膈不利。宜服细辛散方。
    细辛(一两)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白术(三分)桂心(三分)蔓荆子(三分)芎〔二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治鼻流清涕。日久不止。皆因肺脏虚寒。心膈壅滞。头目不利。宜服白术散方。
    白术(一两)丁香(三分)诃黎勒(三分煨用皮)桂心(三分)细辛(三分)附子(三分炮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温水调下一钱。
    
    治伤冷鼻塞。清涕出不止方。
    附子(半两炮去皮脐)细辛(一分)川椒(一分去目)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上件药。细锉。用醋淹一宿。以炼成猪脂半斤。以慢火煎药。候附子色黄。膏成。去滓。
    候
    治鼻塞脑冷。清涕出不止方。
    木通(半两锉)辛夷(半两)细辛桂心甘遂(微炒)芎附子(炮裂去皮脐以上各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枣核大。以绵裹一丸。纳鼻中。日三换之。用白狗胆汁和之。更佳。
    
    治鼻塞。恒有清涕。塞鼻。桂膏方。
    桂心细辛干姜(炮裂锉)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以上各半两)皂荚(一分)上件药。罗捣为末。以青羊脂和成膏。每用如枣核大。绵裹塞鼻中。
    

[卷第三十七] 治鼻干无涕诸方
    夫鼻干无涕者。由脏腑壅滞。内有积热。攻于上焦之所致也。凡肺气通于鼻。主于涕。
    若其
    治肺脏积热。皮肤干燥。鼻痛无涕。头疼心闷。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两锉)川升麻(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微赤锉)木通(一两锉)川大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治肺脏积热。两颊时赤。皮肤枯燥。鼻干无涕。头目多疼。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二(一)两锉〕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赤茯苓(一两)白前(一两)石膏(二两)桑两炙微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治肺热。鼻干无涕。心神烦闷。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两)木通(半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焙)赤茯苓(半两)川升麻(半两)黄研)龙脑(上件药。捣罗为散。每于食后。以竹叶汤。调下一钱。
    
    治鼻干无涕。吹鼻散方。
    龙脑(半钱)马牙硝(一钱)瓜蒂(十四枚为末)上件药。一处细研。每用一豆大。吹入鼻中瘥。
    


前一页 ◇ 治鼻痈诸方
后一页 ◇ 吐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