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治鼻中息肉方第三十二
    《病源论》云∶肺气通于鼻。肺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冷搏于《范汪方》治鼻中息肉通草散方∶通草(半两)矾石〔一两(熬)〕真珠(一铢)凡三物,合冶下筛,展绵如枣核,取药如小豆,着绵头,纳鼻中,日再。(今按∶《集验方《千金方》治鼻息肉方∶矾石末,以面脂和,绵缠着鼻中,数日息肉随药出。
    又方∶灸上星穴二百壮。又上星相去三寸,各百壮。
    《葛氏方》治鼻中生息肉不通利方∶矾石,胡粉,分等末,以青羊脂和涂肉上,数佳。
    又方∶末陈瓜蒂,注息肉。
    《博济安众方》疗鼻塞息肉不通方∶上,以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自通。
    《效验方》治鼻内肉方∶胡麻,成炼矾石等分末,以针刺息肉令破,以末敷之,日二。以瘥为限。
    

[卷第五] 治鼻中生疮方第三十三
    《病源论》云∶鼻是肺之候也,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
    《千金方》治鼻中生疮方∶烧祀灶饭,末,涂鼻中。
    又方∶烧故马鞍,末,敷之。
    又方∶捣杏仁,和乳敷之。
    又方∶马牛耳垢,敷之。
    又云∶治蚶(呼该反)虫食鼻方∶烧铜箸,纳酢中,涂之。
    

[卷第五] 治鼻痛方第三十四
    《千金方》治鼻痛方∶恒以油涂鼻内外。
    又方∶涂酥亦佳。
    

[卷第五] 治鼻中燥方第三十五
    《耆婆方》治人热风鼻中燥脑中方∶杏仁一小升(去皮炙),苏二升,纳杏仁于苏中煎之,杏仁黄,沥出之,纳臼中捣作末,还纳

[卷第五] 治鼻衄方第三十六
    《病源论》云∶肺开窍于鼻,热乘于肺,则气亦热也。血气俱热,血随气发出于鼻,为鼻衄《医门方》云∶上实下虚,其人必衄,衄发从春至夏,为大阳衄;从秋至冬为阳明衄。
    《短剧方》治鼻衄血出数斗,眩(胡蠲反)冒,剧者不知人方∶干姜屑,龙骨末,吹之即止。
    又方∶取乱发五两烧之,冶末,取如枣核着筒头,吹着鼻孔中。不止,益末吹之。并服方寸又云∶治鼻衄积年,夜卧起而肩头有凝血数升,众治不瘥方∶舂叶绞取汁,日饮三升,不过四五饮愈,神良。
    《千金方》治鼻血出不止方∶冷水净漱口,含水,以苇管中吹二孔中,即止。
    又方∶葱白一把,切,捣,绞取汁,沥鼻中三两滴,入即止。
    又方∶地黄汁五合,酒一合,煮取四合,空腹服之。
    禁酒炙肉。旦旦服粳米饮。
    又方∶湿布敷胸上。
    又方∶灸上星穴五十壮,在当鼻入发际一寸。
    又方∶灸涌泉二穴各百壮,在足心陷者中。
    《葛氏方》治鼻卒衄方∶苦酒渍绵,塞鼻孔。
    又方∶釜底黑末,以吹纳鼻中。
    又方∶水和粉如粥状,以墨和,服之多少在意,立愈。
    又方∶以绵裹白马矢塞鼻。杂文马矢悉可用,若大甚者绞马矢汁,饮一二升。可用干者绞取又云∶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方∶蒲黄五合,以水一升和,一顿服。
    又方∶铧以柱鼻下。
    又方∶熬盐三指撮,以酒服之,不止,更服也。
    《极要方》疗鼻衄出数升,令人眩冒,剧者不知人方∶桂心(三两)干姜(一两)乱发灰(一两)上,为散,先食浆水,粥服方寸匕,日二。
    《博济安众方》疗鼻衄不止方∶上,以糯米二合细研,以冷水顿服。
    《广济方》治鼻衄出血不止方∶新汲水淋头顶上六七斗,并将浸脚立效。
    又方∶童子小便三四灌入鼻中,立效。
    又方∶干姜削令头尖,微煨,塞鼻中,立效。
    《范汪方》卒衄出不止方∶书额上作“由”字。
    又方∶浓融胶,胶额,胶燥血断已,用良。
    又云∶热病鼻衄多者出血一二斛方∶蒲黄五合,水五升和,饮一顿尽,即愈。
    《医门方》治鼻衄血出不止方∶生地黄汁服一升,须臾二三服,兼以冷水淋顶上,立愈。
    《如意方》治鼻衄术∶取衄血以书其人额云“今某日,血忌”字,即止。当随今日甲乙也《广利方》疗鼻衄出血不止方∶浓研经墨点鼻中,立效。
    《龙门方》疗鼻出血不止方∶捣刺蓟汁饮一升,验。
    又方∶灸头顶上七壮。
    

[卷第五] 治鼻中物入方第三十七
    《千金方》治卒食物从鼻中落入头中,介介痛不出方∶牛脂若羊脂,如大豆大,纳鼻孔中。以手取脂,须臾脂消,则物逐脂俱出。(今按∶无牛羊

