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 水气肿鼓胀方四首
    (数是四首)千金翼疗水气肿鼓胀,小便不利,山琏治韦司业得差,司业侄云表所送云数用神验。莨菪丸方。
    莨菪子(一升)羚羊肺(一具青羊亦佳汤微炼即薄切之曝干捣作末)上二味,以三年大酢,渍莨菪一伏时出之,熬令变色,熟捣如泥,和肺末蜜和捣作丸,食后一食久,服如梧子大四丸,麦门冬饮服之喉中干口粘妄语为候,数日小便大利即瘥。
    麦门冬饮法。
    麦门冬(二十五枚去心)米(二十五粒)上二味,以三合半水煮之,米大熟,去滓以下丸。每服常作。(千金同出第二十卷中)救急疗水气腹鼓胀硬,频试要效方。
    葶苈子(七两熬)茯苓(三两)吴茱萸(二两)椒目(三两沉水者)甘遂(五两)上五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五丸,日三服,不知稍加丸,以利为度。禁食如药法,并酢物。(出第九卷中)古今录验疗大水肿腹如鼓,坚如石方。(出胡洽)葶苈(一升熬)椒目(一升)芒硝(六两)水银(十二两)上四味,以水煮炼水银三日三夜,数益水,要当令黄白以合,捣药六万杵,自令相和如梧子,先食服一丸,日三,日增一丸至十丸,不知,更从一丸始,病当从小便利,当饮好牛羊肉银一中

[卷第二十] 小肿咳逆上气方三首
    病源肾主水,肺主气,肾虚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浸溢皮肤,而身体肿满,流散不已,上乘于肺,肺得水而浮,浮则上气咳嗽也。(出第二十一卷中)深师疗水咳逆上气,通身洪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中水鸡鸣,大小便不通,不下食而不甚渴,白前汤方。
    白前(三两)紫菀(四两)半夏(一升洗)生泽漆根(一汁切)凡四味,水一斗七升,煮取一斗汁,又纳后药。
    桂心(三两)人参(六分)大枣(二十枚擘)白术(五两)生姜(八两一方干者二两)茯苓(四两)吴茱萸(五两)杏仁(三两去两仁皮尖碎)葶苈(二两)栝蒌(五合一方十合上十味纳前汁中,煮取三升,分四服,当得微下,利小便,气即下肿减,深云,增损用之若神。忌羊肉饧生葱桃李雀肉酢物。(出第十九卷中)古今录验夫水在五脏,令人咳逆喘上气,腹大向向,两脚肿,目下有卧蚕,微渴,不得安卧热,生鲤鱼(一头重五斤粗锉)麦门冬(二两去心)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茯苓(二两)泽漆根(八两生者)上六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鱼,取一斗,去鱼以煮药,取四升,分服,日三,小便利为度,不利,增服之,大便如利,而小便未利者,增至四合,服一日,气即下得安卧,有寒可纳生又防己煮散,疗水肿上气方。(出许谏议)汉防己(三两)泽漆叶(三两)石苇(三两去毛)泽泻(三两)郁李仁(五两)白术(三两)丹参(三两)赤茯苓(三两)桑白皮(三两)橘皮(二两)生姜(十两)通草(二两)上十二味,粗筛为散,以水一斗七合,纳四方寸匕散,煮取八合,去滓,一服令尽,日三,大便利者一服,取小便利为度,许澄秘方。忌同前。(千金同出第十一卷中)

[卷第二十] 气兼水身面肿方四首
    张文仲周大候正大将军平公于礼患气兼水,身面肿垂死,长寿公姚僧垣处二方,应手即瘥,先服汤方。
    桑根白皮(四两)橘皮(二两)海藻(三两洗去咸)茯苓郁李仁(碎各四两)赤小豆(一升)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甚效。古今录验疗气水身肿胀满,姚大夫治燕公雍州录事于志光选云∶从来知不能服汤。事较急,勿不努力服之,服此汤若微觉为益,频服三两剂,勿不服。此药甚易,必无逆忤,如不能服,可服后丸,丸迟不应急耳。
    又方橘皮(五分)郁李仁(十分)茯苓(八分)葶苈(六分熬)防己桑根白皮(各五分)甘遂(四分熬)苏子(四合)上八味捣下筛,蜜和丸,取白皮火炙焦黄煮饮,服十丸如梧子,日再服。若不得宣通,稍稍加,常以宣为度,渴者饮此方,老蒋公处与张大夫家效,忌酢物。
    又方灸丹田穴在脐下二寸,灸三壮,疗水肿,女子禁灸。(并出第五卷中)古今录验疗气水身肿胀满方。
    杏仁(十分去皮尖熬)苏子(五分)白前(六分)昆布(八分洗去咸)李根白皮(五分)橘皮(六分)五味子(六分)大麻仁(五分熬)茯苓(八分)生姜(八分切曝燥)上十味,捣筛蜜和丸,粥清服二十丸如梧子,日再,稍稍加至三十丸,忌酢物。(出第十一卷中)

[卷第二十] 水气方六首
    范汪疗风虚水气肿,豆酒方。
    大豆(一升)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汁,去豆,纳美酒一升,合煎取一升,能随意饮之,日三,常令有酒气,当清酒作之。
    又疗通身肿,皆是风虚水气,亦疗暴肿,蒲黄酒方。
    蒲黄(一升)小豆(一升)大豆(一升)上三味,以清酒一斗,煮取三升,去豆,分三服。
    又疗肿患下水气,四肢肿聂聂动,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甘草(二两炙)桂心(二两)茯苓(六两)黄(三两)生姜(二两)白术(三两)芍药(二两)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二合,分为四服,有人患下是胃寒,加当归三两,人参二两物也崔氏疗水气方。
    葶苈子(三两)上一味,以物盛于甑上蒸令湿,彻上即捣万杵,自堪为丸,不须蜜和,如不得,以少蜜和之,一服五丸,渐加之七丸,以微利为度,得利即停,不可多服。令人不甚能食,若气发又服不瘥又葶苈子疗水气极效方。
    取葶苈子一合,熬令色黄,捣碎别研如面,取大枣二十颗去核,以水一大升,煮枣取半升汁,去枣滓,纳前件葶苈子,并枣汁于铜器中,缓火煎令堪成丸,平旦空腹顿服尽必不能顿者近效疗水气方。
    商陆根(去皮取白者不用赤色切如小豆一大盏)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以上,烂即取粟米一大盏,煮成粥,仍空腹服。若一日两度服,即恐利多,每日服一顿即微利,不得吃生冷等。
    

[卷第二十] 皮水方三首
    病源肺主于皮毛,肾主于水,肾虚则水妄行,流溢于皮肤,故令身体面目悉肿。按之没指而无汗也,腹如故,不满亦不渴,四肢重而不恶风是也,脉浮者名皮水也。(出第二十卷中)深师疗皮水,如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集集动,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黄(三两)桂心(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炙)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出第十九卷中)范汪皮水一身面目悉肿,甘草麻黄汤主之方。
    甘草(二两炙)麻黄(四两去节)上二味,以五升水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乃纳甘草煮得一升,绞去滓,适寒温,先服一升,重复之,日移二丈所当汗出,汗出勿复服,不汗乃复服,当慎护风寒,数日乃出入,忌海藻菘菜。(出第二十八卷中)古今录验皮水,越婢汤加水主之方。
    麻黄(六两去节)大枣(十二枚擘)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乃纳余药煮,取二升,绞去滓,适寒温,服七合,日三,忌同前。(范汪同已上三方并本出仲景伤寒论)


前一页 ◇ 水通身肿方一十一首
后一页 ◇ 水肿从脚起方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