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虫鱼部] 【石蜜】
    气平。味甘。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火炼)石蜜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
    气味升多于降。阳也。心腹太阴经行之地也。气味甘平。故主邪气。诸惊痫痉。肝热而气逆也。惊者平之。痫痉者缓之。甘平之味。平之缓之也。甘为土化。土乃万物之母。五脏诸不足。补之以甘也。真气者得于天。充于谷。甘味益脾。脾和则谷纳。所以益气补中也。蜜乃采百花酿成。而得至甘之正味。所以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也。久服气平益肺。肺主气。味甘益脾。脾统血。血气和调。所养刚大。所以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也。
    制方蜜同芦根汁、梨汁、人乳、牛乳、童便、竹沥。治膈噎。炼熟。和诸丸药膏子。涂火灼疮。
    炼硬。加皂角末作挺。纳便道中。治大便硬结。
    

[卷四\虫鱼部] 【乌贼鱼骨】
    气微温。味咸。无毒。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乌贼鱼骨气微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女子以血为主。肝为藏血之脏。肝血不藏。则赤白漏下。其主之者。气温以达之也。肝藏血。血枯则血闭。其主之者。味咸以通之也。肾为藏精之脏。主阴户隐曲之地。肝为厥阴。其经络阴器。其筋结阴器。二经湿浊下注。则阴蚀肿痛。其主之者。气温可以燥湿。味咸可以消肿也。寒热症瘕者。症瘕而发寒热也。乌贼骨。咸可软坚。
    温可散寒热也。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子。咸温入肝肾。通血益精。
    令人有子也。
    制方∶乌贼鱼骨同芦茹雀卵丸。治肝伤血枯。同橘红末。寒食面丸。治骨鲠。同蒲黄末。治舌肿出血不止。同北味、杞子、淫羊藿、归身丸。久服令人多子。
    

[卷四\虫鱼部] 【鳖甲】
    气平。味咸。无毒。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疾息肉。阴蚀痔核恶肉。(醋炙)鳖甲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
    气味俱降。阴也。心腹者。厥阴肝经。经行之地也。积而有形可征谓之症。假物而成者谓之瘕。坚硬之积。致发寒热。厥阴肝气凝聚。十分亢矣。鳖甲气平入肺。肺平可以制肝。味咸可以软坚。所以主之也。痞者肝气滞也。咸平能制肝而软坚。故亦主之。息肉阴蚀痔恶肉一生于鼻。鼻者肺之窍也。一生于二便。二便肾之窍也。入肺肾而软坚。所以消一切恶肉也。
    制方∶鳖甲同牛膝、当归、陈皮、首乌、知母、麦冬。治久疟。同知母、石膏、麦冬、贝母、竹叶。治温疟。同青蒿、麦冬、五味、生地、杞子、牛膝。治骨蒸劳。
    

[卷四\虫鱼部] 【龟甲】
    气平。味甘。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龟甲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北方之神。介虫之长。性复有毒。禀阴寒之性。入足少阴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脾统血。脾血不统。则漏下赤白。其主之者。味甘益脾也。疟而至于有症瘕。湿热之邪。已痼结阴分矣。
    龟甲阴寒可以清热。气平可以利湿。所以主之也。火结大肠。则生五痔。湿浊下注。则患阴蚀。肺合大肠。肾主阴户。性寒可去热。气平可消湿。所以主之也。脾主四肢。湿胜则重弱。
    龟甲味甘益脾。性平去湿。湿行。四肢健也。肾主骨。小儿肾虚。则囟骨不合。其主之者。
    补肾阴也。久服益肾。肾者胃之关。关门利。能去脾湿。所以身轻不饥也。
    制方∶龟甲同熟地、黄柏、知母、猪脊髓丸。名补阴丸。治阴虚相火炽。同发、川芎、归身。
    治难产。及短小女子交骨不开。
    

[卷四\虫鱼部] 【牡蛎】
    气平微寒。味咸。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盐泥固)牡蛎气平微寒。禀天秋冬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降。阴也。冬不藏精。水枯火旺。至春木火交炽。发为伤寒热病。病在太阳寒水。所以寒热。其主之者。咸寒之味入太阳。壮水清火也。夏伤于暑。但热不寒。名为温疟。温疟阴虚。阴者中之守。守虚所以洒洒然也。其主之者。咸寒可以消暑热。气平入肺。肺平足以制疟邪也。肝虚则惊。肝实则恚怒。惊者平之。恚怒降之。气平则降。盖金能制木也。味咸足以软坚。平寒可除拘缓。故主鼠。湿热下注于肾。女子则病带下。气平而寒。可清湿热。所以主之。久服强骨节。咸平益肺肾之功也。杀邪鬼。气寒清肃热邪之力也。能延年者。固涩精气之全功也。
    制方∶牡蛎同龙骨、桂枝、白芍、甘草、姜、枣。治梦泄。同黄、麻黄根。治盗汗。同元参、研。米醋搜成团。再研。以米醋调艾末熬膏丸。醋汤下。治月水不止。
    

[卷四\人部] 【人乳】
    气平。味甘咸。无毒。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人乳气平。禀天秋金之平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咸无毒。得地中北土水之味。入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肺主一身之气。脾统一身之血。肾藏一身之精。人乳本血所化。入脾肺肾三经。补益精气血。所以五脏皆益。而令人肥白悦泽也。
    制方∶人乳同梨汁。名接命丹。治气血衰弱。同牛膝、杜仲、补骨脂、白茯、牛乳、当归丸。
    名太乙神应丸。治虚损。
    

[卷四\人部] 【小便】
    气寒。味咸。无毒。疗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
    小便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降。阴也。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上额交巅行身之表。而为外藩者也。感天燥火之温气。入寒水之经。则寒热头痛矣。小便咸寒下降。所以可清燥火之邪也。童男者秽气少。故尤良也。
    制方∶小便同白芍、甘草、丹皮、白茯、山茱萸、北味。治吐血不止。同人参、附子、肉桂。
    治阴盛格阳。同豆豉。治头痛至极。
    

[卷四\人部] 【紫河车】
    气温。味甘咸。无毒。主血气羸瘦。妇人劳损。面皮黑。腹内诸病。渐瘦瘁者以五味和之。如法与食之。勿令知。
    紫河车气温。禀天春生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咸无毒。得地中北土水之味。入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脾者统血之脏。肾者藏气之经。肝者生生之脏。
    以生气血之经。甘咸益脾肾。气温畅肝气。所以主血气羸瘦也。妇人以血为主。劳伤五脏。
    则损其真阴。阴虚血枯。血不华面。面皮黑。河车味浓益阴。所以主之也。腹者阴也。腹内诸病。阴分亏也。阴主质。所以形渐瘦也。阴虚补之以味。所以用五味和之也。勿令病患知者。恐知之而恶其秽也。
    制方∶河车同人参、黄、鹿茸、白胶、当归、补骨、五味、巴戟天。治真阳虚损。同败龟板、黄柏、杜仲、牛膝、生地、砂仁、白茯、天冬、麦冬、人参、五味丸。名大造丸。治男女虚劳骨蒸。
    


前一页 ◇ 【虎骨】
后一页 ◇ 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