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六] 治蛊毒下血诸方
    夫蛊者。能变化为毒。有蓄事者。以毒害人。多因饮食内行。人中之者。心腹燥痛。烦毒不可忍。蚀人五脏。下血瘀黑如烂鸡肝也。
    
    治蛊毒下血。皆如烂肉。令人心腹痛。如有物啮。若不即治。蚀人五脏乃死遍。
    
    宜服槲树北阴白皮(四两)桃根白皮(四两)皮灰(一两)乱发灰(一两)大麻子汁(五升)上件药。先以水五大盏。煮槲树皮桃根皮。取浓汁二盏。和麻子汁。每服。暖汁一中盏。调及诸
    治中蛊。下血如鸭肝。腹中痛。急者。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一两)川升麻(一两)犀角屑(一两)地榆(二两锉)白荷(二两)桔梗(半两去芦头)黄柏(半两锉)黄芩(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蛊下血欲死。宜服此方。
    蔷薇根(一两锉)牛膝(半两去苗)连翘子(一两)蜡(一分)上件药。捣筛。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不计时候。分为三服。
    
    治蛊毒腹痛下血。踯躅花散方。
    踯躅花(一两酒拌炒令干)干姜(一分炮裂锉)藜芦(一分去芦头)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脐)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野葛根皮(一分)桂心(一分)朱砂(一分细研)雄黄(一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空腹。以冷水调下一字。
    
    治蛊毒。大便下血。日数十行。宜用此方。
    巴豆(七枚去心皮研纸裹压去油)藜芦(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芫青(糯米拌炒令微黄去翅足)白矾(烧令汁尽)以上各二(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绵裹一大豆许。纳下部中。日二三度易之。
    
    治蛊毒下血方。
    皮(烧为灰)上细研。以煎水调下二钱。日三服。
    
    治卒中蛊毒。下血如鸡肝。昼夜不止。四脏悉损。唯心未毁。宜服此方。
    桔梗(去芦头)伏龙肝以上等分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服。不能下药。以物发口开灌之。心中当须臾自定。服七日止。当食猪肝以补之。
    

[卷第五十六] 治中恶诸方
    夫中恶者。是人精神衰弱。为鬼邪之气卒中之也。夫人阴阳顺理。荣卫调平。神守则强。邪凡卒死。
    
    治卒中恶。客忤。飞尸入腹。鬼击。及中蛊毒。吐血下血。心腹卒痛满。及热毒
    
    痛。六雄黄(一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一两)藜芦(一分去芦头)野葛(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芫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服后或吐或汗出。即住服。
    
    治中恶喘急。心腹胸胁痛。宜服此方。
    东引桃枝皮〔二两(一握)〕白杨皮(一握)真珠(一两细研)栀子仁(十四枚)当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豉五十粒。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中恶。心腹痛。胸胁短气。当归散方。
    当归(二两锉碎微炒)栀子仁(一两)桃白皮(二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一两)蓬莪术(一两)桂心(一两)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中恶客忤垂死。宜服朱砂丸方。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雄黄(一两细研水飞过)麝香(一分细研入)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为末)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都细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丸。不利更服三丸。渐加至
    又方。
    空青(一两细研)麝香(一分细研)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上件药相和。研令匀。每服。以醋一合汤一合相合。调散半钱。不计时候服之。须臾即吐为效。
    
    治卒中恶。心腹刺痛。气急胀满方。
    雄黄(半两)赤小豆(半两炒熟)瓜蒂(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浆水调服一钱半。当小吐立止。不吐加至二钱。
    
    治卒中恶。心腹刺痛烦乱方。
    麝香(一分细研)犀角屑(半两)木香(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浆水调服一钱半。加至二钱。频三五服即瘥
    治中恶。心神烦闷。腹胁刺痛。宜服此方。
    韭根(一把)乌梅(七颗)吴茱萸(一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二服。
    
    治中恶。闷乱腹痛。心膈不利。宜服此吐方。
    桂心(半两细锉)生姜(一两细切)栀子仁(十四枚)豉(二合)人参芦头(一分细锉)上件药。都以酒二大盏。煎取一盏。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二服。取吐为度。
    
