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六] 治肉极诸方
    夫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至阴遇风。为肌痹。痹不已复感变。
    汗。
    动则本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肉绝不治五日死。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木胜土。不可治也。
    
    治肉极。肌肤如鼠走。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两)石膏(二两)芎(一两)桂心(半两)羚羊角(半两)赤芍药(半两)防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
    治肉极。皮肤不通。表实里虚。外不得泄。腰脚疼痛。独活散方。
    独活(二两)当归(一两半)白茯苓(一两半)干姜(一两炮裂锉)人参(一两去芦头)黄两炙微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大豆半合。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肉极。肌肉变。舌强阴缩。腰脚疼弱。防风散方。
    防风(一两半去芦头)独活(一两半)白茯苓(一两半)人参(一两去芦头)干姜(一两炮两)桂心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肉极。虚寒则胁下阴阴。引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嗽胀满。留饮痰癖。大便不
    
    利。小腹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白术(一两)赤茯苓(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香(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
    治肉极。坐卧不安。寒气所加。体重怠堕。四肢不举。关节疼痛。饮食无味。茯苓
    
    散方。
    白茯苓(二两)黄(二两锉)牛膝(一两去苗)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人参(一两去芦两)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肉极。身体津液大泄。为风。若下焦虚极。则脚膝缓弱。并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一两半去根锉)牛膝(一两半去苗)五加皮(一两)白术(一两)山茱萸(一两)天仁(一两)独活(一两)防风(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
    治肉极。则身上如鼠走。或风痹。唇口坼。皮肤色变。宜服石南散方。
    石南(二两半)薯蓣(三分)黄(三分锉)山茱萸(三分)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桃花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肉极。四肢急强。连胁肋背。心下满痛。饮食不多。手足不举。忧恚思虑。宜服
    
    人参丸方人参(三两去芦头)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远志(半两去心)白术(一两)茯神(一两)裂锉)麦门冬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治肉极。虚寒为脾风。体重怠堕。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黄丸方。
    黄〔一(二)两锉〕巴戟(二两)桂心(一两)石斛〔二(一)两去根锉〕泽泻(一两)芍药(一两)山茱萸术(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

[卷第二十六] 治气极诸方
    夫气极者。主肺病也。肺主应气。气与肺合。以秋遇风为皮痹。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欲自日伤则引气可
    治气极。胸膈不利。咳逆短气。呕吐。不下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二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二两)橘皮(一两汤浸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
    治气极。肺虚。上气喘急。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半两)五味子(三分)麦苏子(半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
    治气极虚热。皮毛干焦。津液不通。四肢无力。宜服黄散方。
    黄(二两锉)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一两)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焙)桑根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每
    治气极。伤热则气喘。急甚则唾血。乏力。不欲饮食。口燥咽干。竹叶饮子方。
    竹叶(五十片)麦门冬(半两去心)小麦(半合)生地黄(半两)地骨皮(半两)黄(一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
    食后
    治气极。寒伤于肺。咳嗽短气。不得息。胸中迫急。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二两)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桂心(一两)麻黄(一两去香(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
    治气极。呼吸短气。脏虚腹胀。诃黎勒丸方。
    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干姜(一两炮裂锉)桂心(一两)桔梗(一两去芦头)附子(一两沉香〔二(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治气极。肺脏虚寒。腹胁胀满。呼吸短气。咳逆胸痛。四肢洒淅。皮毛干焦。肌体
    
    羸瘦。面钟乳粉(三两)五味子(三分)桂心(三分)石菖蒲(三分)鹿角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门冬(一两半去口者微炒去汗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三十丸。空心及食

[卷第二十六] 治骨极诸方
    夫骨极者。主肾病也。肾应骨。骨与肾合。以冬遇风为骨痹。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则虚痛甚是骨极之候也。足少阴气绝即骨枯。少阴者肾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即肉不着。
    日死
    治骨极。头热。肢节疼痛。不得睡卧。兼不思饮食。宜服生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一两)白茯苓(一两)当归(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人参(一两去芦头)车两炙微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骨极。肾虚。脚膝骨髓酸痛。宜服酸枣仁散方。
    酸枣仁(八两微炒)虎胫骨(八两涂酥炙令黄)熟干地黄(八两)杜仲(三两去粗皮炙令黄)上件药。细锉。以清酒一斗五升。浸经三日。曝干后入酒又浸三日。曝干。如此浸令酒尽。
    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骨极。宜服强骨髓。令人充健。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防风(二两去芦头)黄(二两锉)鹿角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先煎地黄汁。减一升。内前药末入汁中。次入髓。搅令匀。慢火煎如
    治骨极。肢节酸疼。脚胫无力。两耳虚鸣。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干)补骨脂(一两微炒)鹿茸(一两)牛子仁(一两)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
    治骨极。肌体羸瘦。肾脏虚弱。腰脚无力。肢节烦疼。宜服鹿角胶丸方。
    鹿角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补骨脂(一两微炒)石斛(一两去根锉)熟干地黄(一两)薯干别捣为两)酸枣两)肉苁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
    治骨极。肾脏劳伤。少气不足。羸瘦无力。肢节酸疼。腰脚多痛。不能久立。宜服
    
    填骨髓。
    生地黄(八斤净洗浪干捣绞取汁)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滤取汁)牛髓(一斤)白蜜(二斤)于银锅中熬酸枣仁两炮裂去两)补骨脂(炙令黄锉)菟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前地黄煎汁。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酒化下
    治骨极。羸瘦。心神虚烦。脚膝疼痛。久立不得。宜服熟干地黄丸方。
    熟干地黄(二两)白茯苓(一两)牛膝(一两去苗)羚羊角屑(三分)酸枣仁(一两微炒)分)石斛(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
    治骨极。膝胫酸疼。肢节多痛。服虎胫骨酒方。
    虎胫骨(一具涂酥炙令黄)上件药。捣碎。用米曲一依常法酿酒。二十日熟。每取一中盏。空心及晚食前。暖过服之。
    
    治骨极实热。骨髓酸疼。宜服生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生天门冬汁(一升)白蜜(半斤)上件药。相和令匀。以慢火煎如膏。每于食后。煎竹叶汤调下半匙。
    


前一页 ◇ 治脉极诸方
后一页 ◇ 治精极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