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五] 治喉痹诸方
    夫喉痹者。为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人阴阳之气出于肺。循喉咙而上下也。风毒客阴
    治喉痹。心胸气闷。咽喉妨塞不通。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二两锉)赤茯苓(二两)羚羊角屑(一两半)川升麻(一两半)马蔺根(一两)川大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喉痹气隔。胸满咽肿。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两)射干(一两半)马蔺根(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马牙硝(一两半)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喉痹肿痛。饮食不下。宜服此方。
    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生用)上件药。都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服后有脓出。即消。
    
    治喉痹咽喉肿痛。上焦风热。痰唾不利。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两半)射干(三分)白药(三分)络石(一两)白矾灰(半两)甘草(一两生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同研令匀。每服。以新绵裹二钱。含咽津。立通。
    
    又方。
    乌蛇皮(一分烧灰)白梅(一分微炒)甘草(一分生锉)桂心(半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新绵裹二钱。含咽津。立通。
    
    又方。
    白矾灰(一两)白附子(一两炮裂)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涂在舌上。勿咽津。有涎即吐之。
    
    又方。
    白僵蚕(一分微炒)玄参(一分)白矾灰(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鲩鱼胆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以冷姜汤下十丸。日三四服。
    
    治喉痹气闷。白矾散方。
    白矾(半两)砂(半两)马牙硝(半两)上件药。于瓷合子内盛。用盐泥固济。候干。以炭火令通赤。取出。细研。用纸两重匀摊喉内
    治喉痹气欲绝。马牙硝散方。
    马牙硝硝石硼砂(以上各半两)上件药。以瓷瓶子纳盛。用盐泥固济。候干。以慢火成汁。良久。取出。候冷。于地坑子每服
    治喉痹肿热痛闷。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两)马蔺子(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一钱。
    
    治喉痹热毒瓦斯盛。痛肿不已。宜点硝石散方。
    硝石白矾砒霜(以上各半两)上件药。同细研。于瓷盒中盛。盐泥固济。候干。炭火中烧令通赤。取出。向地坑中三日。
    
    治喉痹立效方。
    蜗牛(七枚)白梅(三枚取肉)上件药。同烂研。绵裹如枣核大。含咽津即通。
    
    又方。
    上取地龙一条。细研。用白梅去核。以皮裹之。重着薄绵再裹。含咽津立效。
    
    又方。
    白僵蚕(微炒)上件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生姜汁。调下二钱。
    
    又方。
    上取盐麸子。捣罗为末。以赤糖和丸。如半枣大。含咽津。
    
    又方。
    上以附子炮裂。去皮脐。涂蜜炙干。复涂之复炙。至数遍。令蜜通彻。放冷含之。微微咽津

[卷第三十五] 治咽喉不利诸方
    夫脏腑冷热不调。气行上下。哽涩结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寒或壅。故咽喉不利也。
    
    治心胸气涩。咽喉噎塞。妨闷不利。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两锉)赤茯苓(一两)羚羊角屑(一两)川升麻(一两半)马蔺花(半两)前胡(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咽喉毒瓦斯所攻。气息不利。心胸烦闷。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两)川升麻(一两)木通〔三(一)两锉〕射干(一两)前胡(一两半去芦头)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更入朴硝
    治脾肺壅毒。咽喉不利。肿痛烦热。宜服生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一两半)鸡苏苗(三分)赤茯苓(三分)射干(三分)犀角屑(三分)麦门冬(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脾肺壅热。咽喉不利。宜服通津液。利咽喉。龙脑丸方。
    龙脑(一钱细研)牛黄(一钱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赤茯苓(一两)羚羊角屑(半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十
    治咽喉风热不利。疼痛。咽干舌涩。宜服射干煎方。
    射干(一两)川升麻(一两)犀角屑(一两)当归(一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猪脂半斤。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入白蜜四两。搅令匀。以瓷合盛
    治上焦壅滞。风冷伤肺。气道痞塞。咽喉不利。宜服含化杏仁丸方。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射干〔二(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附子(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以新绵裹一丸。含咽津。以利为度。
    
    又方。
    随所患左右。刺手小指甲。令血出。效。
    
    治咽喉不利。肿塞。气道不通。宜用此方。
    上以生艾叶捣烂。敷肿上。随手即消。冬月以熟艾。和水捣汁敷之亦佳。
    

[卷第三十五] 治咽喉风毒肿痛诸方
    夫咽喉者。气液之通流。肺脾之道路。呼吸出入。水谷往来。莫不自于咽喉也。若阴阳不调
    治咽喉肿痛。皆因热在于肺脾。邪毒壅滞。心胸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两)射干(二两)赤芍药(一两)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羚羊角(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入豉半合。同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风毒攻咽喉。肿痛。水浆不下。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一两)赤芍药(一两)川升麻(二两)杏仁(一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一两)枫香(一两)葛根(二两锉)麻黄(一两去根节)甘草(二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咽喉风毒。肿塞疼痛。牛黄散方。
    牛黄(一两微炒)龙脑(一分细研)真珠末(三分)金箔(五十片)铅霜(一分)犀角末(上件药。都研令细。每服。以新汲水各半盏。调下一钱。日五七服。若干含半钱。咽津亦得
    治咽喉风毒。及急喉闭肿痛。下汤饮不得。宜用龙脑丸方。
    龙脑(半两)朱砂(半两)牛黄(半两)砂(半两)麝香(一钱)马牙硝(一分)上件药。都细研。用大羊胆一枚。取汁和丸。如梧桐子大。铺于纸上令干。收于瓷器中。
    如
    治咽喉风毒肿痛。烦热不止。四肢不利。宜服含化马牙硝丸方。
    马牙硝(三分细研)犀角屑(一分)川升麻(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真珠末(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治肺脾风毒上攻。咽喉肿热不通方。
    射干〔一(二)两〕川升麻(一两半)木通(一两)羚羊角屑(一两)赤芍药(一两)蔷薇上件药。细锉。以绵裹。用醋一升。淹渍一宿。纳地黄汁猪膏中。微火煎取。醋尽膏不鸣为
    治风毒攻咽喉。及头面肿痛方。
    杏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上以鸡子黄拌和。捣令乳入敷之。帛裹。干即易之。日七八度瘥。
    


前一页 ◇ 治咽喉肿痛诸方
后一页 ◇ 治咽喉卒肿痛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