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性药品] 败酱
    (一名苦菜。根苗同。)【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破多年凝血。能化脓为水。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治血气心腹痛。破症结。催生落胞。血运鼻衄吐血。
    赤白带下。赤眼障膜肉。耳疮疖疥癣丹毒。排脓补。败酱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
    

[平性药品] 王不留行
    【苗子】【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塞。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妇人产。久服轻身耐老增寿。治风毒。通血脉。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发背。下乳汁。利小便。出竹木刺。
    盖王不留行下乳引导用之。取其利血脉。并走血分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平性药品] 迎春花
    (处处人家栽插之。丛生。高者二三尺。方茎浓叶。叶如初生小椒叶而无齿。面青背淡。对节生小枝。一枝三叶。正月初开小花。状如瑞香花。黄色不结实。)【叶】【气味】苦涩平无毒。
    【主治】肿毒恶疮。阴干研末。酒服二三钱出汗便瘥。
    

[平性药品] 鼠曲草
    (一名佛耳草。)【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痹寒寒热止咳。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杂米粉作糗食甜美。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治寒痰嗽。宜用佛耳草。热痰嗽。宜用灯笼草。寒嗽言其标也。热嗽言其本也。大抵寒嗽多是火郁于内。而寒覆于外也。
    

[平性药品] 薰草
    (即零陵香。)【气味】甘平无毒。又辛温无毒。(不宜多服。令人气喘。)【主治】薰草芳香。其气辛散上达。故心腹恶气。齿痛鼻塞皆用之。脾胃喜芳香。可以养鼻是也。多服作喘。为能耗散真气。
    

[平性药品] 悬钩子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醒酒止渴。除痰去酒毒。捣汁服。解射工沙虱毒。
    【叶】【主治】烧研水服。主喉中塞。
    【根皮】【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子死腹中不下。破血。妇人赤带下。久患赤白痢脓血腹痛。杀虫毒。卒下血。并浓煮汁饮之。
    

[平性药品] 藤子仁
    【气味】涩甘平无毒。
    【主治】五痔蛊毒。飞尸喉痹。以仁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亦和大豆澡面去。治小儿脱肛。血痢泻血。并烧灰服。或以一枚割瓤熬研。空腹热酒服二钱。不过三服必效。解诸药毒。
    

[平性药品] 白蔹
    【根】【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赤白。杀火毒。治发背瘰。面上疮。肠风痔漏。血痢。刀箭疮扑损。生肌止痛。解野狼毒毒。
    又生取根捣敷痈肿有效。今医治风及金疮多用之。往往与白芨相须而用。
    

[平性药品] 黄药子
    【根】【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诸恶肿疮喉痹蛇犬咬毒。研水服之。亦含亦涂。凉血降火。消瘿解毒。
    

[平性药品] 木芙蓉
    【叶花】【气味】微辛平无毒。
    【主治】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近时疡医。秘其名为清凉膏。
    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痈疽发背乳痈恶疮。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并用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调涂于肿处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聚毒出。已穿者即脓出易敛。妙不可言。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
    

[平性药品] 合欢
    (一名夜合。俗间少识。当以其非疗病之功也。)【木皮】【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久服轻身明目。煎膏消痈肿。续筋骨。杀虫。捣末和铛下墨。生油调涂蜘蛛咬疮。用叶洗衣垢。折伤疼痛。研末酒服二钱匕。和血消肿止痛。合欢属土。补阴之功甚捷。长肌肉。续筋骨。概可见矣。与白蜡同入膏用神效。而外科家未曾录用何也。
    

[平性药品] 猪腰子
    【气味】甘微辛无毒。
    【主治】一切疮毒及毒箭伤。研细酒服一二钱并涂之。
    

[平性药品] 青风藤
    【气味】(缺)【主治】风疾。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罂子粟(一名御米。)【米】【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和竹沥煮作粥食极美。行风气。逐邪热。治反胃胸中痰滞。治泻痢烂燥。
    

