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味甘,性寒,质滑,无毒。入心、脾二经。
    泄阳气,利水道。降而不升,静而止燥。令人入睡,消除烦恼。饥年代谷,可以免夭。
    气壅经络,用之多效。
    难以入睡或睡而不实,多虑者,常食此物有效。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即椿之嫩芽,味微苦,性偏温。
    嫩芽瀹食,祛毒消风。
    李时珍谓∶“椿叶无毒。”然亦不可多食。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味甘,性平。入胃、大肠二经。
    利五脏,和胃肠,活血脉,使血凉。治出血,医痔疮。
    以楮、槐、榆、柳、桑五种树上所生者为良。常食有益。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味甘、淡,性寒。
    清神解热,清膈利肠。能消痰火,可医夜盲。亦作外治,汤火烫伤。为羹入馔,鲜爽清香。
    此为藻体,商品中常夹有沙子,宜捡净再用。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味辛、性温,无毒。
    固精气、暖腰膝,强肾之功也。止泻痢,散逆冷,温脾之力欤。消一切瘀血,疗喉间噎气。
    韭根捣汁,去瘀血,治反胃。
    韭子∶固精生精,助阳止带。
    古方用韭,专治瘀血,盖酸入肝,辛能散,温能下也。多食则神昏目暗。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味辛,性温。
    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邪恶,最发痘疹。
    酒煎。掩头面含喷遍身,即发痘疹。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肾二经。忌蜜。
    消谷化食,辟祟驱邪。破癖多功,炙恶疮必效。捣贴胸前,痞格资外攻之益。研涂足底,火热有下引之奇。
    大蒜用最多,功至捷,外涂皮肉,发作疼,则其入肠胃而搜刮,概可见矣。
    
    性热气臭,凡虚弱有热之人,切勿沾唇。即宜用者,亦勿过用,生痰动火,损目耗
    
    血,谨之。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味辛、苦、性温、质滑、无毒。入心、胃、大肠三经。
    温中散结、下气散血。胸痹刺痛、心痛宜食。亦治久痢、咽中哽骨。轻身耐寒、能补不足。
    《本草汇言》谓∶“阴虚发热病,不宜食。”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见发散)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见发散)

[第四卷\食疗] (三)菜蔬
    (见萱花下)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淡,性偏凉,无毒。入心、肺、脾、大小肠五经。
    清解暑热,利水消痰。胸闷膈热,口渴心烦。肿胀溲少,湿困减餐。
    暑期连皮子煮食,颇能益人。
    冬瓜皮∶利水消肿。洗面去黑。
    冬瓜子∶清肺消痈。治肺痈、肠痈。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寒。
    解暑除烦,利水醒酒。
    瓜性寒,曝之尤寒,稽含赋云∶“瓜曝则寒,油煎则冷”,物性之异也。
    一味单行,名天生白虎汤。但多食伤脾,助湿,至秋易患疟痢。甜瓜略同。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平,无毒。
    化痰凉血,除热利膈。祛风解毒,清上称良。鼻病齿患,腮肿唇僵。食之有益,常用无妨。
    固气和胎,孕产如常。又能下乳,母子安康。
    根、藤、叶、络另有专条。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经。坚实肥大者佳。
    调和脾胃,具生津止泻之功。润养肺经,操助脉强神之用。
    经言∶枣为脾果,脾病宜食之。又曰∶脾病患,毋多食甘,毋乃相戾耶?不知言宜食者,指不足之脾也。如脾虚泄泻之类。毋多食者,指有余之脾也,如中满肿胀之类。凡用药者,能随其虚实而变通之,虽寻常品味,必获神功,苟执而泥之,虽有良剂,莫展其长,故学人以格致为亟也。
    