[卷第五] 治紧唇生疮方第三十八
    《病源论》云∶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耶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集验方》治沈唇方∶烧矾石令沸,杂胡粉以敷之。
    《千金方》治紧唇方∶腊贴一宿,瘥。
    又方∶炙松脂粘贴,瘥。
    又方∶灸虎口,男左女右,七壮。
    又方∶先灸疮后,取蛇灰敷之,大验。
    又方∶烧乱发、蜂房、六畜毛作灰,猪脂和,敷之。
    又云∶治唇边生疮连年不瘥方∶取八月蓝叶十斤,绞取汁,洗之,日三。
    《葛氏方》治审唇常疮烂方∶烧葵根敷之。
    又方∶头垢敷之。
    又方∶东壁土敷之。
    《新录方》治审唇方∶荷汁和酒洗,日二三。
    又方∶马苋捣汁洗之,日三。
    又方∶槟榔KT灰敷上。
    又方∶榆根白皮粘贴。
    《龙门方》疗紧唇方∶取地黄叶于坏瓦器中捣之使烂,待干,刮取末,涂验。
    《短剧方》治紧唇方∶俗谚言∶良方善伎,出于阿氏。是余少时,触风乘马行猎,数苦紧唇。人教缠白布作大灯,

[卷第五] 治唇生核方第三十九
    《病源论》云∶有风热邪气乘之,而冲发于唇,与血气相搏,则肿结。外为风冷乘,其结肿《葛氏方》治唇紧重忽生丸核稍大方∶以刀锋决去其脓血,即愈。
    《千金方》治唇紧生核方∶取猪矢平量一升,以水绞取汁,温服。
    又云∶唇舌忽生臼方∶烧鸡矢白作屑,以布裹,着病上,含,日三。
    

[卷第五] 治唇黑肿硬方第四十
    《千金方》治唇黑肿痛痒不可忍方∶取四文大钱,于磨石上,以腊月猪脂磨,取汁,涂之。
    又方∶以竹弓弹之,出其恶血,亦瘥。
    《医门方》疗人口唇皮黑,坚硬作痂,皮裂时血出,恒痛唇皮起落复生,历年不瘥方∶上,以山中黄泥和水,研令细熟以涂唇上,当有毛出,抽取烧之。又涂毛尽,瘥。其毛千得

[卷第五] 治唇破方第四十一
    《葛氏方》冬月唇干血出者方∶熬桃仁,捣猪脂和涂之。(《千金方》同之。)又云∶唇卒有伤缺破败处者方∶刀锋细割开,取新杀獐鹿肉,以锉补之。患兔缺又然,禁大语笑,百日。
    

[卷第五] 治唇面KT方第四十二
    《千金方》治远行唇口面KT裂方熟煎猪脂。将行夜,常涂面卧,行万里,野宿,不损。
    《本草》云∶涂酥良。
    

[卷第五] 治口舌生疮方第四十三
    《病源论》云∶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葛氏方》治喉口中及舌生疮烂方∶含好淳苦酒即愈。
    又方∶锉黄柏,恒含之。
    又云∶若口表里皆有疮者方∶捣白荷根,酒渍含汁。
    《录验方》治口中十二病,或肿;或有脓血;或如饭粒,青白黑起;或如鼠乳;或有根下断甘草桂心生姜细辛(各一两)凡四物,淳苦酒三升,煮取一升,适寒温含之。
    《千金方》治口热生疮方∶升麻(六分)黄连(二分)上二味,筛,绵裹,含咽汁,亦可唾去之。
    又云∶口中疮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疮三年以上不瘥方∶浓煮蔷薇根汁,冷,稍稍咽之。冬用根,夏用茎叶。
    论云∶凡患口齿有疮,禁油、面、酒、酱、咸、酸、腻、干枣。瘥后七日慎弥佳。蔷薇根为入生蜜二合,旋旋含之吐之。)又云∶舌上疮方∶猪膏(一斤)蜜(二升)甘草(如指三寸)上三味,咀合煎,相得;含枣大,稍稍咽之,日三。
    《经心方》治口疮久不瘥方∶枣膏三斤,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五升。数洗愈。
    《随时应验方》口疮方∶干姜火炙,口中含,吐热水尽,即瘥。
    《龙花妙方》口疮方∶含矾石,吐去水,良。(今按∶《博济安众方》∶以白矾锻石涂之。)又方∶以井水,日三漱,弥好。
    《崔禹锡食经》口疮方∶食石良。
    《博济安众方》疗口疮舌硬语不得方∶白矾石(一分)桂心(一分)上为末,安舌上即语。
    《范汪方》治人口生疮方∶杏子(一枚)黄连(一节)甘草(一寸)(今按∶《本草》∶甘草一尺者重二两为正,仍一凡三物,冶下筛,绵絮裹之,纳着口中含之,含汁稍咽之,已用验。
    《集验方》治口中生疮方∶取黄柏削去皮,作如鸭舌含之,咽汁,弥好。蜜渍含亦佳。
    《效验方》治口烂疮无复皮方∶黄连(三分)附子(一分)榆皮(三分)凡三物,冶筛,和蜜,绵裹如杏子和之;药味尽吐出,更含。
    


前一页 ◇ 治鼻塞涕出方第三十一
后一页 ◇ 治口舌出血方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