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二] 眼钩刺针镰法
    夫眼。若两头有赤脉。及息肉者。宜钩起。以铍针割取令尽。如未全尽。重取之。以尽为割须审细疗之。绝浓者入水轮。即以曲头篦子折起。勿使掣损瞳人。切须稳审。不得粗心。瞳人甚薄。不宜伤损。凡钩割及用针不得在旦。旦则腹空。五脏皆虚。即晕闷便倒。亦须着人扶头。若有此候。皆是虚弱之人。切宜缓缓调理。大凡钩割。不得一时急速取之。唯在斟量。
    渐次镰洗。免有晕闷之虑也。若有赤脉肉。宜针镰者。并可依此法矣。
    

[卷第三十二] 治眼赤诸方
    夫眼目者。一身之精明。五脏之日月。若肝气通和。则诸疾不生也。若脏腑壅滞。不能宣通
    治肝脏久积风热。两眼赤痛。上焦壅滞。头重心烦。四肢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茯神(三分)车前子(三分)甘菊花(三分)决明子(三分)防风(三分麻(三分)栀子草(三分炙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忌炙爆热面
    治眼赤。风泪出。痒及胎赤障。翳睑急痛。栀子散方。
    栀子仁(半两)秦皮(三分)蔓荆子(三分)白芷(三分)细辛(三分)玄参(三分)决明枳壳(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煎竹叶汤调下一钱。忌炙爆油腻生果热面。
    
    治肝脏热极。目赤。涩痛泪不止。风湿痒。心膈壅滞。头目常疼。宜服石决明丸
    
    方。
    石决明(一两捣细研水飞过)黄连(三分去须)玄参(三分)地骨皮(三分)防风(三分去分)车前子(三分)决明子黄(三分锉碎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薄荷汤下二十丸。
    
    治眼赤涩痛方。
    蜜(四两)黄丹(二两)黄连(一两去须别捣罗为末)腻粉(半两)蕤仁(半两汤浸去皮细七日用绢滤上件药。除龙脑麝香外拌和令匀。入瓷瓶中。用油单密封。以重汤煮一日。入麝香龙脑。
    以
    治眼赤及风赤眼肿痛方。
    黄连(一两去须别捣罗为末)杏仁(二七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胆子矾(半分细研)腻粉上件药。都研令匀。入少许粟米粥和稀稠得所。涂于瓷合子中。别用艾一两。烧令烟出。
    合眼
    治热毒眼赤生翳。黄连煎水药方。
    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研)杏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黄柏(半上件药。除龙脑外。并捣细罗为散。入生绢袋盛。用雪水二大盏。浸药二七日。取出袋子。
    出。
    
    治眼赤痛不开。黄连膏点眼方。
    黄连(一两去须)黄柏(半两)川升麻(半两)蕤仁(一两去赤皮研)细辛(一两)石胆(上件药。细锉。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绵滤去滓。入白蜜四两相和。煎令汁稠入研了石
    治眼赤痛。昼夜不开。点眼枸杞煎方。
    枸杞叶(半斤研取汁)杏仁(七枚去皮尖研)黄连(一分去须捣罗为末)腻粉(一钱)青盐上件药。除枸杞汁外。以新绵裹纳净瓷合中。将枸杞汁。浸一复时后。绞捩去滓。以铜箸头
    治肝热眼赤痛。点乳汁煎方。
    人乳汁(半合)古字钱(十枚)以乳汁。于铜器中。磨钱令变色。煎稀稠成煎即住。纳瓷瓶中盛。每以铜箸头。取少许点
    治眼赤痛。点竹叶煎方。
    竹叶(二握洗净切)大枣(五枚擘碎)古字钱(七枚)黄连(半两去须捣为末)上件药。令和。纳铜器中。以水一盏。煎至五分。绵滤去滓。又重煎取三分。纳瓷瓶子中盛
    治眼赤痛。点黄连煎方。
    黄连(半两去须)马牙硝(一分)蜜(半匙)上件药。取大梨两枚。剜作坑子。留蒂作盖子。用绵裹诸药末。内和梨中。以盖子覆之。
    冬
    治眼赤痛。鱼胆贴眼膏方。
    鲤鱼胆(七枚)黄连(半两去须捣为末)川大黄(半两捣罗为末)上件药。取鱼胆汁调药末。以瓷瓶盛。于饭下蒸之。饭熟为度。取出。如干。即入少许熟水
    治眼赤痛。拓地龙粪饼子方。
    地龙粪(半两研)栀子仁(半两末)牛蒡根(三两生者)上件药。捣令熟。硬软得所。捏作饼子。闭目卧。以拓眼上。时时易之。
    
    治眼赤痛。洗眼竹叶汤方。
    淡竹叶(净洗三握)黄连(一两去须)青钱(二十文)大枣(十枚擘破去核)栀子仁(半两)上件药。都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半。滤去滓。微热。淋洗眼。冷则重暖不勒度数。以瘥为
    治眼赤痛。槐皮洗眼汤方。
    槐子(皮)〔一(二)两锉〕秦皮(一两)黄连(半两去须)淡竹叶(一握)蕤仁(半两汤浸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用药一两。以水三大盏。入古字钱十四文。煎至两盏。去滓。
    每暖
    治眼赤肿疼痛不可忍。洗眼方。
    黄连(一两去须)秦皮(一两)大枣(七枚)上件药。锉。用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放温。日三度洗眼。
    
