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治耳耵聍方第五
    《病源论》云∶耳耵聍者,是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耳皆有之,轻者不能为患,若加以风热《葛氏方》治耵聍塞耳而强坚不可得挑出方∶捣曲蚯蚓,取汁以灌耳中,不过数灌,摘之皆出。(《千金方》同之。)

[卷第五] 治百虫入耳方第六
    《葛氏方》治百虫入耳方∶以好苦酒渍椒灌之,以起行便出。
    又方∶绵裹猪肪塞耳,须臾虫死,出着绵。
    又方∶闭气,令人以芦管吹耳。
    又方∶捣生姜汁灌之,韭汁亦佳。
    又方∶以两刀于耳前相敲作声,虫即出。
    又方∶温汤令的的(都洒反)尔,以灌之。
    又方∶烧干鳝头屑,绵裹塞耳,立出。
    又方∶以草带钩草向耳孔,即诸虫皆出,勿令钓罗耳孔中,内虫即死耳中。
    《短剧方》虫入耳者方∶取椒一撮(七活反)末之,以半升酢浆渍取汁,温灌耳中,行十四步,虫则出。
    又方∶酱、苦酒、浆汁灌之。
    又方∶绵裹白膏塞耳,虫则死,着绵出。
    又方∶用车毂脂涂耳孔,虫则出。
    《极要方》百虫入耳方∶以苦酒灌之。
    又方∶生姜汁灌之。
    又方∶韭汁亦佳。
    《千金方》虫入耳方∶桃叶。塞耳,立出。
    又方∶以葱涕灌耳,即出,大验。
    又方∶车脂涂耳孔,虫自出。
    《范汪方》虫入耳方∶水银如大豆置耳中,须臾令耳向下,以铜物击齿数十,即出。
    又方∶捣(KT)菜,以汁灌之。
    《新录方》治虫入耳方∶干姜末吹耳中,出。
    又方∶绵裹铜屑塞耳。
    《龙门方》疗百虫入耳方∶熬胡麻,以疏布裹作枕,枕头即出。
    又方∶铜器近耳边打作声,即出。
    

[卷第五] 治蜈蚣入耳方第七
    《葛氏方》蜈蚣入耳方∶取新热豚肉若炙猪肉以当耳孔中安之,即出。
    《医门方》治蜈蚣入耳方∶炙猪肉令香,掩耳,立出。(《千金方》同之。)《极要方》治蜈蚣入耳方∶以椒叶裹盐,炙令热以掩耳,冷即易,立验。
    

[卷第五] 治蚰蜓入耳方第八
    《葛氏方》云∶蚰蜒者,世呼为土蛩,似蜈蚣,黄色而细长,治入耳方∶以水银如大豆一枚,泻耳中。
    又方∶熬胡麻,以葛囊盛,枕之,虫闻香觉出,即瘥。(今按∶《医门方》捣碎用之。)《短剧方》治蚰蜒入耳方∶炒麻子,葛囊盛之,倾耳枕之,虫闻香则出。
    《极要方》治蚰蜒入耳方∶灌油即出。
    又方∶桃叶汁灌之。
    又方∶铜器近耳边,即出。(今按∶《医门方》∶打作声。)《千金方》治蚰蜒入耳方∶牛乳灌之。
    

[卷第五] 治蚁入耳方第九
    《葛氏方》治蚁入耳方∶炙脂膏香物,安耳孔边,则自出。
    又方∶烧陵鲤甲末,水和灌耳中,出。
    《龙门方》云∶耳边炙肉,即出。
    《医门方》云∶以猪头炙令香,安孔边,立出。
    