[平性药品] 蜂蜜
    (蜜以密成。故谓之蜜。本经原作石蜜。盖以生岩石者为良耳。而诸家反致疑辨。今直题曰蜂蜜。正名也。凡试蜜以烧红火箸插入提出起气是真。起烟是伪。)【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养脾气。除心烦饮食不下。止肠。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牙齿疳。唇口疮。目肤赤障。杀虫。治卒心痛及赤白痢。水作蜜浆顿服一碗止。或以姜汁同蜜各一合。水和顿服。常服面如花红。治心腹血刺痛及赤白痢。同生地黄汁各一匙服即下。同薤白捣涂烫伤即时痛止。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夫蜂采无毒之花。酿以大便而成蜜。所谓臭腐生神奇也。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
    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蜜煎导法。诚千古神方也。凡觉有热。四肢不和。即服蜜浆一碗甚良。
    

[平性药品] 露蜂房
    【气味】甘平有毒。
    【主治】阳明药也。外科齿科及他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杀虫之功耳。
    

[平性药品] 乳汁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疗目赤痛多泪。解独肝牛肉毒。合浓豉汁服之神效。和雀屎去目中肉。益气。治瘦悴。悦皮肤。润毛发。点眼止泪。但人乳汁治目之功多何也。人心生血。肝藏血。脾受血则能视。盖水入于经。其血乃成。又曰上则为乳汁。下则为月水。
    故知乳汁则血也。用以点眼。岂不相宜。血为阴。故性冷脏寒人。如乳饼酥酪之类。不可多食。虽曰牛羊乳。然亦不出乎阴阳之造化耳。老人患口疮不能食。但饮人热乳甚良。人乳无定性。其人和平。饮食冲淡。其乳必平。其人暴躁。饮酒食辛。或有火病。其乳必热。凡服乳须热饮。若晒曝为粉入药尤佳。
    

[平性药品] 口津唾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疮肿疥癣。五更未语者。频涂擦之。又明目退翳消肿。解辟邪粉水银。
    

[平性药品] 兔屎
    (一名明目砂。)【气味】(缺)【主治】目中浮翳。痨瘵五疳。疳疮痔。杀虫解毒。凡大小便秘。以兔屎一匙安脐中。冷水滴之令透自通。又痘后目翳。炒研和药服之易瘥。
    

后序
    尝观本草药性诸书。未尝不叹其功之大。而有以起天下之病者使之安。起天下之夭者使之寿也。然其书本草详矣。而每苦于繁。药性简矣。而又过于略。求其繁简适宜。则本草择要一书所由着乎。余之外父介繁公。力学着书。于诸子百家。阴阳术数之学。靡不精讨。而岐黄为最。每见人之有疾。不啻乃身。力图拯救。即罄其赀囊。曾莫之恤。其所利济而生全之者。宁易更仆数。然犹以为济人以药。所及者不过一乡一邑而止。莫若手汇一编。而使人人知药之所以用。与用之所以善。而其功将在天下也。于是读书辍卷之下。取本草诸书所已载者而发明之。不敢妄凿一智。不敢轻载一方。惟就诸药之性寒性热孰宜孰忌者剖晰精确。
    采摘成编。使人一览了然。期与天下共登仁寿。乃迟之又久。犹不敢轻以问世。诚慎之重之也。迨厌世后。着作盈车。余舅氏雪洲。谓先人手泽所存而不亟为表扬。几于湮没不彰。非人子之心也。遂搜架下遗编。所得不一书。而本草择要一集。尤当世之所亟需。敢不以质之同好乎。爰付之梓。用以行世。俾海内读其书因以识其人。此固雪洲阐扬先德之深思。而究其足以转病为安。转夭为寿者。未必不与本草药性同功也。则其有补于世。又岂浅鲜哉。书成。问序于余。余不敏。敢言序也耶。然而谊不容辞。谨附数言。一以表吾外父利物济人之念。一以见吾舅氏继志述事之心云尔。
    
    时康熙己未暮春子萧长福顿首百拜识。
    


前一页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