    治眼赤痛点眼方。
    鹅梨(一枚大者捣绞取汁)黄连(半两捣为末)腻粉(一字)上以绵裹黄连腻粉。纳梨汁中。浸一日。每取少许点之。
    
    又方。
    黄连(半两去须捣罗为末)上以生竹筒。一个留节。可长六七寸。以水二大合。将黄连末用新绵裹。纳竹筒中。着青钱少许
    又方。
    上以硝石研令极细。每夜临卧。以铜箸取如黍米大。点目头。至明旦以盐浆水洗。
    
    又方。
    上取野狐浆草。捣取汁。点之立瘥。
    

[卷第三十二] 治眼风赤诸方
    夫肝气通于目。目者肝之窍。若血气壅滞。风热相并。伏留于心肝二脏。心生于血脉。
    其肝
    治眼风赤痛。生障翳。乍好乍恶。多有泪出。见日不得。涩肿疼痛。心神烦热。宜
    
    服玄参散玄参(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防风(一两去芦头)地骨皮(一两)远志(一两去心)川两)细辛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忌炙爆热面
    治风赤眼涩痛。泪出。睛疼。心膈烦热。四肢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两)防风(三分去芦头)羚羊角屑(三分)车前子(三分)川升麻(三分)蔓荆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散。都研令匀。每于食后。煎麦门冬汤。调下一钱。
    
    治眼风赤。昏暗。泪出。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一两)决明子(一两)黄连(一两去须)人参(一两去芦头)苦参(一两锉)防风前子(一两)(一两去苗)茯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浆水。下二十丸。
    
    治眼风赤。冷泪。翳膜。龙脑膏点之方。
    龙脑(一分细研)麝香(一分细研)腻粉(一分)郁李仁(一分汤浸去皮)蕤仁(一分汤浸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以白蜜四两。同入在一瓷瓶中。密封头。于炊饭甑内蒸。
    
    治眼风赤痛烂。怕见风日。碜疼不可忍。胡黄连煎点眼方。
    胡黄连(一分末)黑豆(一分去皮)黄柏(一分末)龙脑(一钱细研)麝香(一钱细研)熊胆(一分细研)牛黄(一分细研)鹅梨汁(一升)上件药。先将前三味相和。于银器中。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半。滤去滓。入梨汁。及研了药少许
    治眼风赤痛。青梅煎点眼方。
    青梅(二十枚洗令净拍碎三月三日取上好者)古文钱(四十九文)白盐花(一两)川朴硝(上件药。都以浆水二大盏。内入新瓷瓶中盛。密密封头。埋净地一月后。取出可用。每点少
    治风赤眼。垂柳枝煎。点眼方。
    垂柳枝(长二寸七茎)桃枝(长二寸七茎)枸杞子(长二寸七茎)马牙硝(一分细研)桑枝钱细研)上件药。除硝及龙脑外。以浆水二大盏。于铜器中。煎至一半。去滓。重以绵滤令净。
    入硝
    治风赤眼。及痒痛。点眼铜绿膏方。
    铜绿(半两)龙脑(半钱)麝香(半钱)乌贼鱼骨(一分)马牙硝(一分)蕤仁(一分汤浸上件药。都研如粉。每用药一字。入人乳汁中。调和如膏。每以铜箸头。取少许点之。
    日三
    治风赤眼。点眼蕤仁膏方。
    蕤仁(半两汤浸去皮)腻粉(二钱)驴脂(一分)上件药。先将蕤仁研细。又下腻粉。以驴脂匀调如膏。盛于瓷合内。勿令风土入。每夜卧时
    治眼风赤。热泪。虚肿赤涩痛。茧卤点眼煎方。
    茧卤(一升青香者)青梅(二十七枚)古文钱(二十一文)上件以新瓷瓶盛。密封。于汤中煮一炊久。取出。经三日后。每以铜箸头。取少许点目中。
    
    治眼风赤碜涩。生赤脉。及膜热泪出不止。洗眼槐枝汤方。
    槐枝(一大握)柳枝(青嫩如小指大者各一大握长三寸切)青钱(三十文)青盐(半分)生朴硝(一分)醋淡得所浆水(三升)上件药。于铜器中。以慢火煎。不得令火急。常微沸。如鱼眼。又别以槐柳枝如箸长十数茎中盛
    洗风赤眼肿痛方。
    青盐(一分)决明子(一两)柴胡(一两去苗)秦皮(一两)防风(一两去芦头)蛇衔草(上件药。细锉和匀。以水三大盏。煎取两盏。滤过。每暖三合。洗眼了避风。即瘥。
    
    又方。
    腻粉(半分)铜绿(一分细研)上件药。以酥调如膏。每临卧时。先用盐汤洗眼。拭干。涂眼赤处。
    
    治风赤眼方。
    黄连(半两去须捣为末)猪胆(一枚取汁)上相和作团。都入在胆内。于屋檐下悬令干。净去尘土。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黄米大。
    
    又方。
    地龙(十条炙干)上捣细罗为散。夜临卧时。以冷茶调下二钱。服之。
    


前一页 ◇ 眼论
后一页 ◇ 治眼胎赤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