    枣虽补中,然味过于甘、中满者忌之。小儿疳病及齿痛,痰热之人,俱不宜食;生
    
    者,
    
    尤为不利。红枣∶功用相仿,差不及耳。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酸,性平。
    既能止渴生津,又可敛肺涩肠。
    口渴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稀溏者,以之作食疗,甚为有益。
    附∶核仁,除烦热,明眼目。吴普本草谓其益气不饥。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酸,性平。入肺、胃二经。
    利肺气、止吐逆。治渴、下气,主上焦热,能润五脏。
    此果主降、能润、故咽喉不利,口舌干燥者,用之甚宜。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酸,性寒,无毒。入心、肝、脾三经。
    外宣风气,内涤狂烦。润肺凉心,降火消痰。热嗽口渴,失音咽干。
    人知其清火消痰,不知其散风之妙。生之,可清六腑之热;熟之,可滋五脏之阴。
    初病连皮蒸食,病七日以上者,可去皮生食。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脾二经。
    润肺止咳嗽,清胃理焦烦。
    干柿∶俗称柿饼。能浓肠而止泄,主反胃与下血。
    柿霜∶清心而退热生津,润肺而化痰止嗽,口疮常发,用此含之。
    三者主用,大同小异。总之,整肃上焦火邪,兼有益脾之功也。
    
    柿性颇寒,肺经无火,及风寒作嗽者、冷痢滑泄者忌之。不宜与蟹同食,令人腹痛
    
    作泻。
    柿蒂∶止呃逆。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酸,半熟者味兼涩。入胃、肠二经。
    止口渴,治泻痢。
    此果尤宜于暑期腹泻。舌红口渴者。以用将熟味兼涩者为佳。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酸、性平,无毒。入脾、胃二经。去核。
    消肉食之积,行乳食之停。疝气为殃,茴香佐之而取效。儿枕作痛,沙糖调服以成功。
    发小儿痘疹,理下血肠风。
    善去腥膻油腻之积,与麦芽之消谷积者,不同也。核主催生、疝气。按胃中无积、及脾虚恶食者忌服。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三经。
    清肺清肠、和脾开胃。咽喉疼痛声嘶,大便不调生痔。
    此果有制为糖脯者、便于啖食。肠风下利固宜,便秘亦可畅行、乃调节大肠之食疗佳品。
    其叶煎汤熏洗,可治痔疮肿痛。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酸,性温。入肺、胃二经。
    润肺开胃,宽胸快膈。
    橘络,理气尤佳。另有专条。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酸、甘,性平,无毒。入肝、胃二经。
    宽胸快膈,降气下气。咽喉觉阻,食之爽利。消滞醒酒均可,解渴辟臭咸宜。
    此饼能发胸中陈郁之气,食后,上则嗳气,中则腹鸣,下则矢气,患者每觉有松快之感。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酸,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
    消食积,去肠胃中恶气。解酒毒,治饮酒人口气。妊妇口淡,不思进食,以之食疗,和畅胸膈。
    柚皮∶味甘、辛,性平。入肺、胃二经。
    消食快膈,散愤懑之气。化痰止咳,酒蜜浸之甚宜。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温。入胃、肾二经。
    益气浓肠胃,补肾治腰脚。
    苏子由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此得食栗之益,故记之以歌诀也。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酸、涩,性温,无毒。
    咽喉燥渴,食之有益。泻痢带下,仗其酸涩。
    咽喉红肿剧痛,以石榴汁点之可止。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二经。
    补心虚而长智,悦胃气以培脾。除健忘与怔忡,能安神而熟寐。血不归脾莫缺,思虑过度者宜。
    不热不寒,和平可贵,别名益智者,为其助心生智也。归脾汤用为向导者,五味入口,甘先归脾也。道家用龙眼肉,细嚼千余,待满口津生,和津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第四卷\食疗] (四)瓜果
    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肾二经。
    佐补骨而治痿强阴,兼胡粉而拔白变黑。久服润肠胃,恒用悦肌肤。通命门而理三焦,治腰脚与心腹痛。
    一幼儿痰喘,五日不乳,服人参胡桃汤,喘即定。明日,去胡桃衣、喘复作,仍连皮服,遂愈。盖皮有敛肺之功也。
    但用一味,空腹时连皮食之,最能固精。
    
    肺有痰热,命门火炽者勿服。
    


前一页 ◇ (三)菜蔬
后一页 ◇ (四)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