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六] 治蛊毒诸方
    夫蛊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人有固造作之者。多取虫蛇之类。以瓷器中盛。则任其自相啖利。
    趋于
    治蛊毒。皂荚散方。
    猪牙皂荚(一两去黑皮涂酥炙黄焦去子用)木香(半两)雄黄(一钱细研)天麻(一两)当归(一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煎水调下一钱。
    
    治中蛊毒。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易无常。宜服羊角散方。
    羊角(五两炙令微黄)荷(四两半)栀子仁(七枚)牡丹(一两)赤芍药(一两)黄连(一两去须)犀角屑(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国中蛊毒。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两)桔梗(一两去芦头)栝蒌根(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蛊毒方。
    雄黄(半两细研)朱砂(半两)藜芦(一分去芦头微炙)鬼臼(一分去须)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每空腹。煎干姜汤下三丸。当转下恶物并虫等。当烦闷。后以鸭为羹食之。
    
    治蛊毒。喉中如物啮。咽之不入。吐之不出。或下鲜血。渐将羸瘦。腹大。食饮不
    
    下。
    桃白皮(一两半五月五日午时采阴干临用去黑皮)大戟〔二(三)分锉碎微炒〕斑蝥(三分糯米拌炒微黄去翅足)上件三味。并别捣细罗。都合和一处研匀。每服空心。以粥饮清汁调下一钱。良久更少吃粥良
    治蛊毒。心腹坚痛。面目黄瘁。羸瘦骨立。宜服此方。
    雄黄(三分细研)朱砂(三分细研)藜芦(半两去芦头炙)莽草(半两微炙)鬼臼(半两去令黄去翅足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腹。以温酒下五丸。少时更吃一盏粥饮。或利出诸丸。以吐利为度。
    
    治万病蛊毒。风气寒热。乌头酒方。
    川乌头(四两炮裂去皮脐)附子(四两炮裂去皮脐)芎(四两)藜芦(四两去芦头炙)黄芩(四两)桂遍去滑)柏子仁(六两)麦上件药。并细锉。以六月曲十斤。秫米一硕。酿如酒法。其药用青布袋盛之。沉着瓮底。泥头。春秋七日。夏五日。冬十日。乃成。每温服一小盏。日三服。以知为度。有病。利下状如漆。五十日悉愈。其效如神。
    
    治蛊毒难愈。喉中妨闷。瘦如骨立。遍宜服此方。
    越燕屎(一合微炒)独头蒜(五枚)上件药。同捣如膏。丸如杏核大。每服空腹。以粥饮清下十丸。加至十五丸。其蛊尽化作鲜血。
    
    治五种蛊毒悉主之方。
    马兜铃根(三两捣筛分为三贴)上件药。一贴。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空腹顿服。当随时吐蛊出。未快吐再服之。以快为度。
    
    治飞蛊。状如鬼气者。宜服此方。
    雄黄(半两)麝香(半两)犀角末(半两)上件药。都细碎为散。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水调下一钱。
    
    治百蛊不愈方。
    取鹁鸽热血。随多少服之。
    
    又方。
    取越燕头血。随多少饮之。
    
    又方。
    取白鸽毛粪。烧灰细研。每服。以粥饮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又方。
    生栝蒌根(捣取汁一盏)酱汁(半合分)上件药相和。温服之。须臾尽吐蛊出。
    
    治蛊毒方。
    上取商陆根五两。净洗细切。用生姜半两和拌。取自然汁半中盏。取五更初服。服了坐片时。即却睡。至平旦时如不动。即以茶一盏投之。得利出本物。即以冷水洗手面。便止。
    煮薤
    又方。
    榉皮(广五寸长一尺)蔷薇根(五寸如大指大)上件药细锉。以水一中盏。清酒二盏。煮至二盏。去滓。分温二服。当利下蛊物。
    
    又方。
    土瓜根(大如指长三寸)上锉。以酒半盏。浸二(一)宿。旦为一服。当吐下蛊即瘥。
    
    又方。
    皂荚(一挺长一尺者去黑皮子生用)上件药。以酒一大盏。浸一宿。空心去滓服之。得利即瘥。
    
    又方。
    荠(二两)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三钱。
    
    又方。
    槲树北阴白皮(一大握长五寸)上件药。以水三中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顿服。当吐即愈。
    
