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读卷四] 胭脂八十八
    
    起自商纣,以红花汁凝作之。
    甘,平,无毒。活血脉而解豆毒,涂鹅口而滴耳。
    乳头破裂,同蛤粉敷。(验方第一。)小儿鹅口,白浓如纸。以乳汁合敷之。(第二。)
    胭脂膏
    同升麻煎汤去渣,于汤内揉出红汁,再加雄黄细末调匀,涂之。治毒痘锁眼,蒙抱鼻,销口销唇,聚背燕窝叠钱。(诸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四] 大小蓟八十九
    
    大者生山谷之中,小者生平泽。即俗所谓刺刺菜是也。
    甘,平,无毒。大蓟根治吐衄崩漏,兼治女子赤白之沃;叶疗肠痈扑损,兼疗恶疮疥癣之。善消瘀血,尤能安胎。小蓟力微,破瘀生新,保精养血。又退热补虚,开胃下食。解胸膈之烦闷,止金疮之血出。捣汁除夏日之热烦,作菜疗一身之风热。
    猝泻鲜血,小蓟叶取汁服。(验方第一。)坠胎下血,小蓟根叶同益母草煎服。(第二。)金疮血出,小蓟苗捣敷。(第三。)鼻塞不通,水煎小蓟服。(第四。)癣痒,小蓟叶取汁服。(第五。)妇人阴痒,小蓟煎洗之。(第六。)

[本草易读卷四] 续断九十
    
    酒浸焙用。地黄为使,恶雷丸。
    辛,苦,微温,无毒。理筋骨折伤,治崩中漏下。破瘀血而止腰痛,暖子宫而缩小便。
    漏胎遗精之疾,肠风血痢之。为胎产要剂,亦外科良药。
    所在山谷皆有。苗干四梭似苎麻,叶两两相对。四月开花似益母花,根如大蓟。自汉以后,皆以大蓟为续断,相承久矣。又曰色赤而瘦,折之有烟尘起者为良,川产者为胜。
    血痢不愈,为末二钱,入平胃散两,水煎服。(验方第一。)产后诸疾血运,心闷烦热,气欲绝,心头硬,乍寒热,水煎服。(第二。)

[本草易读卷四] 漏芦九十一
    
    甘草拌蒸干用。连翘为使。苗根皆可。
    咸,寒,无毒。入足阳明经。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续筋长肉。疽痔疮瘰皆疗,生乔山山谷,曹,兖、汴东及秦、海诸州皆有之。苗类油麻,高六七尺,秋深黑枯如漆。
    采时用苗,八月采根。
    冷劳泻痢,一两,艾叶四两,醋熬膏丸之。(验方第一。)产后带下。同上。(第二。)白秃头疮,烧灰,猪油合敷。(第三。)

[本草易读卷四] 苎根九十二
    甘寒而滑,无毒。泻热散瘀,补阴润燥。治天行热疾,大渴大狂;疗胎动下血,热淋血淋。
    贴丹毒而愈骨哽,疗金疮而平折伤。
    闽、蜀、江、浙、曹、兖诸州皆有之。
    产后腹痛,以苎皮按腹上。(验方第一。)痰哮咳嗽,苎根焙末,生豆腐蘸食良效。如未痊,可再以猪肉二三片蘸食甚效。(第二。)小便不通,为末,同蛤粉新水下。(第三。)血淋热淋,苎麻煎服,大妙。(第四。)肛门肿痛,捣烂坐之良。(第五。)痈疽肿痛初起者,捣敷之。(第六。)五色丹毒,煎汁浴之。(第七。)鸡鱼骨哽,取汁灌之。(第八。)

[本草易读卷四] 大青九十三
    甘,咸,大寒,无毒。除时疾之大狂,消阳毒之发斑。疗血痢而息黄胆,平丹毒而解喉痹。
    处处有之。高二三尺,茎圆,叶长三四寸,面青背淡,对节而生。八月开小红花成簇,结实

[本草易读卷四] 胡芦巴九十四
    
    酒浸炒用。
    味苦,大温,无毒。补命门,暖丹田。治冷气疝瘕,疗寒湿香港脚。腹胁胀满之寒,面色青黑之阴。
    出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其国中萝卜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番中来者。
    腿膝痛,行无力,同故纸、木瓜丸服。(验方第一。)冷气疝瘕,酒制芦巴、荞麦炒研面各四两,小茴一两炒,丸服。大便下白则愈。少腹冷痛是也。(第二。)
    沉香内消丸
    沉香木香芦巴小茴酒丸服。治偏坠痛或小肠疝气。(诸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四] 马蔺子九十五
    
    炒用。治疝醋炒。即蠡实,北人呼为马楝是也。
    甘,平,无毒。治寒疝,消水痢,平痈肿,愈疮疖。利大小肠,止吐衄血。除妇人血气烦闷,调妇科产后血运。经脉不止之疾,崩中带下之。根叶略同。
    生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苗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叶似韭而长浓。三月开紫白喉痹肿痛,同升麻煎,入蜜少许。(验方第一。)水痢一切,同白面各炒,米饮下。(第二。)睡死不寤,用根取汁服之。(第三。)喉痹肿痛,喘息欲死,用根叶煎服。(第四。)小便不通,用花同茴香、葶苈炒末,酒下。(第五。)

