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卷第二] 昆布 |
味咸,寒,无毒。主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疮。生东海。 |
[中品·卷第二] 荭草 |
味咸,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一名鸿。如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实。 |
[中品·卷第二] 陟厘 |
味甘,大温,无毒。主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生江南池泽。 |
[中品·卷第二] 干姜 |
大热,无毒。主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生犍为及荆州、扬州。 九月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本经》原文∶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下利。生者尤良。 |
[中品·卷第二] 薰草 |
味甘,平,无毒。主治明目,止泪,治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 蕙草。生下湿地,三月采,阴干,脱节者良。 |
[中品·卷第二] 船虹 |
味酸,无毒。主下气,止烦满。可作浴汤,药色黄。生蜀郡,立秋取。 |
[中品·卷第二] 婴桃 |
味辛,平,无毒。主止泄肠,除热,调中,益脾气,令人好色美志。一名牛桃,一英豆。实大如麦,多毛。四月采,阴干。 |
[中品·卷第二] 五色符 |
味苦,微温。主治咳逆,五脏邪气,调中,益气,明目,杀虱。青符、白符、赤符符、黄符,各随色补其脏。白符一名女木。生巴郡山谷。 〔附〕 |
[中品·卷第二] 龙脑香及膏香 |
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肤翳。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膏,主耳聋。 又,龙脑治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立瘥。 |
[中品·卷第二] 路石 |
味甘,酸,无毒。主治心腹,止汗生肌,酒痂,益气,耐寒,实骨髓。一名陵石。生石上,天雨独干,日出独濡,花黄,茎赤黑。三岁一实,实赤如麻子。五月、十月采茎叶阴干。 |
[中品·卷第二] 旷石 |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养神,除热,止渴;生江南,如石草。 |
[中品·卷第二] 越砥 |
味甘,无毒。主治目盲,止痛,除热瘙。 |
[中品·卷第二] 鬼目 |
味酸,平,无毒。主明目。一名来甘。实赤如五味,十月采。 |
[中品·卷第二] 马唐 |
味甘,寒。主调中,明耳目。一名羊麻,一名羊粟。生下湿地,茎有节,节生根,五采。 |
[中品·卷第二] 羊乳 |
味甘,温,无毒。主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一名地黄。三月采,立夏后母死。 |
[中品·卷第二] 犀洛 |
味甘,无毒。主治癃。一名星洛,一名泥洛。 |
[中品·卷第二] 雀翘 |
味咸。主益气,明目。一名去母,一名更生。生蓝中,叶细黄,茎赤有刺。四月实,黄中黑;五月采,阴干。 |
[中品·卷第二] 鸡涅 |
味甘,平,无毒。主明目,目中寒风,诸不足,水腹,邪气,补中,止泄利,女子白一名阴洛。生鸡山,采无时。 |
[中品·卷第二] 相乌 |
味苦。主治阴痿。一名乌葵,如兰香,赤茎。生山阳,五月十五日采,阴干。 |
[中品·卷第二] 神护草 |
可使独守,叱咄人,寇盗不敢入门。生常山北共,八月采。 |
[中品·卷第二] 黄护草 |
无毒。主治痹,益气,令人嗜食。生陇西。 |
[中品·卷第二] 天雄草 |
味甘,温,无毒。主益气,阴痿。生山泽中,状如兰,实如大豆,赤色。 |
[中品·卷第二] 益决草 |
味辛,温,无毒。主治咳逆肺伤。生山阴,根如细辛。 |
[中品·卷第二] 异草 |
味甘,无毒,主治痿痹,寒热,去黑子。生蓠木上,叶如葵,茎傍有角,汁白。 |
[中品·卷第二] 勒草 |
味甘,无毒。主治瘀血,止精,溢盛气。一名黑草。生山谷,如栝蒌。 |
[中品·卷第二] 英草华 |
味辛,平,无毒。主治痹气,强阴,治面劳疽,解烦,坚筋骨,治风头。可作沐药蔓木上。一名鹿英。九月采,阴干。 |
