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伏连方五首
    广济疗瘦病伏连传尸鬼气疰忤恶气方。
    班蝥(去头足熬)射干根(各四分)石胆(七分别研)桂心牛黄(各二分别研)犀角(三分生者屑)人参(二分)石蜥蜴(一枚炙)紫石(七分别研)蜈蚣(四十炙)麝香(少许别研)上十一味捣筛为散。研相和。每日空腹服一寸匕。日三服。用井华水二合。温即顿服。
    勿临嗅。与白米粥吃好。觉小便涩好。如合药。勿使妇人小儿鸡狗见。忌热面果子五辛酒肉生血生葱。
    又疗瘦病伏连。避诸鬼气恶疰。朱砂丸方。
    光明朱砂(一大两)桃仁(十枚去皮尖双仁者熬)麝香(三分研)上三味。研朱砂麝香令细末。别捣桃仁如脂。合和为丸如梧子。其和不合。以蜜少许合成讫。清饮服一七丸。日二服。不利。忌生血物。(并出第十四卷中)崔氏断伏连解法。
    先觅一不开口葫芦。埋入地。取上离日开之。煮取三匙脂粥纳其中。又剪纸钱财将向新冢上。使病儿面向还道。背冢坐。以纸钱及新综。围冢及病患使匝。别将少许纸钱。围外与五道将使一不病患捉两个锁拍病患背。咒曰∶伏连伏连解。伏连伏连不解。刀锁解。又咒曰∶生人持地上。死鬼持地下。生人死鬼即各异路。咒讫。令不病患即掷两锁于病患后。必取二锁相背。不背更取掷。取相背止。乃并还勿反顾。又取离日。令病患骑城外车辙。面向城门。以水三升。灰三重围病患。又作七个不翻饼。与五道将军。咒曰∶天门开地户闭。生人死鬼各异路。今五离之日。放舍即归。咒讫乃还。莫回头。此法大良。(出第七卷中)文仲疗伏连。病本绿极热气相易。相连不断。遂名伏连。亦名骨蒸传尸。比用此方甚验人屎(五大升湿者)人小便(一升)新炊粟饮(五大升)六月六日曲(半饼熬碎)上四味。取一瓷瓶盛。密封置一室中。二七日并消。一无恶气。每旦服一大合。尽二服无不瘥者。合药时洁净烧香。勿令妇人小儿女子鸡犬孝子见之。(出第一卷中)延年桃奴汤。主伏连鬼气。发即四肢无力。日渐黄瘦。乍好乍恶不能方。
    桃奴茯苓(各三两)鬼箭羽芍药人参橘皮(各二两)生姜(四两)槟榔(七枚)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纳麝香。温分为三服。如行八九里久。忌大醋生冷五辛。(出第十七卷中)

[卷第十三] 飞尸方三首
    病源飞尸者。发无由渐。忽然而至。若飞走之急疾。故谓之飞尸。其状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上冲心胸。(出第二十三卷中)集验疗飞尸。瓜蒂散方。
    瓜蒂赤小豆(各一分)雄黄(二分研)上三味捣下细筛。一服五分匕。稍增至半钱匕。以酪服药。(广济疗卒中恶心腹绞刺气急胀奄奄欲绝广济同出第七卷中)备急张仲景疗飞尸走马汤方。
    巴豆(二枚去心皮)杏仁(二枚去尖皮)上二物绵缠。捶令极碎。投热汤二合。指捻取白汁便饮之。食顷当下。老小量服之。通疗鬼击病。忌野猪肉芦笋。(此已见卒疝中正疗飞尸故不删也文仲同出第一卷中)古今录验附着散。疗飞尸在人皮中。又名恶脉。又名贼风。发时急头痛。不在一处。针灸则移。发时一日半日乃微瘥。须臾复发。皆疗之方。
    细辛天雄(炮)莽草(各一分)桂心(三分)附子(四分炮)雄黄(二分研)乌头(四分炮)干姜(四分)真珠(二分研)上九味捣下筛。服五分匕。不知稍增。当以好酒服之。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出第六卷中)