[本草易读卷四] 牛蒡子九十六
    
    酒蒸焙干,研粉用。大力子、恶实、鼠粘子。
    辛,苦,无毒,性降。除瘾疹之风湿,解咽喉之风热,平疮疡之肿毒,开腰膝之凝滞。
    处处有之。三月生苗,高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而小,萼上细刺百十攒簇之,一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黔。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浮肿咽塞,酒下末。(验方第一。)头痛连睛,同石膏末,茶下。(第二。)头痛有痰,同旋花末,茶下。(第三。)咽膈壅涎,同炙草、荆穗末,汤下缓之。(第四。)喉痹肿痛,同马蔺子末服。(第五。)咽中痘疹,同桔梗、甘草煎。(第六。)风热瘾疹,同浮萍炒末,薄荷汤下。(第七。)痘热狂,咽塞便秘,同荆穗、甘草煎。(第八。)便痈肿痛,炒末,同芒硝蜜水下。(第九。)蛇蝎虫毒,煎服。(第十。)水肿腹大,炒末丸服。(十一。)手脂肿疼麻木,或连肩膝,同羌活末服。(十二。)

[本草易读卷四\牛蒡子九十六] 牛蒡根叶
    苦,寒,无毒。疗一切痈疽,恶疮、杖疮、金疮、反花,治诸般风疾,中风、弱风、劳风、燥热发狂,取根汁服。(验方第一。)心烦热恍惚。同上。(第二。)一切风疾,同生地、枸杞、牛膝浸酒服。(第三。)筋牵骨痛,同地黄、黑豆浸酒服。(第四。)面忽肿痛,用根酒煎膏,贴之,仍酒服。(第五。)头风白屑,同叶熬稠,涂之,至明,皂角水洗下。(第六。)咽热肿,用根煎服。(第七。)项上瘿疾,用根或煎或丸。(第八。)小便不通,脐腹急痛,同生地、滑石,蜜水煎下。(第九。)疮疖,以叶贴之。(第十。)诸疮肿毒,取汁入米煮粥服。(十一。)积年恶疮,以根取汁,合猪脂油封之。(十二。)漏疮。同上。(十三。)

[本草易读卷四] 苍耳九十七
    
    炒去刺,或酒蒸。忌猪肉、马肉、米泔。
    甘,苦,微温,无毒。发表汗,散风湿,通脑顶,达足膝。浴一身之瘙痒,止四肢之拘挛。
    除头痛而去目暗,疗齿痛而止鼻渊。周痹喉肿之疾,瘰疮疥之。
    处处有之,今多生豆田中。不见开花,秋后结子而多刺者是也。
    赤目生疮,稍加乳香为末,纸卷烧烟,鼻止痛。(验方第一。)妇人积乳,苍耳七个,针扎着豆油灯上烧焦,为末,水冲服,发汗,神效。(第二。)

[本草易读卷四\苍耳九十七] 茎叶
    苦,辛,微寒。除大热癫痫,去头风湿痹,追骨髓腰膝之风毒,解中风伤寒之表邪。烧灰合脂,封疔肿之顽恶;以根煮酒,治狂犬之咬伤。疔溪毒而息毒螫,杀虫疳而除湿。
    久疟,酒炙,酒丸服。(验方第一。)水肿尿涩,烧灰,同葶苈末服。(第二。)挛痹,炒末服。(第三。)牙肿痛,水煎漱吐之。(第四。)鼻渊,汤下,炒末。(第五。)目昏暗,子、茎、叶为末,合米粥丸或食。(第六。)嗜酒欲解,用苍耳七个烧灰,投酒中服之,即不饮酒。(第七。)赤白痢,用茎熬稠去渣,入蜜熬膏服。(第八。)产后诸疾,用叶绞汁服。(第九。)鼻衄。同上。(第十。)牙动痛,用茎,以浆水煎,入盐漱之。(十一。)一切疔肿危者,根叶捣,合童尿绞汁,冷服,日三。(十二。)反花疮,用叶取汁服,并敷之。(十三。)大麻风,用叶为末,大枫油丸,茶下。(十四。)面上黑斑,用叶焙末,米饮下,一月愈也。(十五。)赤白汗斑,用叶捣烂,同青盐搽之,五七次。(十六。)风瘙瘾疹身痒,子、茎、叶为末,豆淋酒下二钱,外洗之。(十七。)手足肿痛欲断,捣汁渍之,以渣敷之。(十八。)头晕,用叶或末或蜜丸。(十九。)
    万应膏
    苍耳连茎根叶,水熬去渣,再熬成膏。或贴或含化,或酒下。治一切痈疽发背,无头恶疮,肿毒疔疖,一切风痒,疮杖疮,牙疼喉痹。(诸方第一。)


前一页 ◇ 红花八十七
后一页 ◇ 杜牛膝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