[中品·卷第二] 吴葵华 |
味咸,无毒。主理心气不足。 〔附〕 |
[中品·卷第二] 北荇华 |
味苦,无毒。主治气脉溢。一云芹华。 |
[中品·卷第二] 华 |
味甘,无毒。主治上气,解烦,坚筋骨。 |
[中品·卷第二] 节华 |
味苦,无毒。主治伤中,痿痹,溢肿。皮,主治脾中客热气。一名山节,一名达节,名通柒。十月采,曝干, |
[中品·卷第二] 新雉木 |
味苦,香,温,无毒。主治风头,眩痛,可作沐药。七月采,阴干,实如桃。 |
[中品·卷第二] 合新木 |
味辛,平,无毒。解心烦,止疮痛。生辽东。 |
[中品·卷第二] 俳蒲木 |
味甘,平,无毒。主少气,止烦。生山陵。叶如柰,实赤,三核。 |
[中品·卷第二] 遂阳木 |
味甘,无毒。主益气。生山中。如白杨叶,三月实,十月熟赤,可食。 |
[中品·卷第二] 荻皮 |
味苦。止消渴,去白虫,益气。生江南。如松叶,有别刺,实赤黄。十月采。 |
[中品·卷第二] 蕙实 |
味辛。主明目,补中。根茎中汤,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肿,消渴,热中,水,生鲁山平泽。 |
[中品·卷第二] 白并 |
味苦,无毒。主治肺咳上气,行五脏,令百病不起。一名王萧,一名箭悍。叶如小竹根黄白皮。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
[中品·卷第二] 赤涅 |
味甘,无毒。主治疰,崩中,止血,益气。生蜀郡山石阴地湿处。采无时。 |
[中品·卷第二] 黄秫 |
味苦,无毒。主止心烦,汗出。生如桐,根黄。 |
[中品·卷第二] 黄白支 |
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
[中品·卷第二] 紫蓝 |
味咸,平,无毒。主食肉得毒,能消除之。 |
[中品·卷第二] 良达 |
主治齿痛,止渴,轻身。生山阴,茎蔓延,大如葵,子滑小。 |
[中品·卷第二] 委蛇 |
味甘,平,无毒。主治消渴,少气,令人耐寒。生人家园中,大枝长须,多叶两两相子如芥子。 |
[中品·卷第二] 麻伯 |
味酸,无毒。主益气,出汗。一名君莒,一名衍草,一名道止,一名自死。生平陵,兰,叶黑浓,白裹茎,实赤黑。九月采根。 |
[中品·卷第二] 类鼻 |
味酸,温,无毒。主治痿痹。一名类重。生田中高地,叶如天名精、美根。五月采。 |
[中品·卷第二] 逐折 |
杀鼠,益气,明目。一名百合。浓实,生木间,茎黄,七月实黑如大豆。 |
[中品·卷第二] 并苦 |
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安五脏。一名薰,一名玉荆。三月采,阴干。 |
[中品·卷第二] 索干 |
味苦,无毒。主易耳。一名马耳。 |
[中品·卷第二] 疥柏 |
味辛,温,无毒。主轻身,治痹。五月采,阴干,生上党。 |
[中品·卷第二] 常更之生 |
味苦,平,无毒。主明目。实有刺,大如稻米。 |
[中品·卷第二] 城里赤柱 |
味辛,平。治妇人漏血,白沃,阴蚀,湿痹,邪气,补中,益气。生晋平阳。 |
[中品·卷第二] 凫葵 |
味甘,冷,无毒。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生水中,即荇菜也,一名接余。五月〔附〕 |
[中品·卷第二] 白菀 |
一名织女菀,一名苑。生汉中川谷,或山阳。正月、二月采,阴干。 |
[中品·卷第二] 零羊角 |
味苦,微寒,无毒。主治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郁,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久服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生石城山及华采无时。 《本经》原文∶零羊角,味咸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魇 |
[中品·卷第二] 羊角 |
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蛊毒、吐血,妇人产后余痛。烧之魅,辟虎野狼。生河西。取无时,勿使中湿,湿即有毒。(菟丝为之使。)羊髓,味甘,温毒。主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以酒服之。 |
[中品·卷第二] 羊齿 |
治小儿羊痫,寒热。三月三日取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