    治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痛甚者。短气不语。不知痛处。手摸按之。即知痛处
    
    遍。宜上以艾叶令碎。着痛上令浓二寸。以熨斗纳着灰火熨艾上。令热透。如冷即再熨之。
    
    治中恶。心痛欲绝方。
    釜底墨(半两)盐(一钱)上件药。和研。以热水一盏调。顿服之。
    
    治卒中恶方。
    牛粪新者。绞取汁三合为一服。若口不开。拗开口纳药也。若无新者。干即加水煮之。
    
    治卒中恶气绝方。
    上以上好朱砂细研。于舌上书鬼字。额上亦书之。此法极效。
    

[卷第五十六] 治尸厥诸方
    夫尸厥者。是阴阳气逆也。此由阳脉卒下坠。阴脉卒上升。阴阳难居。荣卫不通。真气厥乱声。
    沉即面青阳俱
    治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如死。听其耳中修修有如啸声。而股内暖者
    
    是也朱砂(三分细研)雄黄(三分细研)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桂心〔一两半(一两)〕巴豆(二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五丸。不利更下二丸。若利多即止之。
    
    治尸厥不语。返魂丹方。
    生玳瑁(一分)朱砂(一分)雄黄(二分)白芥子(一分)麝香(一钱)上件药。同研如粉。于瓷器中溶安息香和丸。如绿豆大。或冲恶不语。不计时候。以小便下五丸。核子热风只一丸。
    
    治中恶暴死方。
    菖蒲(二两)上捣细罗为散。取半钱着舌底。又吹入两鼻孔中。及下部中。更吹入两耳内。即活矣。
    
    又方。
    捧两手莫放。须臾即活。
    
    又方。
    握两大拇指令固。即活。
    
    又方。
    上以竹管吹下部。数人更易吹之。气满即活。
    
    又方。
    吹皂荚末入鼻中令嚏。即活。
    
    又方。
    以竹管令人更易吹两耳中。不过良久即活。
    
    又方。
    酒磨桂心灌之。即活。
    
    又方。
    研麝香一钱。醋和灌之。即活。
    
    又方。
    取床下土。小便研灌之。沥入口鼻。即活。
    

[卷第五十六] 治卒死诸方
    夫卒死者。由三虚而遇贼风也。所为三虚者。谓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时之和三如死中恶不
    治卒死。但有微气。心上稍暖者。服此五神返魂丹方。
    朱砂(半两)牛黄(半两)安息香(半两)砒霜(半两)大蜘蛛(五枚重午日采袋内盛通风勿令死)上先细研四味。方入蜘蛛。又研令匀。用不蛀皂荚三寸。去黑皮。以水三合汁。便入少粟一丸
    治卒死及感忤。口噤不开者。宜服此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干姜(半两炮裂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枣瓤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五丸。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卒死中恶。及尸厥方。
    上以葱刺其耳中鼻中。血出者。是活候也。其欲苏时。当捉两手莫放之。须臾。死人自当举手捞人。言痛乃止。男左女右。鼻内令葱入五寸为则。立效。
    
    又方。
    上以绵渍好酒。手汁令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惊动。
    
    又方。
    半夏捣为末。如大豆许。吹其鼻中。
    
    又方。
    捣韭取汁以灌口中。
    
    又方。
    取猪膏如鸡子大。以醋一合煮沸。灌喉中。良。
    
    又方。
    卒死而壮热者。用白矾半斤。以水二斗煮消。以渍脚即活。
    
    又方。
    截豚尾取血灌之。并缚豚以枕之。死人须臾活矣。
    
    又方。
    视其上唇里弦弦者。白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
    
    又方。
    上用小便灌其面数。即能回语。此是扁鹊法。
    
    又方。
    以雄鸡头取血。以涂其面。干复涂之。
    
    又方。
    上以女青捣。细罗为散。用一钱。发开口纳喉中。以水及醋下之。立活。
    
    治忤打死。心田暖。宜用此方。
    取葱白纳于下部中。及鼻中。须臾即活。
    


前一页 ◇ 治蛊毒吐血诸方
后一页 ◇ 治卒忤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