    治凡畏忌中蛊欲死。宜服甘草汤方。
    甘草(半两生用)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顿服之。当吐痰出。若平生要预防蛊者。宜熟炙煮汁服。即内消不吐。神验。
    
    治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病变无常方。
    猪骨髓(五两)蜜(一升)上同煎之令熟。分为十度服之。日三四服即瘥。
    
    又方。
    桃树寄生(三两)上捣罗为末。不计时候。如茶点一钱服。
    
    治忽中蛊毒方。
    上取白鸡鸭血灌口中。立效。
    
    治中蛊心痛方。
    上取败鼓皮一片。烧灰细研。粥饮调服二钱。病患须臾。自当呼蛊主姓名。便愈。
    
    治中蛊毒神验方。
    上取胡荽根捣汁半盏。不计时候服之。其蛊立下。和酒服之更妙。
    
    又方。
    上取相思子三七枚。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暖水半盏调服之。令尽即吐。且抑之勿便

[卷第五十六] 治五蛊诸方
    夫蛇蛊者。面色青黄。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胸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
    者。
    生疮又云肉如出。
    病发或病柱不去之。其色大青是蛊毒也。昔身体摇动。如鱼得水状。
    
    治五般蛊。皆噎喉妨闷。不得只作喉病。切须审细治之。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两)荷根(二两)黄连(一两去须)茜根(一两)当归(一两)羊皮(三寸炙令焦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五蛊。吐血伤心腹中。或气塞咽喉。语声不出。气欲绝。饮食吐逆。上气。去来
    
    无常
    攻胸膈腹胁间雄黄(半两细研)川椒目(半两微炒去汗)鬼臼(半两去须)莽草(半两微炙)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木香(半两)藜芦(半两去芦头)白矾(半两烧令汁尽)獭肝(半两微炙)附子(半两炮色去翅足)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粥饮下五丸。以利为效。
    
    治五蛊。及中恶气。心腹胀满。不得喘息。心痛积聚。及疝瘕。宿食不消。吐逆呕
    
    哕。
    蜈蚣(一枚微炙去足)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脐)白矾(半两烧令汁尽)藜芦(一分去芦头)雄黄(一分细研)鬼臼(一分去须)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二丸。
    
    治五蛊毒。令病患唾水中。沉者。宜服此方。
    巴豆(一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豉(三粒)釜底墨(一钱)上件药。捣研。以软饭和。分为三丸。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一丸。
    
    治五种蛊毒。蛇蛊。食饮中得之。咽中如有物。咽又不下。吐之不出。闷乱不得
    
    卧。心马兜铃根(一两捣末)荷根(半两)上件药。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顿服。其蛊并当吐出。
    
    又方。
    麝香(一钱细研)上以温水空腹调服。即吐出蛊毒。
    
    治蜣螂蛊。得之。胸中忽然哽。怵怵如虫行。咳而有血。咽喉多臭气方。
    取猪脂半分(合)服即下。或吐之自消也。
    
    治虾蟆蛊及蝌蚪蛊。得之。心腹胀满。口干思水。不能食。闷乱。大喘而气发。宜
    
    服此车辖脂半升以来渐渐服之。其蛊即出。
    
    治草蛊毒。入人咽喉。刺痛欲死。宜服此方。
    桔梗(一两去芦头)犀角屑(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暖酒调下三钱。
    
    治草蛊术。在西凉更西。及岭南人。多行此毒。入人咽刺痛求死方。
    上服甘草蓝汁即自消。
    
    又方。
    马兜铃苗(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温水调服一钱。自消。
    
    治蛊似蛔。宜服此方。
    雄黄末(一字)麝香末(一字)上件药。取生羊肺如指大。以刀开。纳雄黄等末。以肺裹吞之。
    
    又方。
    上以淘盐汁调甘草末三钱。服吐之效。
    
    治食中有蛊毒。令人腹内坚痛。两目黄青。淋露骨立。病变无常处。宜服此方。
    炉中取铁精细研。别捣鸡肝。和丸如梧桐子大。任食。前后以暖酒下五丸。
    


前一页 ◇ 治走疰诸方
后一页 ◇ 治蛊疰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