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下焦虚寒方六首
    删繁疗下焦虚寒,大便洞泄不止,柏皮汤止痢方。
    黄柏(三两)黄连(五两)人参(三两)茯苓(四两)浓朴(四两炙)艾叶(一升)地榆(三两炙)榉皮(四两炙)阿胶(三两)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胶,煎取二升,分三服。忌猪肉冷水醋等。
    (千金同)又疗下焦虚寒,津液不止气欲绝。人参续气汤方。
    人参橘皮(去赤脉)茯苓乌梅皮麦门冬(去心)黄芎干姜(各三两)白术(四两)浓朴(四两炙)桂心(二两)吴茱萸(三合)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生葱醋物。(千金同)又疗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而短气茯苓丸方。
    茯苓(八分)甘草(七分炙)杏仁(五十枚)人参(七分)浓朴(五分炙)干姜(七分)黄(六分)桂心(四分)当归(八分)芎(五分)干地黄(八分)上十一味捣筛,下蜜和为丸如梧子,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清白饮进之。
    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芜荑等。
    又疗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伏龙肝汤方。
    伏龙肝(五合)甘草(二两炙)干姜(二两)黄柏(五两)黄芩(二两)牛膝根(二两)上九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阿胶更煎,取胶烊,下发屑,分三服。忌海藻菘菜。(千金并翼有干地黄五两无黄柏千金并翼同出第四卷中)千金疗下焦虚寒损,或先便转后见血,此为远血或利下,或不利,好因劳冷而发,续断止利汤方。
    续断(三两)当归(三两)干姜(四两)蒲黄(三分)桂心(二两)甘草(二两炙)干地黄(四两)阿胶(二两)上八味,以水九升,煮六味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胶更煎,取胶烊尽,下蒲黄,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芜荑。
    又疗三焦虚损,或上下发泄吐唾血,皆从三焦因起,或热损发,或虚寒损发,或因劳发,或因酒发,当归汤方。
    当归(三两)白芍药(四两)羚羊角(三两炙)伏龙肝(一丸)黄芩(二两)干地黄(二两)白术(四两)青竹皮(一升)柏枝(三两炙)小蓟(三两)阿胶(三两炙)干姜(二两)甘草(二两)蒲黄(五合)乱发(一丸烧灰)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十二味,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胶,煎取胶烊,下发灰,蒲黄,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芜荑桃李雀肉等。(删繁同并出第二十卷中)

[卷第六] 许仁则疗霍乱方三首
    许仁则云,此病有两种一名干霍,一名湿霍,干霍死者多,湿霍死者少,俱繇饮食不节,将息失宜,干霍之状,。心腹胀满,搅刺疼痛,烦闷不可忍,手足逆冷甚者流汗如水,大小便不通,求吐不出,求痢不下,须臾不救,便有性命之虑,湿霍之状,心腹亦搅痛,诸候有与干同,但吐痢无限,此病始得,有与天行相似者,亦令头痛,骨肉酸楚,手足逆冷,四体发热,干霍大小便不通,烦冤欲死,宜急与巴豆等三味丸服之,服取快利方。
    巴豆(一百枚熬去心皮)干姜(三两崔氏以芒硝五两代与千金同)大黄(五两)右药先捣干姜大黄为散,后别捣巴豆如膏,和前二味同捣令调,细细下蜜丸,以饮下,初服三丸,如梧子大,服讫,数肚,令转动速下利,良久不觉,则以热饮投之,又良久不利,更服一丸,须臾当利,利后好将息食饮寒温。以意取适,如渴者煮浆水粥少少啜之。忌野猪肉芦笋等物。(张文仲处)又疗湿霍乱吐痢无限,宜合高良姜等三味饮子服之方高良姜(二两)豆蔻子(十二枚)桂心(二两)右药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细细啜之,亦有于此方加干姜人参二物。忌生葱又木瓜桂心二物饮之方。
    木瓜(一枝湿干并得)桂心(二两)右药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细细饮之,亦有豆蔻子代桂心者,亦有单煮,木瓜汁饮之。忌生葱。(吴升同出第一卷中)

[卷第六] 杂疗霍乱方四首
    短剧疗霍乱呕,气厥不得喘息,豉汤方。
    豉(一升)半夏(一两洗)生姜(二两)人参(一两)柴胡(一两)甘草(一两炙)上六物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温服七合。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等。(千金有桂心一两)又疗卒道中得霍乱,无有方药,气息危急医视舍去,皆云必死,疗之方。
    芦蓬HT一大把,煮令味浓,顿服二升则瘥,已用有效,食中鱼蟹毒者,服之尤良。(“芦蓬”HT芦花是也备急集验文仲范汪同并出第四卷中)删繁疗霍乱食不消,肠鸣腹痛,热不止,桔梗汤方。
    桔梗(四两)白术(五两)干姜(三两)茯苓(三两)仓米(一升)上五物切,以水八升,煮仓米熟,去米将汁煮药,取二升,绞去滓,分服。忌桃李雀肉猪肉大酢。
    近效诃黎勒散,疗一切风气痰冷,霍乱食不消,大便涩方。
    取诃黎勒三颗捣取皮,和酒顿服,三五度则瘥。
    

[卷第六] 干呕方六首
    病源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故谓之干呕也。(出第二十一卷中)广济疗卒干呕不息方。
    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则愈。(肘后备急张文仲同)又方生葛根绞取汁,服一升。
    又方甘蔗汁温,令热服一升,日三服。(一云甘草汁张文仲同并出第三卷中)集验疗病患干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千金同)又疗吐逆干呕,生姜汤方。
    生姜(四两)泽泻(三两)桂心(二两)橘皮(三两)甘草(二两)茯苓(四两)人参(一两)大黄(四两)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三。忌海藻菘菜醋物生葱。(并出第四卷中)崔氏疗患呕,人参汤方。
    人参(一两)胡麻仁(八合灼令香)橘皮(二两)枇杷叶(半斤拭毛蜜炙)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枇杷叶取五升汁,纳人参等三种,煎取三升,稍稍饮之。(徐王张文仲千金同出第三卷中)

[卷第六] 呕哕方四首
    病源呕哕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消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脾受邪,脾胀气逆,遇冷折之,气逆不通则哕也。(出第二十一卷)广济疗呕哕不止,橘皮汤方。
    橘皮(一升)生姜(八两)甘草(二两炙)枇杷叶(四两拭毛蜜炙)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忌海藻菘菜。(出第一卷中)肘后疗呕哕方。
    生藤断之,当汁出器承,取饮一升,生葛藤尤佳。
    又方枇杷叶一斤,拭毛蜜炙,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再服。(备急同出第一卷中)必效疗呕哕方。
    取芦根五两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顿服,兼以童子小便一两合,不过三服则瘥。(出第二卷中)

[卷第六] 哕方七首
    病源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脾胀则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右手关上脉沉而虚者,病善哕也。(出第二十一卷中)肘后疗卒不止方。
    痛抓眉中央闭气也。
    又方以物刺鼻中,若以少许皂荚屑纳鼻中,令嚏则瘥。
    又方但闭气抑引之。
    又方好豉二升煮取汁,服之。(千金同)又方粢米粉二升,井花水服之。(并出第三卷中)集验疗卒哕方。
    枳实三枚炙去核咀之,以三家乳一升,以羊脂五两,煎枳实令沸,复纳乳令沸,去滓,含咽之。(范汪同出第六卷中)张文仲陶氏方。
    饮新汲井水数升佳。(肘后备急千金同出第六卷中)


前一页 ◇ 下焦热方六首
后一页 ◇ 呕逆吐方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