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上品] 地肤子 |
味苦,寒,无毒。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一名地葵,一名地麦。生荆州平泽及田野。 八月、十月采实,阴干。 今田野间亦多,皆取茎苗为扫帚。子微细,入补丸、散用,《仙经》不甚须。(《大观》卷七,《政和》一八七页) |
[草木上品] 青 |
味甘,寒,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益气,补脑髓,坚筋骨。久服耳目聪明,不饥,不老,增寿。巨胜苗也。生中原川谷。 胡麻叶,甚肥滑,亦可以沐头,但不知云何服之。仙方并无用此法,正当阴干。捣为丸散耳。既服其实,故不复假苗。五符巨胜丸方亦云∶叶名青。本生大宛,度来千年尔。(《新修》二八九页,《大观》卷二十四,《政和》四八二页) |
[草木上品] 忍冬 |
味甘,温,无毒。主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十二月采,阴干。 今处处皆有,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人惟取煮汁以酿酒,补虚治风。《仙经》少用。此既长年益寿,甚可常采服。凡易得之草,而人多不肯为之。更求难得者,是贵远贱近,庸人之情乎?(《大观》卷七,《政和》一八六页) |
[草木上品] 蒺藜子 |
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作摩粉。其叶,主风痒,可煮以浴。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一名即,一名茨。生冯翊平泽或道傍。七月、八月采实,曝干。(乌头为之使。)多生道上,而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长安最饶,人行多着木屐。今军家乃铸铁作之,以布敌路,亦呼蒺藜。《易》云∶据于蒺藜,言其凶伤。《诗》云∶墙有茨,不可扫也。 以刺梗秽也。方用甚稀尔。(《大观》卷七,《政和》一七七页) |
[草木上品] 肉苁蓉 |
味甘、酸、咸,微温,无毒。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 益精气,多子,治妇人症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久服轻身。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 五月五日采,阴干。 代郡雁门属并州,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以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芮芮河南间至多。今第一出陇西,形扁广,柔润,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国者,形短而少花。巴东、建平间亦有,而不如也。(《大观》卷七,《政和》一七九页) |
[草木上品] 白英 |
味甘,寒,无毒。主治寒热,八疸,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谷菜,一名白草。生益州山谷。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 诸方药不用。此乃有菜,生水中,人蒸食之。此乃生山谷,当非是。又有白草,叶作羹饮,甚治劳,而不用根、花。益州乃有苦菜,土人专食之,皆充健无病,疑或者此。(《大观》卷六,《政和》一六五页) |
[草木上品] 白蒿 |
味甘,平,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治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中山川泽。二月采。 蒿类甚多,而世中不闻呼白蒿者,方药家既不用,皆无复识之,所主治既殊佳。应更加研访。服食七禽散云∶白兔食之,仙。与前子同法尔。(《大观》卷六,《政和》一六六页) |
[草木上品] 茵陈蒿 |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惟入治黄胆用。《仙经》云∶白蒿,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陈乃云此,恐是误尔。(《大观》卷七,《政和》一八八页) |
[草木上品] 漏芦 |
味苦、咸,寒、大寒,无毒。主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一名野兰。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治诸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 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世中取根,名鹿骊根,苦酒摩,以治疮疥。(《大观》卷七,《政和》一八一页) |
[草木上品] 茜根 |
味苦,寒,无毒。主治寒湿风痹,黄胆,补中。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跌,蛊毒。久服益精气,轻身。可以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茹,一名茅搜,一名倩。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畏鼠姑。)此则今染绛茜草也。东间诸处乃有而少,不如西多。今世道经方不甚服用。此当以其为治 |
[草木上品] 旋花 |
味甘,温,无毒。主益气,去面黑色,媚好。其根∶味辛,主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久服不饥,轻身。一名筋根花,一名金沸,一名美草。生豫州平泽。五月采,阴干。 东人呼为山姜,南人呼为美草,根似杜若,亦似高良姜。腹中冷痛,煮服甚效;作丸散服之,辟谷止饥。近有人从南还,遂用此术与人断谷,皆得半年百日不饥不瘦,但志浅嗜深,不能久服尔。其叶似姜,花赤色,殊辛美,子状如豆蔻。此旋花之名,即是其花也,今山东甚多。(《大观》卷七,《政和》一八五页) |
[草木上品] 蓝实 |
味苦,寒,无毒。主解诸毒,杀蛊疰鬼螫毒。久服头不白,轻身。其叶汁,杀百药毒,解野狼毒、射罔毒。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平泽。 此即今染碧所用者。至解毒,人卒不能得生蓝汁,乃浣布汁以解之,亦善。以汁涂五 |
[草木上品] 景天 |
味苦、酸,平,无毒。主治大热,火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寒热风痹,诸不足。花∶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轻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一名戒火,一名火母,一名救火,一名据火,一名慎火。生太山川谷。四月四日、七月七日采,阴干。 今人皆盆盛养之于屋上,云以辟火。叶可治金疮,止血,以洗浴小儿,去烦热惊气。广州城外有一树,云大三、四围,呼为慎火树。江东者,甚细小。方用亦稀。其花入服食。众药之名,此最为丽。(《大观》卷七,《政和》一八七页) |
[草木上品] 天名精 |
味甘,寒,无毒。主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除小虫,去痹,除胸中结热,止烦渴。逐水,大吐下。久服轻身,耐老。一名麦句姜,一名虾蟆蓝,一名豕首,一名天门精,一名玉门精,一名彘颅,一名蟾蜍兰,一名觐,生平原川泽。五月采。(垣衣为之使。)此即今人呼为,亦名首。夏月捣汁服之,以除热病。味至苦,而云甘,恐或非是。 (《大观》卷七,《政和》一八二页) |
[草木上品] 王不留行 |
味苦、甘,平,无毒。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乳,妇人难产。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采。今处处有。 人言是蓼子,亦不尔。叶似酸浆,子似松子。而多入痈方用之。(《大观》卷七,《政和》一九一页) |
|