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泽漆根汤
    主水通身洪肿,四肢无堪,或从消渴,或从黄胆,支饮,内虚不足,荣卫不通,血气不化,气实皮肤中,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方。
    泽漆根(十两)赤小豆(二升)茯苓(三两)鲤鱼(一枚重五斤者,净去肠胃)生姜(八两,切)人参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二两)上八味,以水一斗七升,煮鲤鱼、豆减七升,去之,纳药,煮取四升五合,去滓,一服三合,日三,弱人二合,日再服,气下喘止可至四合,时小便利,肿气减,或小溏下。若小便大利,还从一合始,大利便止。若无鲤鱼,鱼亦可。若水甚,不得卧,卧不得转侧,加泽漆一斤;渴,加栝蒌二两;咳,加紫菀二两,细辛一两,款冬一两,桂心三两,增鱼汁二升。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大豆汤
    主风水,通身大肿,眼不得开,短气欲绝或咳嗽方。
    大豆(一斗)乌头(炮,去皮)黄泽泻(各三两)杏仁(一升,去皮尖、双仁)半夏(六两,洗)茯苓白术(各五两)生姜(七两,切)麻黄(去节)猪苓(去皮)防风木防己(各四两)甘遂甘草(炙,各二两)酒(一升)上一十六味,以水四斗,先煮豆取一斗,去豆,纳药及酒合煮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快利小便为度,肿减便住,不必尽剂。若不得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苈二两半,无不快也,万不失一。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麻黄汤
    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方。
    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炙)上二味,咀。以水五升,煮麻黄再沸,去沫,纳甘草,煮取三升,分三服,重复日移二丈,汗出。不出更合服之,慎护风寒,皮水用之,良。
    治水肿方以苦瓠穣一枚,以水一石,煮一炊久,去滓,煎令可丸服如大豆,小便利后,作小豆羹,乃饮食之。
    又方葶苈(五两,熬)牵牛子泽泻昆布(洗)海藻(洗)猪苓(去皮,各三两)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五丸,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石胆丸
    主足胫肿,小便黄,胸痛颊车骨筋解开痛方。
    石胆(研)吴茱萸天雄(炮去皮)芫花(熬)柏仁(各一分)防风荛花(熬)杜仲(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为丸如蜱豆。以饮服三丸,日二。
    

[卷第十九·杂病中] 痰饮第四
    
    方一十四首
    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方。
    常山(一两)云母粉(二两)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杜蘅汤
    主吐百病方。
    杜蘅松萝(各三两)瓜蒂(二七枚)上三味,切。以水酒各一升二合渍二宿,去滓,分再服。若服已即吐者,止。不吐者更服之。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欲令药力尽,饮一升稀粥便定,老小用之亦佳。(《千金》云∶酒一升二合渍二宿)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蜜煎
    主寒热方。
    赤蜜(五合)常山(四两)甘草(半两,炙,一法二两)上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纳蜜,温服七合,吐则止,不吐更服七合。
    勿饮冷水。
    又方蜜二合醋八合上二味调和,旦顿服,须臾猥猥然欲吐,摘之,若意中不尽,明旦更服,无毒,不大呕吐,其药安稳。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葱白汤
    主冷热膈痰,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得方。
    葱白(二七茎,切)桃叶(一把)乌头(炮,去皮)真珠另研常山甘草(炙,各半两)上六味,咀。以酒四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真珠服一升,得吐,止。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松萝汤
    主胸中痰积热皆除之方。
    松萝(二两)乌梅(二七枚)常山(三两)栀子(二七枚,擘)甘草(五两,炙,一云一两)上五味,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以水三升合煮取二升五合,分再服,得快吐,便止,不要顿尽,二服也。
    又方松萝(一两)乌梅(三七枚)常山甘草(各二两,炙)上四味,咀。以酒三升渍一宿,煮取二升,服一升,取吐,止。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大五饮丸
    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饮,水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
    远志(去心)苦参藜芦白术乌贼骨甘遂大黄石膏半夏(洗)紫菀桔梗药大戟葶苈(熬)黄芩(各一两)附子(炮,去皮)常山浓朴(炙)细辛薯预甘草(炙,各三分)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前胡汤
    主胸中久寒,实宿痰隔塞,胸痛,气不通利,三焦冷热不调,食饮减少无味,或寒热体重,卧不欲起方。
    前胡人参大黄当归甘草(炙,各二两)黄芩防风麦门冬(去心)吴茱萸(各一两)半夏(三两,洗)生姜(四两,切)杏仁(三十枚,去皮尖、两仁)上一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白术茯苓汤
    主胸中结痰,饮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方。
    白术茯苓橘皮当归(各三两)附子(炮,去皮,二两)半夏(洗)生姜(切)桂心(各四两)上八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服,三剂佳。(《深师方》有细辛一味,一作人参)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姜椒汤
    主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方。
    生姜汁(七合)蜀椒(三合,汗,去目、闭口者)半夏(三两,洗)橘皮(二两)茯苓上九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纳姜汁煎取二升,分三服,服两剂佳,若欲服大散诸五石丸,必先服此方,乃进黄丸辈必佳。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半夏汤
    主痰饮气吞酸方。
    半夏(三两,洗)生姜(六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吴茱萸(三两,熬)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日三,老小服半合。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姜附汤
    主痰冷气方。
    生姜(八两,切)附子(四两,生,去皮,四破)上二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四服,日二。亦主猝风,大良。
    论曰∶凡痰饮盛,吐水无时节,其源为冷冻饮料过度,遂令痼冷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
    赤石脂散主之方∶赤石脂(三斤)上一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饮并可下之,稍稍渐加至三匕,服尽三斤,则终身不吐水。又不下利,补五脏,令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瘥,惟服此一斤,即愈。
    

[卷第十九·杂病中] 癖积第五
    
    方一十四首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大五明野狼毒丸
    主坚癖或在人胸胁,或在心腹方。
    野狼毒干地黄(熬,各四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双仁熬)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熬)干姜桂心(各一两半)旋复花芫花(熬)莽草(各半两)细辛五味子蜀椒(汗,去目、闭口者)漆头茹(各一两)人参附子(炮,去皮)大黄浓朴(炙)木防己上二十一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二丸,日二夜一,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小野狼毒丸
    主病与前方同。
    野狼毒(三两)附子(炮,去皮)半夏(洗)白附子(各一两)漆头茹旋复花(各二两)上六味,捣为末,炼蜜和,更杵五千杵,丸如梧子。饮服三丸,日二,稍加至十丸。
    


前一页 ◇ 槟榔丸
后一页 ◇ 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