[卷第十三] 遁尸方三首
    病源遁尸者。言其停遁在人肌肉血脉之间。若卒有犯触则发动。亦令人心腹胀满刺痛。气息喘急。旁攻两胁。上冲心胸。瘥后复发。停遁不消。故谓之遁尸也。(出第二十三卷中)广济疗初得遁尸及五尸。经年不瘥。心腹短气方。
    鹳骨(三寸炙)羚羊鼻(二枚炙令焦)干姜(一两)麝香(二分研)蜥蜴(一枚炙)斑蝥(十四枚去翅足熬)鸡屎白(三两熬)巴豆(五枚去心皮熬令黑)青(二十枚去翅足熬)藜芦(一两去芦上十味捣筛。蜜和丸。空腹以饮服如小豆三丸。日二服。稍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至吐利。忌生冷油腻猪肉蒜粘食陈臭芦笋。(一方无斑蝥鸡屎白巴豆青藜芦)又初得遁尸鬼疰。心腹中刺痛不可忍方。
    青木香(六分)丁香(六分)鬼箭羽桔梗紫苏橘皮当归(各八分)生姜(十二分)槟榔(十四分合子碎)桃枭(十四枚去核)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为三服。日晚再。以快利为度。忌如药法。(一方无橘皮桃枭并出第四卷中)集验疗遁尸。心腹刺痛不可忍方。
    桂心(一尺准一两)干姜(三分)巴豆(二枚去皮心熬)上三味合捣下筛以好苦酒和之如泥。以涂痛处。燥即易之。忌野猪肉芦笋。(千金同用干姜一两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三] 五尸方一十一首
    肘后疗卒中五尸。五尸者。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也。其状皆腹痛胀急。不得气息。
    上捣蒺藜子蜜丸如胡豆服二丸日三。
    又方捣商陆根熬。以囊盛之。更番熨之。冷复易。
    又方粳米二升。水六升煎二沸。服之。
    又方掘土作小坎。以水满坎中熟搅。取汁饮之。(并出第一卷中)删繁疗五尸蛊疰中恶客忤。心腹刺痛。丹砂丸方。
    丹砂(研)干姜芎芫花(熬)乌头(炮各四分)芍药桂心(各八分)野葛皮(三分炙)吴茱萸(一合)上九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大豆。服三丸。日三。清饮进之。
    忌生血物猪肉生葱。(一方无巴豆栀子出第十卷中)备急疗卒中五尸遁尸风尸飞尸尸疰沉尸。其状皆腹痛胀急。冲心攻胁。或块踊起。
    或破鸡子一枚。取白生吞之。困者摇头令下。(文仲肘后同)又方(葛氏法)雄黄大蒜(各一两)上二味捣和。取如弹丸。纳二合热酒中服之。须臾未瘥更服。有尸疹者。常蓄此药。用之验。(文仲肘后同)又方干姜附子(各一两)桂心(二分)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生用)上四味捣筛蜜和。又纳臼中捣万杵。服如小豆二丸。此药无所不疗。忌野猪肉芦笋生葱。(肘后同并出第一卷中)文仲疗卒中五尸方。
    取屋四角茅。纳铜器中。以三尺布覆腹。着器布上。烧茅令热。随痛追逐。下痒便瘥。若瓦屋削四角柱烧。用之神验。(肘后同出第一卷中)古今录验八毒赤丸。疗五尸症积。及恶心痛蛊疰鬼气。无所不疗。即是李子豫赤丸方。
    (出胡录)雄黄(研)真珠(研)石(泥裹烧半日)牡丹皮巴豆(去皮心熬)附子(炮)藜芦(炙各一两)蜈蚣(一枚炙去足)上八味捣筛。蜜和丸。服如小豆二丸。日一。极得吐下。欲长将服者。可减一丸。忌猪肉狸肉芦笋生血等物。
    又五尸丸。疗诸尸疰方。
    芍药桂心(各八分)吴茱萸(一合)丹砂芎乌头(炮)干姜(各四分)蜀椒(一两去目汗)栀子仁(五分)巴豆(四十枚去心皮熬)上十味捣下筛。蜜和丸如大豆。一服三丸。日三。忌猪肉生葱芦笋生血等物。(并出第七卷中胡洽有芫花四分野菖皮二分为十二味)


前一页 ◇ 传尸方四首
后一页 ◇ 尸疰方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