[卷第五] 治飞蛾入耳中方第十
    《葛氏方》治飞蛾入耳中方∶以苇管吹之,立走出。
    

[卷第五] 治水入耳方第十一
    《新录方》治水入耳方∶取鱼目为灰,纳水中便出。
    《龙门方》治水入耳方∶取水银豆许,安耳边,水出。
    

[卷第五] 治耳中有物不出方第十二
    《千金方》云∶耳中有物不可出方∶以麻,从一头令散,涂好胶柱,着耳中物令上,停之令相着,徐徐引之令出。
    

[卷第五] 治目不明方第十三
    《病源论》云∶夫目者,五脏六腑阴阳精气,皆上注于目。若为风邪所侵,则令目暗不明也《养生方》云∶恣乐伤魂,魂通于目,损肝则目暗。
    《靳邵服石论》云∶凡洗头勿使头垢汁入目中,令人目痛。
    《养生要集》云∶以冷水洗目,引热气令人目早瞑。
    《治眼方》云∶治眼七病,一伤于房,精气虚竭;二伤大风;三伤于大寒;四伤于大热;五翳,或时苦疼痛,或但冥无所见。治之方∶决明子(四分)车前子(六分)白术(六分)地肤子(六分)细辛(四分)柏子仁(六分)凡八物,下筛,服方寸匕,日三。百日后眼疾除,远视明。
    又云∶治眼失精,一岁二岁至三四岁,或目中无他病,但无所见,如绢中视。决明散方∶马蹄决明(二斗)凡一物,冶下筛,以粥清服方寸匕,日三。禁食生鱼猪肉辛菜。
    《葛氏方》治目失明三十年不识人钟乳云母散方∶钟乳(四分)茯苓(四分)远志(四分)细辛(四分)云母(四分)上五物,捣下筛为散,服半钱匕,稍增至一钱。
    又云∶治目不明方∶决明子(一分)蕤核仁(分)黄连(二分)秦皮(二分)上四物,切,以水八合,煎取三合,沾绵洗目中。
    又方∶三岁雄鸡冠血,数数敷之自瘥。
    《大唐延年方》治目茫茫无所见芜菁散方∶芜菁子(小二升,以水一大斗,煮取令尽,汁出日干,熬散)炼胡麻(小三升,熬为散)二味冶合,以饮苦酒服之。
    《短剧方》治目卒不所见方∶锉梓木,煮以洗目,日三。(《葛氏方》同之。)《千金方》神曲丸主明目百岁可读细书方∶神曲(四两)磁石(二两)光明砂(一两)三味,饮服如梧子三丸,不禁。常服益眼力。众方不及,学人宜此知方神验,不可言。
    又方∶芜菁子三升,净淘,醋味清酒三升煮令熟,曝干,冶下筛,以井花水和服方寸匕,日又方∶三月三日采蔓菁花,阴干,末之,空腹井花水服方寸匕。久服长生目明,可夜书。
    又方∶胡麻一石,蒸三十遍,末之,每日酒服一升。
    又云∶治目茫茫不明如年老方∶鲤鱼胆一枚,取汁染绵,拭目。
    又云∶治眼暗灸方∶灸大椎下,数取第十节。正当脊中央二百壮,唯多为佳,至验,不须方《录验方》黄连太一丸治肝气热冲目令视瞻方∶黄连(二斤)凡一物,以好清酒一升,淹一宿,出曝之,干,复纳酒中。如是十过,酒尽为度。干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七丸,日再。禁、猪、鱼、犬、马、鸡肉、五辛、生冷,余依药法。
    《苏敬本草注》云∶捣绞地肤汁洗之。(今按∶《录验方》∶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范汪方》治目冥茫茫方∶蕤核(三分)黄连(二分)干姜细辛(各一分)凡四物,咀,蜜三合,水三合渍之一宿,煎得二合,如米注目中,日三四。
    《集验方》治目不明苦泪出方∶用乌鸡胆,临眠敷之,良。
    又方∶摘小酸模茎汁注四,数为之。
    《僧深方》治目盲十岁,百医不能治,郁金散方∶郁金(二两)黄连(二两)矾石(二两)凡三物,冶令筛,卧时着目中,如黍米,日一。
    

[卷第五] 治目清盲方第十四
    《病源论》云∶清盲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若脏虚有风邪痰饮乘之谓之《眼论》云∶夫人苦眼无所因起,忽然幕幕,不痛不痒,渐渐不明,经历年岁,遂致失明。
    要针又云∶夫清盲之为病,发在于内。有障状似凝膏,大如楮子,浮在眼内,游泊水中,正障瞳虚谈,辞妄说,徒施千万,竟不收一,虽复卢医起骨,华佗解KT,此皆偏学一边,各善一术。至于清盲内障,则自拱手。
    《治眼方》治眼清盲无所见斑浮鸠散方∶斑浮鸠(一头,冶如食法,炙令熟)决明子(半升)细辛(二两)防风(二两)凡四物,咀,合封十五日,干之,冶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又云∶治清盲无所见三十年方∶细辛(一分)荧火(十二枚)芜菁子(一升)鲤鱼胆(三枚)凡四物,冶芜菁子,细辛,荧火下筛,以鱼胆和之,不足,人乳汁益之,服如梧子三丸,七又方∶猪胆(一枚)凡一物,微火上煎之,令可丸以如黍米,纳眼中食顷有验,如方始生翳宜少敷,不可过多。
    《耆婆方》治人目清盲昼夜不见物方∶秦皮、升麻、黄芩分等,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沾绵,敷目中。
    《短剧方》目清盲无所见方∶以赤鲤鱼胆并脑,杂真珠合和,绵取注中。
    


前一页 ◇ 治耳方第四
后一页 ◇ 治雀盲方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